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08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顶进施工技术领域。该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的施工方法为:通过型钢的拼接制作纵梁,将双孔箱涵顶进过程中用于架设纵梁的每列挖孔桩称为设计列挖孔桩,在每列设计列挖孔桩的末端安装一个限位桩,在每个限位桩上设置一个限位桩冠梁,将纵梁架设在设计列挖孔桩的顶部;设计列挖孔桩相邻的挖孔桩和纵梁的顶部架设有施工便梁,施工便梁用于架设轨道,保障该段铁轨正常通车;将双孔箱涵顶进完成的位置进行标记,将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进行顶推,直至顶推到标记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可将两个箱涵同时顶进,从而提高箱涵顶进施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箱涵顶进施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箱涵顶进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进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下穿铁路箱涵顶进施工中,一般工程中都是采用D型施工便梁架起顶进范围的轨道,从而保证火车的运营。目前市场上最长的D型施工便梁为D24便梁,长度为24.5m,可以满足常规的单孔箱涵顶进,但是对于工期较紧张时,单孔顶进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0003]目前有极少部分工程采用交错施工,但是由于工程本身复杂性以及现场情况的多样性,交错顶进施工过程中出现结构错位的情况,为了纠偏调整需采取多种纠偏措施,增加的各种措施本质上并未解决工期紧张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增加施工成本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缩短箱涵顶进的施工周期,提高箱涵顶进的施工效率。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设置挖孔桩,每个挖孔桩上设置一个扩大头,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包括两个相邻的分离式单孔箱涵,对至少一个相邻双孔箱涵组依次进行顶推施工,其中一个相邻双孔箱涵组的顶推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06]通过型钢的拼接制作纵梁,将双孔箱涵顶进过程中用于架设纵梁的每列挖孔桩称为设计列挖孔桩,在每列设计列挖孔桩的末端安装一个限位桩,在每个限位桩上设置一个限位桩冠梁,将纵梁架设在设计列挖孔桩的顶部;设计列挖孔桩相邻的挖孔桩和纵梁的顶部架设有施工便梁,施工便梁用于架设轨道,保障该段铁轨正常通车;将双孔箱涵顶进完成的位置进行标记,将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进行顶推,直至顶推到标记位置;在顶推过程中,箱涵前端距离设计列挖孔桩的任意一根桩50cm~100cm时,该挖孔桩进行拆除。
[0007]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将纵梁架设在设计列挖孔桩顶部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列每一排挖孔桩高度基本相同,将纵梁放置在设计列全部挖孔桩的顶部,纵梁与限位桩顶部的限位桩冠梁相抵。
[0008]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在箱涵同时逐步顶推过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箱涵前端分别距离设计列的任意一排桩50cm~100cm时,在箱涵顶部与纵梁底部分别涂刷润滑油,并在两者之间布置滑动滚轴。
[0009]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在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逐步顶推之后、另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逐步顶推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无作用列的全部挖孔桩进行拆除。
[0010]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在搭建若干列、若干排挖孔桩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挖孔桩搭建的列数通过施工场地和需要进行顶进施工的箱涵数来设计,挖孔桩搭建的排数通过施工场地的轨道数量来设计,挖孔桩的排数数值比施工场地的轨道数量数值始终
大1。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包括挖孔桩,挖孔桩的顶部通过扩大头设置有纵梁,纵梁包括若干根型钢。
[0012]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在所述纵梁的直线上设置有限位桩,限位桩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桩冠梁,限位桩冠梁设有缺口,纵梁的一端与限位桩冠梁的缺口侧面相抵,该端纵梁的底面与缺口底面相抵。
[0013]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纵梁和扩大头之间设置有第一钢板,第一钢板的长度与纵梁的长度基本相同;纵梁的顶部对应有桩基处设置有第二钢板,纵梁的顶部对应无桩基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三钢板。
[0014]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每根所述型钢设置有若干块肋板,肋板分别设置于型钢的腹板两侧;第二钢板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块肋板,第三钢板对应位置设置有肋板。
[0015]在上述技术基础上,所述纵梁的顶部和相邻的挖孔桩之间搭接有第一施工便梁,每条第一施工便梁远离纵梁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施工便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纵梁,将纵梁架设在位于顶进施工处的挖孔桩的顶部,并在纵梁顶部和其相邻的挖孔桩顶部架设施工便梁;
[0018]与现有的单孔箱涵顶进施工相比,该纵梁可满足同时顶进两孔相邻箱涵,只需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将架设有纵梁的挖孔桩进行拆除即可,因此该箱涵的顶进施工方法可降低施工周期,从而提高箱涵顶进施工的效率;
[0019]与现有的交错顶进施工相比,该施工过程中,相邻的箱涵是进行同时顶进,会出现的误差极小,因此也不需要后续的纠偏调整工作,从而提高箱涵顶进施工的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增设的限位桩可限制纵梁发生纵向位移,在进行顶进施工或铁路上有火车经过时,会对纵梁产生纵向的离心力,因此限位桩可保障顶进施工的稳定性,并保障了铁路运营的安全性。
[0021](3)本专利技术的相邻箱涵的顶进施工方法,可通过调整挖孔桩的列数和排数,来适用于不同的施工场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挖孔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0027]图6为图5的侧视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7的俯视图。
[0030]图中:1

挖孔桩,101

扩大头,2

限位桩,201

限位桩冠梁,3

纵梁,301

肋板,302

第一钢板,303

第二钢板,304

第三钢板,4

第一施工便梁,401

第二施工便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参见图2、3所示,搭建7列、3排挖孔桩1(从右至左依次为A、B、C、D、E、F、G列,从前至后依次为第一、二、三排),再设置其对应的扩大头101、限位桩2和限位桩冠梁201。
[0034]S2:拼装纵梁3,将纵梁3架设在C列桩顶部。
[0035]S3:将4组D24便梁、4组D12便梁分别架设在A、B、D、E列桩和纵梁3的顶部。
[0036]S4:将右一、右二箱涵同时逐步顶推,直至顶推到设计位置停止顶推;在顶推过程中,箱涵分别距离C列的第一、二、三排桩50cm~100cm时,将对应的C列桩进行拆除。
[0037]S5:重复步骤S2~S4,完成左一、二箱涵的同时顶进施工(纵梁3架设在E列桩顶部)。
[0038]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纵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设置挖孔桩(1),每个挖孔桩(1)上设置一个扩大头(101),其特征在于,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包括两个相邻的分离式单孔箱涵,对至少一个相邻双孔箱涵组依次进行顶推施工,其中一个相邻双孔箱涵组的顶推施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型钢的拼接制作纵梁(3),将双孔箱涵顶进过程中用于架设纵梁的每列挖孔桩(1)称为设计列挖孔桩,在每列设计列挖孔桩的末端安装一个限位桩(2),在每个限位桩(2)上设置一个限位桩冠梁(201),将纵梁(3)架设在设计列挖孔桩的顶部;设计列挖孔桩相邻的挖孔桩(1)和纵梁(3)的顶部架设有施工便梁,施工便梁用于架设轨道,保障该段铁轨正常通车;将双孔箱涵顶进完成的位置进行标记,将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进行顶推,直至顶推到标记位置;在顶推过程中,箱涵前端距离设计列挖孔桩的任意一根桩50cm~100cm时,对该挖孔桩(1)进行拆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纵梁(3)架设在设计列挖孔桩顶部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列挖孔桩的挖孔桩(1)高度基本相同,将纵梁(3)放置在设计列挖孔桩的顶部,纵梁(3)与限位桩(2)顶部的限位桩冠梁(201)相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箱涵同时顶推过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箱涵前端距离设计列的任意一根桩50cm~100cm时,在箱涵顶部与纵梁(3)底部分别涂刷润滑油,并在两者之间布置滑动滚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同时顶进相邻双孔箱涵的纵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逐步顶推之后、另一个相邻双孔箱涵同时逐步顶推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支撑作用的挖孔桩(1)进行拆除。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溧洲胡亚伟孟晓洁郑俊张俞峰张明王腾飞娄西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