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5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5
减速器(30)具有太阳轮(31)、多个行星齿轮(32)、行星架(33)、第一齿圈(34)以及第二齿圈(35)。行星架(33)将行星齿轮(32)能够旋转地支承,能够相对于太阳轮(31)相对旋转。行星架(33)具有环状的行星架主体(330)以及销(331)。行星架主体(330)相对于行星齿轮(32)设于与离合器(70)相反的一侧。销(331)被设为一方的端部侧连接于行星架主体(330),且在另一方的端部侧将行星齿轮(32)能够旋转地支承。部侧将行星齿轮(32)能够旋转地支承。部侧将行星齿轮(32)能够旋转地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合器装置
[0001]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12月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0-201318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一种离合器装置,通过将离合器的状态变更为卡合状态或非卡合状态而允许或切断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在这种离合器装置中,一般具备将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的减速器。
[0005]作为将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的减速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减速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1003463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文献1的减速器具备被输入原动机的扭矩的太阳轮、与太阳轮啮合的左方行星齿轮、与左方行星齿轮啮合且固定于壳体的左方齿圈、被设为能够与左方行星齿轮一体地旋转的右方行星齿轮、与右方行星齿轮啮合的右方齿圈,减速后的原动机的扭矩被从右方齿圈输出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12);原动机(20),设置于所述壳体,能够输出扭矩;减速器(30),能够将所述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旋转平移部(2),具有旋转部(40)以及平移部(50),该旋转部在被输入从所述减速器输出的扭矩时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该平移部在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相对移动;离合器(70),设置于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的第一传递部(61)与第二传递部(62)之间,在卡合状态时允许所述第一传递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在非卡合状态时切断所述第一传递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以及状态变更部(80、90),从所述平移部受到轴向的力,能够根据所述平移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将所述离合器的状态变更为卡合状态或者非卡合状态,所述减速器具有:太阳轮(31),被输入来自所述原动机的扭矩;多个行星齿轮(32),能够一边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并自转一边在所述太阳轮的周向上公转;行星架(33),将所述行星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该行星架(33)能够相对于所述太阳轮相对旋转;第一齿圈(34),能够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以及第二齿圈(35),能够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并且形成为齿部的齿数与所述第一齿圈的齿部的齿数不同,向所述旋转部输出扭矩,所述行星架具有:环状的行星架主体(330),相对于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于与所述离合器相反的一侧;以及销(331),以一方的端部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章杉浦巧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