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9527 阅读:6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桥梁检测设备领域;所述圆形扶手(1)的一侧下部设有梯子(4),在圆形扶手(1)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15),调整轮(13)的调整杆穿过调节块(15)连接车轮(2),在悬梯(9)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调整转轮(6),调整转轮(6)的内侧连接外侧车轮(5);所述圆形扶手(1)设置在梯子(4)、悬梯(9)的上端两侧,悬梯(9)的下部与设有工作台(12)、工作台扶手(10)连接的转轴(11)装置;所述悬梯(9)的上端一侧设有提升机构(3),拉绳(7)上端连接在提升机构(3)中,拉绳(7)的中部经过过度转轮(8)后下部与工作台扶手(10)的外侧转轴(11)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检查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桥梁主要分为;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桥梁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桥跨结构、桥墩和桥台、基础、上部结构、支座及锥形护坡等;支座系统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设置在桥梁上、下结构之间的传力和连接装置;其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墩台上,并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縮和徐变等因素所产生的位移,使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计算图示; 一般桥梁的设计年限根据建设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一系列标准,规定我国桥梁设计使用年限是100年至120年;但是由于桥梁的桥跨结构底部、桥墩的支座系统在长期的使用中或地震、长时间的结构性逐渐移位等现象发生时,对于桥梁的桥跨结构底部、桥墩支座系统进行检查、测试或检测点的布置中,尤其是支座系统的检査、测试时接近它们显得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的对桥跨结构底部及支座系统的检查、测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该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利用简单的可活动设置,使桥梁的检测变得非常简单;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绳索检测的不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易于推官应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包括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用于进入工作台的梯子、悬梯结构,用于收、放工作台的提升机构;所述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包括圆形扶手、梯子、调节块、调整轮、车轮及悬梯、调整转轮和外侧车轮,所述圆形扶手的一侧下部设有梯子,在圆形扶手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调整轮的调整杆穿过调节块连接车轮,在悬梯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调整转轮,调整转轮的内侧连接外侧车轮;所述用于进入工作台的梯子,包括圆形扶手、梯子和悬梯,所述圆形扶手设置在梯子、悬梯的上端两侧,悬梯的下部与设有工作台、工作台扶手连接的转轴装置;所述用于收、放工作台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构、过度转轮、转轴及拉绳,所述悬梯的上端一侧设有提升机构,拉绳上端连接在提升机构中,拉绳的中部经过过度转轮后下部与工作台扶手的外侧转轴连接。所述的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在车轮的轮面设置为内陷结构。所述的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査小车,所述的调节块设置为,在调节块中部一侧设有固定的螺孔,调节块中部的另一侧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配,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所述的滑块中部设有螺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桥梁的桥底、支座系统检査小车;通过目测桥面护栏的外部,将设置在悬梯上端的外侧车轮利用调整转轮调整到合适位置,将本专利技术的小车缓缓向桥面护栏的外部下放,放到圆形扶手上设置的车轮可以卡住护栏钢结构时,调整调整轮,使车轮与护栏钢结构紧密连接、定位,然后调节提升机构,使拉绳下放,这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力及工作台扶手两侧设置的转轴及工作台两侧设置的转轴放松至工作台完全放开,桥面的工作人员可以沿着梯子、悬梯的内侧向工作台行进,到达工作台后就可以利用探测仪器或目测或望远镜检测桥底面、桥墩或支座系统进行探伤,如果位置不合适,可以通过桥面的工作人员推动本专利技术的小车,到达合适位置进行作业,检查完毕,可以通过提升机构5回收工作台,然后回收本专利技术的小车便可;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绳索检测的不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易于推官应用。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桥梁截面工作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块结构示意在图中,1、圆形扶手;2、车$合;3、提升机构;4、梯子;5、外侧车轮;6、调整转轮;7、拉绳;8、过度转轮;9、悬梯;10、工作台扶手;11、转轴;12、工作台;13、调整轮;14、护栏钢结构;15、调节块;16、桥面护栏;17、桥面;18、桥墩;19、支座系统;20、桥底面;21、螺孔;22、定位孔;23、滑块;24、滑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的组合方式。在图1、 2、 3中; 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査小车,包括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用于进入工作台12的梯子4、悬梯9结构,用于收、放工作台12的提升机构3;所述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包括圆形扶手l、梯子4、调节块15、调整轮13、车轮2及悬梯9、调整转轮6和外侧车轮5,所述圆形扶手l的一侧下部设有梯子4,在圆形扶手1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15,调整轮13的调整杆穿过调节块15连接车轮2,在悬梯9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调整转轮6,调整转轮6的内侧连接外侧车轮5;所述用于进入工作台12的梯子4,包括圆形扶手1、梯子4和悬梯9,所述圆形扶手1设置在梯子4、悬梯9的上端两侧,悬梯9的下部与设有工作台12、工作台扶手10连接的转轴11装置;所述用于收、放工作台12的提升机构3包括提升机构3、过度转轮8、转轴11及拉绳7,所述悬梯9的上端一侧设有提升 机构3,拉绳7上端连接在提升机构3中,拉绳7的中部经过过度转轮8后下 部与工作台扶手10的外侧转轴11连接。所述的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査小车,在车轮2的轮面设置为内陷结构; 所述的调节块15设置为,在调节块15中部一侧设有固定的螺孔21,调节块15 中部的另一侧设有滑槽24,滑块23与滑槽24滑配,滑槽24的两侧分别设有 定位孔22;所述的滑块23中部设有螺孔21。使用时通过目测桥面护栏16的外部,将设置在悬梯9上端的外侧车轮5利用调整 转轮6调整到合适位置,将本专利技术的小车缓缓向桥面护栏16的外部下放,放到 圆形扶手1上设置的车轮2可以卡住护栏钢结构14时,调整调整轮13,使车 轮2与护栏钢结构14紧密连接、定位,然后调节提升机构3,使拉绳7下放, 这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力及工作台扶手IO两侧设置的转轴11及工作台12两侧 设置的转轴11放松至工作台12完全放开,桥面17的工作人员可以沿着梯子4、 悬梯9的内侧向工作台12行进,到达工作台12后就可以利用探测仪器或目测 或望远镜检测桥底面20、桥墩18或支座系统19进行探伤,如果位置不合适, 可以通过桥面17的工作人员推动本专利技术的小车,到达合适位置进行作业,检查 完毕,可以通过提升机构3回收工作台12,然后回收本专利技术的小车便可。为了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 是应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 有变化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包括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用于进入工作台(12)的梯子(4)、悬梯(9)结构,用于收、放工作台(12)的提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包括圆形扶手(1)、梯子(4)、调节块(15)、调整轮(13)、车轮(2)及悬梯(9)、调整转轮(6)和外侧车轮(5),所述圆形扶手(1)的一侧下部设有梯子(4),在圆形扶手(1)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15),调整轮(13)的调整杆穿过调节块(15)连接车轮(2),在悬梯(9)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调整转轮(6),调整转轮(6)的内侧连接外侧车轮(5);所述用于进入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的桥底及支座系统检查小车,包括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用于进入工作台(12)的梯子(4)、悬梯(9)结构,用于收、放工作台(12)的提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与桥体护栏内外两侧滑动配合的车轮机构包括圆形扶手(1)、梯子(4)、调节块(15)、调整轮(13)、车轮(2)及悬梯(9)、调整转轮(6)和外侧车轮(5),所述圆形扶手(1)的一侧下部设有梯子(4),在圆形扶手(1)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15),调整轮(13)的调整杆穿过调节块(15)连接车轮(2),在悬梯(9)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调整转轮(6),调整转轮(6)的内侧连接外侧车轮(5);所述用于进入工作台(12)的梯子(4),包括圆形扶手(1)、梯子(4)和悬梯(9),所述圆形扶手(1)设置在梯子(4)、悬梯(9)的上端两侧,悬梯(9)的下部与设有工作台(12)、工作台扶手(10)连接的转轴(11)装置;所述用于收、放工作台(12)的提升机构(3)包括提升机构(3)、过度转轮(8)、转轴(11)及拉绳(7),所述悬梯(9)的上端一侧设有提升机构(3),拉绳(7)上端连接在提升机构(3)中,拉绳(7)的中部经过过度转轮(8)后下部与工作台扶手(10)的外侧转轴(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锋郑永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