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本技术还涉及设有上述车身前部传力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碰撞安全性已成为整车品质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在车辆车身的前部,扭力盒作为前机舱纵梁末端与中通道以及A柱、门槛梁等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是碰撞力向车身后方传递的主要通道,其对碰撞力的传递能力,直接影响车辆碰撞性能的评级。但现有的扭力盒结构在设计上依然存在结构强度较弱,以及传力效果不佳等问题,从而会影响整车碰撞安全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以有利于提升整车碰撞的安全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以及在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后端分别连接的扭力盒;
[0006]两侧所述扭力盒均呈“人”字型,并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外盒体和内盒体,各侧所述外盒体与同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以及在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后端分别连接的扭力盒(12);两侧所述扭力盒(12)均呈“人”字型,并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外盒体(1201)和内盒体(1202),各侧所述外盒体(1201)与同侧的门槛梁(10)相连,各侧所述内盒体(1202)与同侧的中通道加强纵梁(15)连接,且两侧所述内盒体(1202)之间通过连接件(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所述外盒体(1201)与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后端相连,各侧所述内盒体(1202)连接在同侧所述外盒体(120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所述外盒体(1201)和所述内盒体(1202)均扣设在前围连接板(16)上,且所述外盒体(1201)和/或所述内盒体(1202)与所述前围连接板(16)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采用管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排布置在各所述前机舱纵梁(1)靠近车外一侧的前轮罩边梁(3);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前部均在整车左右方向上向车外一侧弯折,且各侧所述前轮罩边梁(3)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并与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前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高鹏,贺志杰,李卫钊,张涛,张书任,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