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东专利>正文

一种气液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71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转换装置,包括执行油缸、气液转换器,在执行油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与一动力输出杆固定连接,活塞将执行油缸的内腔分隔成两个密封腔,其中一个为动力密封腔,另一个为复位密封腔,动力输出杆置于复位密封腔内且端部伸出复位密封腔,在复位密封腔内充满有介质,动力密封腔内注满液压油,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油腔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注满液压油的动力密封腔连通,气腔内充满气体,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复位密封腔通过一复位结构控制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对活塞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动力输出平稳、可实现无极调速,适用于加工各种大小、厚薄不同的型材加工,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具中的动力机构
,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型材加工机械中的气液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常用动力输出有液压机构的动力输出,电机的动力输出和气压机构的动力输出,液压机构的动力输出稳定可靠,非常适用于动作要求平稳的场合,但液压机构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液压油在工作时发热量大,如长时间运转可能产生过高温而损坏密封件;另一方面是液压机构的动作较为缓慢,影响效率。电机的动力输出直接快速,反应快捷,但却存在有输出不平稳,无极调速结构复杂,而气压机构的动力输出,因为是采用压縮气体作为动力输出源,同样存在输出不平稳,冲击力大,调速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输出平稳、可实现无极调速,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气液转换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气液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装置包括执行油缸、气液转换器,在执行油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与一动力输出杆固定连接,活塞将执行油缸的内腔分隔成两个密封腔,其中一个为动力密封腔,另一个为复位密封腔,动力输出杆置于复位密封腔内且端部伸出复位密封腔,在复位密封腔内充满有介质,动力密封腔内注满液压油,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油腔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注满液压油的动力密封腔连通,气腔内充满气体,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复位密封腔通过一复位结构控制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对活塞的压力。 所述气液转换器内的气体与油腔内的液压油直接接触。 所述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为气体,复位密封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 所述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为液压油,复位密封腔与一气液转换器连接,其中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复位密封腔与该气液转换器中的油腔连接,气液转换器中的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技术作为动力输出,即气液转换,动力输出平稳可靠,反应迅速,特别是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为液压油时,复位密封腔与一气液转换器连接,这样含有气压方式驱动,同样在动力密封腔内注满的液压油也与气液转换器连接,即是含有气压方式驱动,因此整个装置既具备液压系统的输出平稳可靠、无极调速,又具备气压方式驱动速度快捷,控制方式简单,无需另外增加电机和增压泵等辅助设备。在型材加工机械当中,进刀要求平稳,速度可调,而本技术正是出于此目的而设计也正好满足了这种工作需要。油腔通过单向节流阀控制流量可以实现无极调速、方便加工各种大小厚薄不同的型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液转换装置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气液转换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气液转换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l所示,本技术气液转换装置,包括执行油缸1、气液转换器2,在执行油 缸1内安装有活塞13,活塞13与一动力输出杆14固定连接,活塞13将执行油缸的内腔分 隔成两个密封腔,其中一个为动力密封腔ll,另一个为复位密封腔12,动力输出杆14置于 复位密封腔内12且端部伸出复位密封腔12,在复位密封腔内12充满有介质,动力密封腔 11内注满液压油,气液转换器2由气腔21和油腔22构成,油腔22通过单向节流阀3与注 满液压油的动力密封腔11连通,气腔21内充满气体,气腔21通过电磁阀4与气源5连接, 复位密封腔12通过一复位结构控制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对活塞的压力。气液转换器2内 的气体与油腔内的液压油直接接触。复位密封腔12内的介质为气体,复位密封腔12通过 电磁阀4与气源5直接连接。 如图2,复位密封腔12内的介质为液压油,此时复位密封腔12与一气液转换器6 连接,其中气液转换器6由气腔61和油腔62构成,复位密封腔12与该气液转换器6中的 油腔62连接,气液转换器6中的气腔61通过电磁阀4与气源5连接。权利要求一种气液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装置包括执行油缸、气液转换器,在执行油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与一动力输出杆固定连接,活塞将执行油缸的内腔分隔成两个密封腔,其中一个为动力密封腔,另一个为复位密封腔,动力输出杆置于复位密封腔内且端部伸出复位密封腔,在复位密封腔内充满有介质,动力密封腔内注满液压油,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油腔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注满液压油的动力密封腔连通,气腔内充满气体,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复位密封腔通过一复位结构控制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对活塞的压力。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器内的气体与油 腔内的液压油直接接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为气 体,复位密封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为液 压油,复位密封腔与一气液转换器连接,其中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复位密封腔与 该气液转换器中的油腔连接,气液转换器中的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转换装置,包括执行油缸、气液转换器,在执行油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与一动力输出杆固定连接,活塞将执行油缸的内腔分隔成两个密封腔,其中一个为动力密封腔,另一个为复位密封腔,动力输出杆置于复位密封腔内且端部伸出复位密封腔,在复位密封腔内充满有介质,动力密封腔内注满液压油,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油腔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注满液压油的动力密封腔连通,气腔内充满气体,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复位密封腔通过一复位结构控制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对活塞的压力。本技术具有动力输出平稳、可实现无极调速,适用于加工各种大小、厚薄不同的型材加工,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F15B3/00GK201448303SQ20092006217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丁东 申请人:丁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装置包括执行油缸、气液转换器,在执行油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与一动力输出杆固定连接,活塞将执行油缸的内腔分隔成两个密封腔,其中一个为动力密封腔,另一个为复位密封腔,动力输出杆置于复位密封腔内且端部伸出复位密封腔,在复位密封腔内充满有介质,动力密封腔内注满液压油,气液转换器由气腔和油腔构成,油腔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注满液压油的动力密封腔连通,气腔内充满气体,气腔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复位密封腔通过一复位结构控制复位密封腔内的介质对活塞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东
申请(专利权)人:丁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