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及扁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95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包括嵌线定子和绕制在定子上的绕组,所述嵌线定子包括等间距开设有12M个定子槽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槽沿定子铁芯径向分为2n个槽层;所述绕组包括第一线带和第二线带,所述第一线带分布在定子槽的n个槽层中,为F1、F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及扁线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及扁线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其对于驱动电机的运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驱动电机的输出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高效运行。现有驱动电机按照定子绕组的绕线结构不同可分为圆线电机和扁线电机。相较于传统的圆线电机来说,扁线电机具有槽满率高、功率密度高、温度性能好等优势。在扁线电机的设计制造中,行业内各电机制造商及车辆制造商均有一些不同的绕组布置方式,从电磁性能及工艺复杂性来看均不相同,不同的绕组布置方式会对定子制作的复杂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现有常用的扁线电机定子绕组中发卡种类多,嵌线定子的制造工艺难度大,绕制工艺复杂,制造效率低。
[000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扁线电机的绕组结构”,其公开号为CN114400812A,公开日期为2022

04

26,其包括定子铁芯、若干异形扁线I、三相引出线、中性点连接铜排、若干异形扁线II以及若干异形扁线III;其中,所述异形扁线I、异形扁线II和异形扁线III分别装配于定子铁芯中,并在定子铁芯的一侧形成发夹端,另一侧形成焊接端;所述异形扁线II采用一体式结构,其能进行跨相连接;所述三相引出线在发夹端和部分异形扁线III焊接;所述中性点连接铜排在发夹端和另一部分异形扁线III焊接。该技术结合了发夹端出线和焊接端出线的优点,从减少传统的铜排的焊接点数量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绕组的生产效率,但是并没有对于定子绕组中的发卡的改进,依然需要较多种类的发卡,因为绕制工艺的复杂从而影响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定子绕组的发卡种类多导致的绕制工艺复杂制造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及扁线电机,绕组可以展开为两条独立的线带,包括有节距为6的上发卡扁线和节距为5和7间隔设置的下发卡扁线,通过减少绕组发卡的种类,在保证电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工艺难度,提高制造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包括嵌线定子和绕制在定子上的绕组,所述嵌线定子包括等间距开设有12M个定子槽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槽沿定子铁芯径向分为2n个槽层;所述绕组包括第一线带和第二线带,所述第一线带分布在定子槽的n个槽层中,为F1、F2、

、F
n
,所述第二线带分布在定子槽的其余n个槽层中,为S1、S2、

、S
n
;所述第一线带和第二线带各包括6条并列的发卡串。
[0007]本专利技术中槽层的排序按照定子铁芯的径向依次排布为第1层至第2n层,整个绕组连续排布到定子铁芯内最终包含12条起始引出线和12条终止引出线,一一对应组成12条发卡串;其中第一线带包括有6条发卡串且排布的层数和方式相同,相邻两个发卡串的排布方式相对定子铁芯中心轴转动一个定子槽对应的角度即重合;第二线带也包括有6条发卡串,
相邻两个发卡串的排布方式相对定子铁芯中心轴转动一个定子槽对应的角度即重合;同时第一线带可以分布在2n个槽层中的任意n个槽层内,另外n个槽层则分布有第二线带;因此只需要完成一条发卡串上的发卡扁线的连接就能通过一定角度的转动得到其余十一条发卡串的排布方式,从而降低制造难度,提高制造效率。
[0008]作为优选,每条所述发卡串中包括交替设置的上发卡扁线和下发卡扁线,所述上发卡扁线的节距为6,所述下发卡扁线的节距按照7和5或5和7交替设置;相邻的上发卡扁线和下发卡扁线之间通过安装在定子槽内的中间直边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中每条发卡串在每一个槽层都有M

1个上发卡扁线和M个下发卡扁线,还有一个上发卡扁线用于跨槽层的连接;而在第一线带的6条并列的发卡串中,第一发卡串的下发卡扁线的节距按照7、5、7、5、

、7、5排列,相邻的第二发卡串的下发卡扁线的节距按照5、7、5、7、

、5、7排列,第三发卡串和第五发卡串与第一发卡串节距排列一致,第四发卡串和第六发卡串与第二发卡串节距排列一致,这种对称交错设置可以保证定子绕组本身的电磁性能。
[0010]作为优选,第一线带的6条发卡串的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F1(i),

F1(i+5),i∈[1,12M]时,这6条发卡串的另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F
n
(i

6),

F
n
(i

1);并通过6个上发卡扁线将F
j
(i

6),

,F
j
(i

1),j∈[1,n

1]与F
j+1
(i),

,F
j+1
(i+5)对应跨接;
[0011]F
j
(i)表示第一线带分布的n个槽层中第j个槽层的第i个定子槽。
[001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线带中的发卡串由F1层引入,完成F1层的分布后跨接到F2层,然后完成F2层的分布后继续跨接直到完成F
n
层的分布后引出;为了便于制作降低难度,以发卡串的一端的引出线所对应的定子槽作为所有跨接的上发卡扁线的一端,发卡串另一端的引出线所对应的定子槽作为所有跨接的发卡扁线的另一端;当括号中的数值大于12M时则选择该数值减去12M后的数值对应的定子槽,当括号中的数值小于1时则选择该数值加上12M后的数值对应的定子槽。
[0013]作为优选,第二线带的6条发卡串的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S1(i+6),

S1(i+11)时,这6条发卡串的另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S
n
(i),

S
n
(i+5);并通过6个上发卡扁线将S
j
(i),

,S
j
(i+5)与S
j+1
(i+6),

,S
j+1
(i+11)对应跨接;
[0014]S
j
(i)表示第二线带分布的n个槽层中第j个槽层的第i个定子槽。
[0015]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线带中的发卡串由S1层引入,完成S1层的分布后跨接到S2层,然后完成S2层的分布后继续跨接直到完成S
n
层的分布后引出,其跨接的方式与第一线带相同;但是第二线带的6条发卡串两端的引出线对应的定子槽与第一线带的6条发卡串两端的引出线对应的定子槽不重合,避免同一个定子槽中存在多根引出线增加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
[0016]作为优选,所述定子槽包含有8个槽层;第一线带分布在第1槽层、第3槽层、第5槽层和第7槽层,对应F1、F2、F3、F4;
[0017]第二线带分布在第2槽层、第4槽层、第6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嵌线定子和绕制在定子上的绕组,所述嵌线定子包括等间距开设有12M个定子槽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槽沿定子铁芯径向分为2n个槽层;所述绕组包括第一线带和第二线带,所述第一线带分布在定子槽的n个槽层中,为F1、F2、

、F
n
,所述第二线带分布在定子槽的其余n个槽层中,为S1、S2、

、S
n
;所述第一线带和第二线带各包括6条并列的发卡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发卡串中包括交替设置的上发卡扁线和下发卡扁线,所述上发卡扁线的节距为6,所述下发卡扁线的节距按照7和5或5和7交替设置;相邻的上发卡扁线和下发卡扁线之间通过安装在定子槽内的中间直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扁线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带的6条发卡串的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F1(i),

F1(i+5),i∈[1,12M]时,这6条发卡串的另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F
n
(i

6),

F
n
(i

1);并通过6个上发卡扁线将F
j
(i

6),

,F
j
(i

1),j∈[1,n

1]与F
j+1
(i),

,F
j+1
(i+5)对应跨接;F
j
(i)表示第一线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萍牛正蕊虞蒙盛秦兴权陆庄杰
申请(专利权)人: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