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92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道路建设技术领域的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成孔后浇筑桩身下部钢筋混凝土时,顶部预埋钢支墩固定螺杆;在挖孔桩上部安装上中下3节装配式钢支墩,安装时控制中间节的高度与框架桥顶板位置高程一致;铁路架空加固体系完成后,安装框架桥顶板钢筋时,横向钢筋正常穿过中间节支墩预留的槽口;浇筑框架桥顶板混凝土,将中间节钢支墩永久保留在顶板内;拆除上节和下节钢支墩,凿除留在框架桥址处的支点桩钢筋混凝土,修补桩位处框架桥底板,完成框架桥现浇施工,有助于完成多车道框架桥现浇施工,适应城市路网发展的需要,满足复杂的线路架空施工条件,具有市场推广价值。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设
,具体为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路网完善,双向4车道、双向6车道、双向8车道的路网在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时,需要设计宽体、多箱室的框架桥涵。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桥涵工程,一般在线路架空加固后,进行框架桥涵现浇法或预制顶进法施工。常用框架桥现浇法,需要线路架空加固体系避开框架桥址,因铁路架空加固便梁设计跨度有限,框架桥常用现浇法难以满足线路架空体系避开桥址的施工要求,因此需要研发适应于桥址处架空现浇施工的工法,使其有助于完成多车道框架桥现浇施工,适应城市路网发展的需要,满足复杂的线路架空施工条件,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成孔后浇筑桩身下部钢筋混凝土时,顶部预埋钢支墩固定螺杆;
[0005]第二步:在挖孔桩上部安装上中下3节装配式钢支墩,安装时控制中间节的高度与框架桥顶板位置高程一致;
[0006]第三步:铁路架空加固体系完成后,安装框架桥顶板钢筋时,横向钢筋正常穿过中间节支墩预留的槽口;
[0007]第四步:浇筑框架桥顶板混凝土,将中间节钢支墩永久保留在顶板内;
[0008]第五步:拆除上节和下节钢支墩,凿除留在框架桥址处的支点桩钢筋混凝土,修补桩位处框架桥底板,完成框架桥现浇施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步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具体为:按照涵身中心线及设计位置进行定位测量,定出挖孔桩的位置,用石灰撒出挖孔桩开挖边线,采用人工跳跃式交叉开挖,采用人工提升土方,运送至施工范围外的弃土场。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架空支点桩具体为: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装配式钢支墩,钢支墩内预留框架桥顶板钢筋穿插的槽孔,满足顶板横向钢筋常用设计间距12.5cm的正常安装需要。
[0011]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浇筑框架桥顶板混凝土具体为:顶板结构厚度较大,浇筑时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需满足要求,并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上层砼,顶板浇筑完成后,找平压实抹光,同时为了防止桥体顶进时既有线发生横移,在顶板浇筑时应在顶板后挑檐均匀间隔按装多个顶进拉环。
[0012]优选的,若挖孔桩过程中出现渗水,水量不大时采用人工提升;水量大时采用降水
井抽水的同时,并用大功率污水泵孔内降水;挖孔桩按设计挖到位时,需要检查其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便于及时采取扩孔或换填等加固措施,同时进行灌注桩身混凝土。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装配式钢支墩结构稳定,安装方便,具有安全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高的优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五步中凿除留在框架桥址处的支点桩钢筋混凝土具体为:人工采用气铲进行操作。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五步中修补桩位处框架桥底板具体为:采用黑、白水泥及胶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多种试调配,通过调配合适的水泥浆配合比对裂纹进行封闭处理,同时先在局部进行试修补,修补前对需要修补的位置用水润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铁路架空体系不受框架桥结构宽度限制,架空支点桩可以布置在桥址内,钢支墩分为栓接的上中下3节,中间节高度与框架桥顶板厚度相同,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埋入顶板内,上下两节可以拆除,有助于完成多车道框架桥现浇施工,适应城市路网发展的需要,满足复杂的线路架空施工条件,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成孔后浇筑桩身下部钢筋混凝土时,顶部预埋钢支墩固定螺杆;
[0019]第二步:在挖孔桩上部安装上中下3节装配式钢支墩,安装时控制中间节的高度与框架桥顶板位置高程一致;
[0020]第三步:铁路架空加固体系完成后,安装框架桥顶板钢筋时,横向钢筋正常穿过中间节支墩预留的槽口;
[0021]第四步:浇筑框架桥顶板混凝土,将中间节钢支墩永久保留在顶板内;
[0022]第五步:拆除上节和下节钢支墩,凿除留在框架桥址处的支点桩钢筋混凝土,修补桩位处框架桥底板,完成框架桥现浇施工。
[0023]其中,第一步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具体为:按照涵身中心线及设计位置进行定位测量,定出挖孔桩的位置,用石灰撒出挖孔桩开挖边线,采用人工跳跃式交叉开挖,采用人工提升土方,运送至施工范围外的弃土场。
[0024]第一步中架空支点桩具体为: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装配式钢支墩,钢支墩内预留框架桥顶板钢筋穿插的槽孔,满足顶板横向钢筋常用设计间距12.5cm的正常安装需要。
[0025]第四步中浇筑框架桥顶板混凝土具体为:顶板结构厚度较大,浇筑时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需满足要求,并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上层砼,顶板浇筑完成后,找平压实抹光,同时为了防止桥体顶进时既有线发生横移,在顶板浇筑时应在顶板后挑檐均匀间隔按装多个顶进拉环;若挖孔桩过程中出现渗水,水量不大时采用人工提升;水量大时采用降
水井抽水的同时,并用大功率污水泵孔内降水;挖孔桩按设计挖到位时,需要检查其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便于及时采取扩孔或换填等加固措施,同时进行灌注桩身混凝土。
[0026]第二步中装配式钢支墩结构稳定,安装方便,具有安全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高的优势。
[0027]第五步中凿除留在框架桥址处的支点桩钢筋混凝土具体为:人工采用气铲进行操作;而第五步中修补桩位处框架桥底板具体为:采用黑、白水泥及胶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多种试调配,通过调配合适的水泥浆配合比对裂纹进行封闭处理,同时先在局部进行试修补,修补前对需要修补的位置用水润湿。
[00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9]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成孔后浇筑桩身下部钢筋混凝土时,顶部预埋钢支墩固定螺杆;第二步:在挖孔桩上部安装上中下3节装配式钢支墩,安装时控制中间节的高度与框架桥顶板位置高程一致;第三步:铁路架空加固体系完成后,安装框架桥顶板钢筋时,横向钢筋正常穿过中间节支墩预留的槽口;第四步:浇筑框架桥顶板混凝土,将中间节钢支墩永久保留在顶板内;第五步:拆除上节和下节钢支墩,凿除留在框架桥址处的支点桩钢筋混凝土,修补桩位处框架桥底板,完成框架桥现浇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架空支点桩采用人工开挖具体为:按照涵身中心线及设计位置进行定位测量,定出挖孔桩的位置,用石灰撒出挖孔桩开挖边线,采用人工跳跃式交叉开挖,采用人工提升土方,运送至施工范围外的弃土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架空支点桩具体为: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装配式钢支墩,钢支墩内预留框架桥顶板钢筋穿插的槽孔,满足顶板横向钢筋常用设计间距12.5cm的正常安装需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支墩架空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殿明阮班席吴中文李金峰田英杰刘东亚赵岩方亮郑传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江腾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