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响应阀、可变阻尼减振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16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公开涉及一种惯性响应阀、可变阻尼减振器及车辆,本惯性响应阀包括阀体以及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摆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液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导液通道,所述摆动件能够相对所述阀体旋转摆动,以使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能够连通或不连通。本惯性响应阀可基于传统被动减振器进行应用,不需要单独设计减振器结构,公用性高,利于生产制造,不会牺牲减振器的行程,保证减振器的减振作用,也不要过多的电子电器部件,不会增加成本。不会增加成本。不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惯性响应阀、可变阻尼减振器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减振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惯性响应阀、可变阻尼减振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可变阻尼减振器中往往采用频率响应阀系或者振幅响应阀系来实现减振器的阻尼可变,但是该阀系会增加减振器的长度,会牺牲减振器的工作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惯性响应阀、可变阻尼减振器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惯性响应阀,包括阀体以及摆动件;
[0005]所述摆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摆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液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导液通道,所述摆动件能够相对所述阀体旋转摆动,以使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能够连通或不连通;
[0006]其中,所述惯性响应阀具有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相比于所述惯性响应阀在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不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惯性响应阀易于在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至少部分连通时由所述断开状态切换至所述导通状态。
[0007]可选地,所述摆动件包括转动部、摆锤以及连接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摆锤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转盘和形成在所述转盘一面的轴心处的转轴,所述转轴沿所述转盘的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转盘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转盘的侧边,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液槽,所述第一导液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导液孔,所述第一导液孔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导液槽与所述第一导液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液通道。
[0009]可选地,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形成有止脱部,所述止脱部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止脱部能够限制所述转轴从所述阀体脱落。
[0010]可选地,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开设有第二导液孔,所述第二导液孔沿所述阀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阀体,所述阀体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导液槽,所述第二导液孔和所述第二导液槽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导液通道。
[0011]可选地,所述惯性响应阀还包括阀芯和复位件,所述阀体设置有输液通道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阀芯滑动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复位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复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阀芯将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进液口截断,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导液通道连通。
[0012]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具有容纳腔,所述阀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阀口,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口,所述阀口的内壁形成有第三导液槽,所述第三导液槽设置为所述输液通道,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阀盖上,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摆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座远离所述阀盖的一端,所述阀芯和所述复位件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复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阀座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件能够带动所述阀芯远离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阀盖接触以将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进液口截断。
[0013]可选地,所述阀口的内侧壁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所述阀口的周向边沿呈环形设置,所述阀盖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第三导液槽的部分位于所述卡接槽的槽壁。
[0014]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可变阻尼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和上述的惯性响应阀,所述惯性响应阀连接于所述减振器本体。
[0015]可选地,所述减振器本体包括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第三缸体和底阀,所述第二缸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缸体内,所述第三缸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第二缸体之间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缸体与所述第三缸体之间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缸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惯性响应阀的阀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缸体,所述阀体分别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导液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缸体上形成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阀体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惯性响应阀的摆动件远离所述阀体的一端经所述导向限位槽穿出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盖设于所述阀体,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
[0017]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惯性响应阀,或者上述的可变阻尼减振器。
[001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的摆动件,在其惯性作用下可根据车辆的状态不同实现对惯性响应阀中流过的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改变,可以根据车辆的使用状态不同实现自动调节,可以在保证车辆的舒适性的基础上,在车辆需要进行操控时,保持车身稳定性。本惯性响应阀可基于传统被动减振器进行应用,不需要单独设计减振器结构,公用性高,利于生产制造,不会牺牲减振器的行程,保证减振器的减振作用,也不要过多的电子电器部件,不会增加成本。
[0019]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惯性响应阀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惯性响应阀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摆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阀座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阀座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阀芯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8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阻尼减振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9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阻尼减振器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阻尼减振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10中BB面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摆动件,11、转动部,111、转盘,112、转轴,113、止脱部,114、第一导液槽,115、第一导液孔,12、摆锤,13、连接部;
[0034]2、阀体,21、容纳槽,22、连接孔,23、第二导液孔,24、第二导液槽,25、阀座,251、阀口,252、容纳腔,253、卡接槽,26、阀盖,261、进液口,27、第三导液槽;
[0035]3、阀芯,31、连通孔;
[0036]4、复位件;
[0037]5、第一缸体,51、第一腔室,52、安装座,53、导向限位槽,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性响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以及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摆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液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导液通道,所述摆动件能够相对所述阀体旋转摆动,以使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能够连通或不连通;其中,所述惯性响应阀具有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相比于所述惯性响应阀在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不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惯性响应阀易于在所述第一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至少部分连通时由所述断开状态切换至所述导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响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转动部、摆锤以及连接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摆锤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性响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转盘和形成在所述转盘一面的轴心处的转轴,所述转轴沿所述转盘的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转盘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转盘的侧边,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液槽,所述第一导液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导液孔,所述第一导液孔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导液槽与所述第一导液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液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惯性响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形成有止脱部,所述止脱部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止脱部能够限制所述转轴从所述阀体脱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惯性响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开设有第二导液孔,所述第二导液孔沿所述阀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阀体,所述阀体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导液槽,所述第二导液孔和所述第二导液槽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导液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惯性响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响应阀还包括阀芯和复位件,所述阀体设置有输液通道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阀芯滑动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复位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所述复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阀芯将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