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988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其包括:小艇收容区域,位于船舶甲板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小艇;其第一侧边紧邻船舶的船舷;船舶通用起重机,用于吊运小艇;至少两个限位导向立柱,分别沿竖向安装在小艇收容区域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用于限制吊运小艇过程中小艇的摆动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收容系统采用的限位导向立柱结构简单、成本低、占据甲板空间小;可有效限制吊运过程中小艇的摆动,避免小艇摆动超出限制撞伤甲板上的人员或货物。免小艇摆动超出限制撞伤甲板上的人员或货物。免小艇摆动超出限制撞伤甲板上的人员或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小艇是船舶上的常用装备,用于救生救助和补给等作业。通常会设置专用的收放装置来执行小艇的收放作业。在某些船舶设计案例中,由于总体布置空间的局限,无法为小艇配置专用的吊艇架装置,需利用船上所配的通用起重机来执行小艇的收放作业。在收放过程中,船舶运动会引起小艇较大幅度的摆动,给小艇的收放带来较大困难,也可能会带来小艇撞击附近设备及人员的危险。
[0003]图4所示为双点吊放装置,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还经常采用A字型单点吊放装置。这些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在总体布置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布置专用收放装置的问题;2.专用收放装置复杂程度较高,故障点较多;3.维护保养工作量较大,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限位导向立柱以限制小艇在吊运过程中的摆动范围,避免小艇向内摆动超出范围撞伤甲板上的人员或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其包括:
[0006]小艇收容区域,位于船舶甲板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小艇;其第一侧边紧邻船舶的船舷;
[0007]船舶通用起重机,用于吊运小艇;
[0008]至少两个限位导向立柱,分别沿竖向安装在小艇收容区域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用于限制吊运小艇过程中小艇的摆动范围。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小艇收容区域的第一侧安装有栏杆;所述限位导向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栏杆的高度以及所述小艇的高度总和。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导向立柱的底端焊接有用于和船舶甲板贴合并通过螺栓与船舶甲板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水平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限位导向立柱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导向立柱上设置有眼环。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导向立柱朝向所述小艇收容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防撞缓冲垫。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导向立柱的顶端向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弯折;所述防撞缓冲垫的顶部覆盖所述限位导向立柱的顶端,并向下延伸至所述限位导向立柱背向所述小艇收容区域的一侧。
[0014]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收容系统采用的限位导
向立柱结构简单、成本低、占据甲板空间小;可有效限制吊运过程中小艇的摆动,避免小艇摆动超出限制撞伤甲板上的人员或货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的侧视图;
[0016]图2是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从小艇尾部的示意图;
[0017]图3是限位导向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双点吊放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1]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0022]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其包括:
[0023]小艇收容区域10,位于船舶甲板11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小艇20;其第一侧边紧邻船舶的船舷。对于底部部分小艇,小艇收容区域10上可设置与小艇底部适配的座架。
[0024]船舶通用起重机30,用于吊运小艇20。船舶通用起重机30位于船舶甲板的上方,除了吊运小艇20之外,船舶通用起重机30还用于吊运其他货物或设备。相比于专用的小艇吊架,船舶通用起重机30的吊臂较高,因此小艇具有更大的摆动范围。
[0025]为了限制小艇的摆动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导向立柱40,分别沿竖向安装在小艇收容区域10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用于限制吊运小艇过程中小艇20的摆动范围。当小艇向船舶内侧的摆动范围超过第二侧边时,小艇20与限位导向立柱40接触,限位导向立柱40可防止小艇20进一步摆动,撞伤船舶甲板11上的其他人员或设备。
[0026]本实施例中,小艇收容区域10的第一侧安装有栏杆12;限位导向立柱40的高度大于栏杆12的高度以及小艇20的高度总和。
[0027]如图3所示,限位导向立柱40的底端焊接有用于和船舶甲板11贴合并通过螺栓与船舶甲板11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水平连接板41;水平连接板41的上表面与限位导向立柱40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43。限位导向立柱40上设置有眼环42。限位导向立柱40可拆卸,拆装过程中,可通过眼环42进行吊装。
[0028]为了缓冲小艇20的碰撞,防止小艇20碰伤,限位导向立柱40朝向小艇收容区域10
的一侧设置有防撞缓冲垫44。该防撞缓冲垫44为橡胶垫,厚度大于50mm。
[002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位导向立柱40的顶端向第一侧边的方向弯折15
°
。防撞缓冲垫44的顶部覆盖限位导向立柱40的顶端,向下延伸至限位导向立柱40背向小艇收容区域10的一侧,并与该侧连接。这种覆盖限位导向立柱40顶端的方式可避免限位导向立柱40顶端的尖锐部分直接与小艇磕碰。
[0030]下放小艇作业时,小艇20首尾两端分别系固引缆,船舶通用起重机30将小艇20提至空中,待船舶通用起重机30将小艇20转出舷外后,下放起重机钢丝绳,将小艇20降至水面,过程中由作业人员牵动引缆,限制小艇20旋转。回收作业小艇20时,艇员将首尾引缆抛至甲板,船舶通用起重机30将小艇20提至空中,作业人员牵动引缆,限制小艇20旋转;在船舶通用起重机30旋转至舷内后,将小艇20靠向导向柱装置,引导小艇落至座架上。
[003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艇收容区域(10),位于船舶甲板(11)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小艇(20);其第一侧边紧邻所述船舶的船舷;船舶通用起重机(30),用于吊运所述小艇(20);至少两个限位导向立柱(40),分别沿竖向安装在所述小艇收容区域(10)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用于限制吊运所述小艇过程中所述小艇(20)的摆动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艇收容区域(10)的第一侧安装有栏杆;所述限位导向立柱(40)的高度大于所述栏杆的高度以及所述小艇(20)的高度总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小艇吊运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立柱(40)的底端焊接有用于和船舶甲板(11)贴合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丁标田彧韩强李鹏顾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