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795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设有盖板、透水层、隔板、吸附层,盖板左部设有双层格栅且右部开设有开口,盖板盖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上,透水层铺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且透水层以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透水混凝土,本技术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雨水径流通过双层格栅进入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通过隔板将雨水间隔于透水层上方,同时在渗透量小于径流量时,水没过隔板进入种植土上方,通过种植土上方的吸附层对油污进行吸附,防止油污直接与种植土解除,且设施上部设有溢流管用以排出多余雨水,该设备可分离公交场站雨水径流中的SS等污染物,净化后的雨水可浇灌树木、回灌地下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属于市政工程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1、海绵设施是生态化管理雨水径流、提高城市韧性的重要措施,在各种功能类型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公交场站面积大、硬化率高、绿化率低,采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绿色设施无法控制场站内所有雨水径流,此外,公交场站雨水径流中含有较高的ss等污染物,直接汇入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绿色设施可能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公交场站采用生态化的雨水管理手段通常面临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硬化率高、绿化率低,按照常规负荷计算,即便所有绿地都设置为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生物滞留设施,也难以消纳所有雨水径流;二是雨水径流中含有较高的ss等污染物,如直接汇入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生物滞留设施,将对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且污染物附着在植物上难以清洁,导致景观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以解决公交场站雨水径流中的ss等污染物不易进行处理,且直接排走对附近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设有盖板、透水层、隔板、吸附层,所述盖板左部设有双层格栅且右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盖板盖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上,所述透水层铺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且透水层以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透水混凝土,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所述隔板右侧铺设种植土,该种植土上方铺设吸附层,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上部连接有溢流管,该溢流管连接至市政雨水管道。

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高度不低于20cm,且隔板设于双层格栅右侧。

4、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土内种植植物,植物采用耐污乔木。

5、进一步地,所述公交场站地面设有坡度坡向雨水收集净化设施。

6、有益效果

7、本技术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雨水径流通过双层格栅进入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内,通过隔板将雨水间隔于透水层上方,同时在渗透量小于径流量时,水没过隔板进入种植土上方,通过种植土上方的吸附层对油污进行吸附,防止油污直接与种植土解除,且设施上部设有溢流管用以排出多余雨水,该设备可分离公交场站雨水径流中的ss等污染物,净化后的雨水可浇灌树木、回灌地下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内设有盖板(11)、透水层(12)、隔板(13)、吸附层(14),所述盖板(11)左部设有双层格栅(111)且右部开设有开口(112),所述盖板(11)盖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上,所述透水层(12)铺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内,且透水层(12)以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透水混凝土,所述隔板(13)固定安装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内,所述隔板(13)右侧铺设种植土(15),该种植土(15)上方铺设吸附层(14),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上部连接有溢流管(16),该溢流管(16)连接至市政雨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高度不低于20cm,且隔板(13)设于双层格栅(111)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15)内种植植物,植物采用耐污乔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场站地面设有坡度坡向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场站雨水收集净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内设有盖板(11)、透水层(12)、隔板(13)、吸附层(14),所述盖板(11)左部设有双层格栅(111)且右部开设有开口(112),所述盖板(11)盖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上,所述透水层(12)铺设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内,且透水层(12)以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透水混凝土,所述隔板(13)固定安装于雨水收集净化设施(1)内,所述隔板(13)右侧铺设种植土(15),该种植土(15)上方铺设吸附层(14),所述雨水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宇林中奇王宁高政谢鹏贵林卫红张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