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36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故障选线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电压进行采集,根据电压值确定是否启动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当中性点不接地时,使用各路零序电流相位选择故障母线实现初步选线;当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时,使用投切并联电阻选择接地故障线路实现初步选线;当初步选线失败时,使用信度分配算法结合线路电流和相位故障测度计算故障线路信任函数值的方式选择故障线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进行区分,并再区分后结合零序电流相位、投切电阻以及幅度和相位故障测度进行故障选线,选线过程直观快捷,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故障选线
,具体涉及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故障是电子系统运行中常见故障,分为单相接地故障和多相接地故障,此两类故障发生时,故障特征变化通常比较典型,很容易发现,但还有一类故障母线电压变化比较特殊,会出现母线接地信号,但现场线路检查确不能发现问题,处理操作送电后又会恢复正常,此种故障统称为非有效接地故障。
[0003]在配网中发生非有效接地故障发生的故障次数越来越多,非有效接地故障虽然不算是真正接地故障,但仍然需要停电,线路停电时间过长,影响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针对非有效接地故障进行选线。但针对非有效接地故障进行选线保护难度系数比较大,因为生产上又需要切实解决该类故障,经过大量研究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的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比较常用的为群体比幅比相法、五次谐波法和残留增量法,但这些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方式虽然一定程度可以发现故障,但并不直观,使用不方便。
[0004]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装置及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非有效接地故障影响电网运行,现有的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方式不直观,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针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电压进行采集,根据电压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且超过设定采集次数确定是否启动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
[0008]S2.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启动后,根据中性点是连接消弧线圈选择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方式;
[0009]S3.当中性点不接地时,使用各路零序电流比较幅值和相位方式选择故障母线,并在选线失败时,进入综合选线;
[0010]S4.当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时,使用并联电阻多次投切以及消弧线圈电感值扰动方式选择接地故障线路,并选线失败时,进入综合选线;
[0011]S5.当初步选线失败时,使用信度分配算法结合线路电流幅值故障测度和相位故障测度计算故障线路信任函数值的方式选择故障线路。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0013]S11.测量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输出电压,并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0014]若是,进入步骤S12;
[0015]若否,返回步骤S11;
[0016]S12.等待设定时间段,再次测量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输出电压,并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0017]若是,进入步骤S13;
[0018]若否,返回步骤S11;
[0019]S13.确定启动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
[0020]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0021]S21.判断中性点是否连接消弧线圈;
[0022]若否,进入步骤S22;
[0023]若是,进入步骤S23;
[0024]S22.判定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入步骤S3;
[0025]S23.判定为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进入步骤S4。
[0026]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0027]S31.设定零序电流参考值Id,从故障样本中选取零序电流,对各零序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零序电流幅值,并选取零序电流幅值最大的前三个电流值,设定为I1、I2以及I3,其中I1>I2>I3;
[0028]S32.判断I3是否大于Id;
[0029]若是,进入步骤S33;
[0030]若否,进入步骤S34;
[0031]S33.根据选取的三个零序电流的相位判断故障线路及母线故障,结束;
[0032]S34.判断I2是否大于Id;
[0033]若是,进入步骤S35;
[0034]若否,进入步骤S36;
[0035]S35.引入零序电压U0,比较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判断故障线路以及母线故障,结束;
[0036]S36.判断I1是否大于Id;
[0037]若是,进入步骤S37;
[0038]若否,判定初步选线失败,进入步骤S5;
[0039]S37.根据I1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判断故障线路以及母线故障,结束。
[0040]进一步地,步骤S33具体步骤如下:
[0041]S331.判断三个零序电流同相还是某相与另外两相零序电流反相;
[0042]当三个零序电流同相,进入步骤S332;
[0043]当某相与另外两相零序电流反相,进入步骤S333;
[0044]S332.判定为母线故障,结束;
[0045]S333.反相的一项零序电流所在线路为故障线路,结束;
[0046]步骤S35具体步骤如下:
[0047]S351.判断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
[0048]当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存在滞后零序电压U0相位时,进入步骤S352;
[0049]当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均超前零序电压U0的相位,进入步骤S353;
[0050]S352.判定相位滞后的零序电流所在线路即为故障线路,结束;
[0051]S353.判定为母线故障,结束;
[0052]步骤S37具体步骤如下:
[0053]S371.判断I1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
[0054]当I1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压U0的相位时,进入步骤S372;
[0055]当I1零序电压超前零序电压U0的相位时,进入步骤S373;
[0056]S372.判定I1零序电流所在线路即为故障线路,结束;
[0057]S373.判定为母线故障,结束。
[0058]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步骤如下:
[0059]S41.在消弧线圈旁通过开关并联一个电阻;
[0060]S42.故障发生时,判断消弧线圈是否自动消除故障;
[0061]若是,进入步骤S43;
[0062]若否,进入步骤S44;
[0063]S43.判定为瞬时性故障,故障自动消除,结束;
[0064]S44.判定永久性接地故障,为消弧线圈投入并联电阻,使用并联电阻搭配多次谐波以及电感值扰动的方式进行初步选线,并在初步选线失败时,进入步骤S5。
[0065]进一步地,步骤S44具体步骤如下:
[0066]S441.为消弧线圈投入并联电阻,采集零序电流,并判断投入是否成功;
[0067]若是,进入步骤S443;
[0068]若否,进入步骤S442;
[0069]S442.判断投入不成功次数是否达到设定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针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电压进行采集,根据电压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且超过设定采集次数确定是否启动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S2.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启动后,根据中性点是连接消弧线圈选择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方式;S3.当中性点不接地时,使用各路零序电流比较幅值和相位方式选择故障母线,并在选线失败时,进入综合选线;S4.当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时,使用并联电阻多次投切以及消弧线圈电感值扰动方式选择接地故障线路,并选线失败时,进入综合选线;S5.当初步选线失败时,使用信度分配算法结合线路电流幅值故障测度和相位故障测度计算故障线路信任函数值的方式选择故障线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S11.测量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输出电压,并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12;若否,返回步骤S11;S12.等待设定时间段,再次测量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输出电压,并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13;若否,返回步骤S11;S13.确定启动非有效接地故障选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S21.判断中性点是否连接消弧线圈;若否,进入步骤S22;若是,进入步骤S23;S22.判定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入步骤S3;S23.判定为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进入步骤S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S31.设定零序电流参考值Id,从故障样本中选取零序电流,对各零序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零序电流幅值,并选取零序电流幅值最大的前三个电流值,设定为I1、I2以及I3,其中I1>I2>I3;S32.判断I3是否大于Id;若是,进入步骤S33;若否,进入步骤S34;S33.根据选取的三个零序电流的相位判断故障线路及母线故障,结束;S34.判断I2是否大于Id;若是,进入步骤S35;
若否,进入步骤S36;S35.引入零序电压U0,比较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判断故障线路以及母线故障,结束;S36.判断I1是否大于Id;若是,进入步骤S37;若否,判定初步选线失败,进入步骤S5;S37.根据I1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判断故障线路以及母线故障,结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有效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具体步骤如下:S331.判断三个零序电流同相还是某相与另外两相零序电流反相;当三个零序电流同相,进入步骤S332;当某相与另外两相零序电流反相,进入步骤S333;S332.判定为母线故障,结束;S333.反相的一项零序电流所在线路为故障线路,结束;步骤S35具体步骤如下:S351.判断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当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存在滞后零序电压U0相位时,进入步骤S352;当I1及I2两个零序电流均超前零序电压U0的相位,进入步骤S353;S352.判定相位滞后的零序电流所在线路即为故障线路,结束;S353.判定为母线故障,结束;步骤S37具体步骤如下:S371.判断I1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U0的相位关系;当I1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压U0的相位时,进入步骤S372;当I1零序电压超前零序电压U0的相位时,进入步骤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穆明亮郭峰杨锟樊达郭凯赵莹李思敏祁志强王雪菲王俊昌赵恒伟马霄霖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