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和拉挤板大梁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83336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和拉挤板大梁结构,根据叶片PS面和SS面翼型弯曲弧度制备拉挤板弯曲模具,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备出拉挤板,根据叶片设计值在展向上裁剪所需长度的拉挤板。对拉挤板大梁弦向上、大梁与夹心材料相接处进行斜面切割处理。在叶尖位置,沿着叶根到叶尖的展向方向,对大梁进行切割处理,使大梁拉挤板在叶尖位置的层数逐渐减少,叶尖部分层数逐渐减少的拉挤板的端部为逐渐向叶尖方向过渡的斜面。解决了拉挤板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拉挤板与叶片壳体不贴合,等截面的结构弦向两侧刚度突变,拉挤板在叶片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所带来的技术问题。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所带来的技术问题。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和拉挤板大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和拉挤板大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越来越长。不断增长的风电叶片,使风电叶片越来越重,造成风机整体的成本较高。同时,叶片重量的增加带来叶片和整机所受的载荷的增加,风机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减低。拉挤板大梁成型工艺能有效提高叶片的拉伸模量,提高叶片整体刚度,对叶片减重有显著效果。目前国内外中大型叶片广泛将纤维增强拉挤板大梁应用风电叶片的生产中,尤其的,特大型叶片逐步采用碳纤维增强拉挤板大梁制备风电叶片。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拉挤板大梁,充分发挥拉挤板大梁结构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其弊端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拉挤板大梁风电叶片结构逐渐应用起来,但应用时间并不长,积累经验仍不足够,现有技术采用直线型玻纤拉挤板,通过将一块块玻纤拉挤板组装成大梁形式,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应用在叶片上:第一种方式,在大梁模具内采用真空导入模塑成型工艺将零散的拉挤板灌注成大梁部件,再将大梁灌注至壳体内。第二种方式,直接将零散的拉挤板灌注至风电叶片的壳体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现有技术采用直线型玻纤拉挤板,拉挤板的厚度一般在3

10mm,板材的宽度一般在50

250mm。风电叶片在展向上存在一定的弧度,而拉挤板为直板,通过压弯跟叶片型面贴合。
[0004]2、现有拉挤板均为等截面的结构形式,拉挤板为UD布层,组成拉挤板大梁后,在大梁两侧为夹芯材料,两种材料模量和强度差异较大。两种材料接触处的刚度突变较大,导致应力集中。
[0005]3、现有拉挤板厚度为3

10mm,而普通玻璃纤维布层或碳纤维布层的厚度一般小于1mm。因此在叶片设计过程中,拉挤板的展向位置变化将导致刚度变化较多,尤其在叶片的叶尖部分,叶片所需刚度小,普通玻璃纤维布层或碳纤维布层由于厚度低可以精确调整,但拉挤板展向稍微调整将导致刚度变化明显。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普通玻璃纤维布层/碳纤维布层与拉挤板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而布层的模量较拉挤板低,不能充分利用玻纤拉挤板的特点进行减重。
[0006]专利号为201821041424.2,专利名称为风电叶片板材及风电叶片的技术专利,风电叶片包括主承力结构件和叶片壳体。同时,本专利采用了拉挤板。该专利考虑了截面所在圆弦向曲率半径,解决了弦向不贴合的情况。该方法仅考虑了弦向的型面贴合,未提出展向的型面不贴合的方法;也没有解决以上第2点提出的弦向不同材料过渡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以上第3点提出的展向拉挤板厚度变化的问题。
[0007]申请号为202010068288.1,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风电叶片的承载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其由若干布置完全相同的拉挤板层堆叠形成,两侧边缘对齐。没有解决以
上第2点提出的弦向不同材料过渡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以上第3点提出的展向拉挤板厚度变化的问题。
[0008]专利号为201920888557.1,专利名称为一种防风电叶片拉挤板边缘断裂结构的的技术专利,对拉挤板生产细节进行了详细设计。拉挤板倒角边缘较薄易受外力开裂部位因通过喷涂或手涂拉挤板倒角保护层而得到改善,不仅可防止板材边缘较薄部位断裂而造成板材性能损失,而且能保持成型板材原有的性能。但是未提及风电叶片拉挤大梁结构。
[0009]专利号为201480076101.5,专利名称为风轮机叶片的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专利技术专利,论述了一种制作细长风轮机叶片的方法。所述风轮机叶片沿翼展方向在根端与梢端之间纵向延伸,从而基本防止在所述灌注过程中形成分隔段。相似的具有细长的拉挤板应用于风电叶片。该专利采用结构形式主要从工艺角度论述了不同结构形式利于树脂的流动,没有涉及以上1、2、3点指出的问题。
[0010]专利号为201520992255.0,专利名称为转子叶片构件和转子叶片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用于具有互锁边缘的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叶片构件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转子叶片构件包括布置在一个或更多个层中的多个拉挤成型件部件。相似的具有拉挤板和风电叶片。但没有涉及类似本专利技术大梁的结构。
[0011]专利号为201210304497.7,专利名称为大型风电叶片混杂复合材料翼梁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型方法,也没有涉及以上第2点提出的弦向不同材料过渡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也没有涉及以上第3点提出的展向拉挤板厚度变化的问题。
[001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均没有解决以上三点提出的拉挤板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拉挤板与叶片壳体不贴合,等截面的结构弦向两侧刚度突变,拉挤板在叶片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拉挤板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拉挤板与叶片壳体不贴合,等截面的结构弦向两侧刚度突变,拉挤板在叶片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所带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和拉挤板大梁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通过使至少一块拉挤板在展向方向或弦向方向缩短,来使大梁需要减薄的位置拉挤板层数减少,从而实现大梁厚度的调整;其中缩短了的拉挤板的端部为逐渐过渡的斜面。
[0015]现有的灌注大梁玻璃纤维布层每层厚度较薄,厚度一般小于1mm以下;而拉挤板的厚度至少在3mm以上,拉挤板大梁由多层拉挤板堆叠而成,因此拉挤板在叶片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比较容易造成设计冗余或者性能不足。本专利技术对多层拉挤板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进行缩短,并且缩短了的拉挤板与未缩短的拉挤板采用斜面逐渐过渡,从而实现大梁厚度的调整。
[0016]进一步地,在叶尖位置,沿着叶根到叶尖的展向方向,对大梁进行切割处理,使拉挤板在展向方向缩短,来使大梁拉挤板在叶尖位置的层数逐渐减少,从而实现大梁在叶尖处的厚度调整;其中叶尖部分缩短了的拉挤板的端部为逐渐向叶尖方向过渡的斜面。
[0017]由于风电叶片叶尖所受载荷较小,因此叶尖部位需要的拉挤大梁的厚度较薄。现有的灌注大梁玻璃纤维布层每层厚度较薄,厚度一般小于1mm以下;而拉挤的厚度至少在3mm以上,因此拉挤板在叶片设计上不便于调整,比较容易造成设计冗余或者性能不足,在风电叶片叶尖所需大梁厚度较薄的地方,表现更为明显;此外,叶尖大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较小,在稳定性屈曲工况下,需要增加大梁的厚度。为解决上述两种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切割的方式,将叶尖大梁的拉挤板进行切割,使在叶尖区域拉挤大梁在展向方向缩短(窄),使拉挤板在叶尖区域逐渐减薄,实现大梁在叶尖处的厚度调整。
[0018]更进一步地,使大梁拉挤板在叶尖位置的层数逐渐减少是指:叶尖大梁在叶片前缘方向的拉挤板层数逐渐减少,或在叶片后缘方向的拉挤板层数逐渐减少,或在大梁前缘和后缘方向的拉挤板层数分别逐渐减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至少一块拉挤板在展向方向或弦向方向缩短,来使大梁需要减薄的位置拉挤板层数减少,从而实现大梁厚度的调整;其中缩短了的拉挤板的端部为逐渐过渡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叶尖位置,沿着叶根到叶尖的展向方向,对大梁进行切割处理,使拉挤板在展向方向缩短,来使大梁拉挤板在叶尖位置的层数逐渐减少,从而实现大梁在叶尖处的厚度调整;其中叶尖部分缩短了的拉挤板的端部为逐渐向叶尖方向过渡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大梁拉挤板在叶尖位置的层数逐渐减少是指:叶尖大梁在叶片前缘方向的拉挤板层数逐渐减少,或在叶片后缘方向的拉挤板层数逐渐减少,或在大梁前缘和后缘方向的拉挤板层数分别逐渐减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叶片拉挤板大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叶根到叶尖的展向方向切割的切割角度为30
°
~60
°
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拉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缘邓航冯学斌刘鹏辉张文伟赵建刚雷志敏吴方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