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815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含有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微晶纤维素,羟丙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b、称取3~10g十八醇,加到100ml?8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液;c、将维生素C过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或将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按照0.1∶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控制温度45~55℃;d、将干燥后的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按照0.05~0.1∶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压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与现有的湿法制粒工艺相比较可提高生产效率3~5倍,并且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地是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英文名称Vitamin C, Ascorbic Acid。维生素C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症,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药品。 目前维生素C的药物制剂主要有维生素C注射剂和维生素C片剂。由于维生素C片服用方 便,受众群体广,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维生素C是所有维生素中最不 稳定的一种维生素。它易被空气氧化;经紫外线照射或受制备工艺过程中的加热、与金属离 子共存以及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其被破坏。因此维生素C片剂常常会发生氧化 变色、含量下降等问题。如江津市药品检验所用6年时间,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2000 年版二部维生素C片剂颜色项下检验规定,对1999年至2004年生产的300个批次的维生 素C片剂进行了抽验。结果发现有20%以上的维生素C片剂质量不合格,尤其是储存3年 以上的维生素C片剂,其不合格率接近50%。(详见蒲世禄·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稳定性 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1卷第16期)。由此可见,现有的维生素C片剂其质量非常 不稳定。目前制备维生素C片剂的方法通常为湿法制粒。即将维生素C与辅料混合后,加 入淀粉浆粘合剂,制成颗粒、压片而成。在该制备方法中,维生素C与水分要进行充分的接 触,而湿颗粒又需要烘干,这些都维生素C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在生产过程中,维生素C不 可避免地要与机器设备中的金属离子发生接触,由此也为维生素C埋下了氧化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的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以期有效防止维生 素C的氧化变色,提高维生素C片剂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 0. 1 0. 3份,微晶纤维素0. 022 0. 044 份,羟丙纤维素0. 015 0. 003份,羧甲基淀粉钠0. 0045 0. 0065份;在该部工序还可加入适量的硬脂酸镁,以增强片剂外观的光泽度。在原料配方中 还可加入适量的天然果味香料,如柠檬精、橙精、苹果精等,也可加入阿斯巴甜味剂,使所制 维生素C片剂的口感更好。b、5 IOg十八醇,加到IOOml 80 95 %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 液;该工序优选的包合液为IOOml 95%的乙醇溶液含有8 IOg十八醇。C、将维生素C过80-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中或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沸腾 或搅拌状态下,按照0. 05 0. 1 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在45°C 55°C下干燥。3该工序优选的包合液与维生素C的体积质量为0.07 0. 1 1。d、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勻,再加入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 压片。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先采用十八醇包合液对维生素C原料进行包合,由此对维 生素C形成一种隔绝,从而从根本上有效避免了维生素C与空气、金属离子等不稳定因子的 接触,从而保证了维生素C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方法属干法制备,因此有效避免了水分、湿热等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 少了现有技术中诸多因素对维生素C所造成的破坏。本专利技术方法与现有的湿法制粒工艺相比较可提高生产效率3 5倍,并且节约了 能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试验得到了验证1、高温稳定性试验将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维生素C片以及按照普通湿法制备的维生素C片(对 比组),放置于60°C的恒温箱中,在0天、5天、10天取样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1。表1 :60°C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 2、高湿试验将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维生素C片以及按照普通湿法制备的维生素C片(对 比组),放置于相对湿度75% (士5%)(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干燥器中,将干燥器放置于 恒温箱中(40°C 士 2°C),放置10天以进行高湿试验,在0天、5天、10天取样进行检测,结果 见下表2.表2 :75%高湿稳定性试验结果 从以上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维生素C片其外观色泽、 含量、崩解时限等质量控制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维生素C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维生素C片均具有上述试验所显示的效果,在此不一一 赘述。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但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实施例1制备维生素C片剂a、称取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 0. 3kg,微晶纤维素0. 044kg,羟丙纤维素 0. 003kg,羧甲基淀粉钠0. 0065kg ;b、称取IOg十八醇,加到IOOml 8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液;C、将维生素C过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或将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沸腾或搅 拌状态下,按照0.1 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控制温度45°C ;d、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勻,压制成每片含0. 3g维生素C的片 剂。实施例2制备果味维生素C片剂a、称取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 0. 1kg,微晶纤维素0. 022kg,羟丙纤维素 0. 015kg,羧甲基淀粉钠0. 0045kg,硬脂酸镁适量,柠檬精0. 0001kg。b、称取IOg十八醇,加到IOOml 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液;C、将维生素C过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或将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 下,按照0.1 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控制温度45°C ;d、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勻,再加入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 压制成每片含0. 3g维生素C的片剂。实施例3甜味维生素C片剂a、称取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 0. 15kg,微晶纤维素0. 03kg,羟丙纤维素50. 025kg,羧甲基淀粉钠0. 05kg,阿斯巴甜味剂0. OOOOlkgob、称取8g十八醇,加到100ml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液;C、将维生素C过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或将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 下,按照0. 1 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控制温度45 °C;d、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勻,再加入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 压片。权利要求一种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含有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 0.1~0.3份,微晶纤维素0.022~0.044份,羟丙纤维素0.015~0.003份,羧甲基淀粉钠0.0045~0.0065份;b、称取3~10g十八醇,加到100ml 8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液;c、将维生素C过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或将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按照0.1∶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控制温度45~55℃。d、将干燥后的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按照0.05~0.1∶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e、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工序的原料中 含有硬脂酸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工序的原 料含有天然香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维生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含有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维生素C0.1~0.3份,微晶纤维素0.022~0.044份,羟丙纤维素0.015~0.003份,羧甲基淀粉钠0.0045~0.0065份;b、称取3~10g十八醇,加到100ml8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包合液;c、将维生素C过100目筛,置入沸腾干燥床或将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按照0.1∶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控制温度45~55℃。d、将干燥后的维生素C置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按照0.05~0.1∶1的体积质量比喷入包合液,干燥;e、将包合后的维生素C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压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英智单金海王志良刘书睿赵霞路玉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