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政华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57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燃烧器的炉体采用铸铁材料一次成型,不需拆卸,安装方便,且不存在漏气的可能性,使用安全;燃烧器的底部入风口具有较大的入风量,可加大进气量,提高燃烧量,且入风口的通风量可被控制,并且具有结构合理的燃气混合室,使燃气和空气更好的混合,提高燃烧效率。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体和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的炉体下端设置有一漏斗状的入风口,并设置有一挡风片;所述的炉体上端与炉盖之间构成一扁球状空间,炉体中间设置有燃气管。所述的挡风片设有通风口,所述挡风片与炉体下端为可旋转连接。所述的炉盖上设置有多组的燃气孔。(*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炉具,灶具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节能燃烧器。技术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炉具已经被广泛得使用在各行各业,但市场上现有的燃烧器的炉 头主体为多件组合式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松动,引发漏气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 次,现有燃烧器的炉头主体底部的入风口较小,切不具入风量大小的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 中无法根据燃气通气量调节入风量,燃烧效果较差,另外,炉头的燃气混合腔的多数为方型 或者矩形,存在混合死角,空气和燃气无法良好混合,影响燃烧效果,造成浪费燃气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可 有效解决人风量的控制及提高燃气混合效果一种节能燃烧器。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体和 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的炉体下端设置有一漏斗状的入风口 , 并设置有一挡风片;所述的炉体上端与炉盖之间构成一扁球状空间,炉体中间设置有燃气管。 所述的挡风片设有通风口,所述挡风片与炉体下端为可旋转连接。 所述的炉盖上设置有多组的燃气孔。 所述的各组中的燃气孔为圆形排列。 所述的炉体下端的炉壁上设置有一组或一组以上的进气孔,所述的各组中的燃气 孔呈圆形排列。 所述的炉体下端的进气孔的孔轴中心线与燃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0度 至170度。 采用本技术可以使得燃烧器的炉体采用铸铁材料一次成型,不需拆卸,安装 方便,且不存在漏气的可能性,使用安全;燃烧器的底部入风口具有较大的入风量,可加大 进气量,提高燃烧量,且入风口的通风量可被控制,并且具有结构合理的燃气混合室,使燃 气和空气更好的混合,提高燃烧效率。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混合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挡风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盖1和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为一体铸造成型,炉体2采用铸铁铸造,所述的炉体2下端设置有一漏斗状的入风口 21,并设置有一挡风片22,入风口 21用于吸入空气,并输送到混合室与燃气混合,炉体2的中部为直径最小段,挡风片22可为铁片制作;所述的炉体上端与炉盖之间构成一扁球状空间12,扁球状空间12有利于燃气和空气的充分混合,并且不存在混合死角,有利于燃气均匀流动。炉体中间设置有燃气管3。燃气管3与外部燃气管连接,用于输入燃气。 所述的挡风片22设有通风口 23,所述挡风片与炉体下端为可旋转连接。炉体下端设置有两个结构横柱,挡风片22可旋转,当挡风片22旋转至一定角度的时候,通风口 23与炉体下端设置有的两个结构横柱重合,将炉体下端密封,控制入风量。当挡风片22上的通风口 23旋转至与炉体下端的结构横柱错位的时候,空气可以从通风口 23进入到漏斗状的入风口 21 ,从而进入炉体。当进入炉体的燃气纯度不够或者压力过低时,可关闭或者关小通风口 23与炉体下端设置有两个结构横柱的错开角度,使燃气达到最佳的燃烧效率。当空气送入量不够时,可以加大通风口 23的进风量。 所述的炉盖上设置有三组的燃气孔11。燃气孔11可增加炉体的进风量,提高燃气混合效率。 所述的各组中的燃气孔11为圆形排列。 所述的炉体下端的炉壁上设置有一组或一组以上的进气孔20,所述的各组中的燃气孔呈圆形排列。进气孔20可增加炉体的进风量,提高燃烧效率。 所述的炉体下端的进气孔的孔轴中心线与燃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0度至170度(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出气孔13可使气体均衡向上,进一步解决关火时回火问题。 所述的炉盖1固定在炉头上,气密性更好。 所述的燃气孔11、出气孔13、进气孔20三者在挡风片22通风口 23的调动下可达到高效节能目的。权利要求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盖(1)和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的炉体(2)下端设置有一漏斗状的入风口(21),并设置有一挡风片(22);所述的炉体上端与炉盖之间构成一扁球状空间(12),炉体中间设置有燃气管(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片(22)设有通风口(23),所述挡风片与炉体下端为可旋转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盖上设置有三组的燃气孔(1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中的燃气孔(11)为圆形排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下端的炉壁上设置有一组或一组以上的进气孔(20),所述的各组中的燃气孔呈圆形排列。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下端的进气孔的孔轴中心线与燃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0度至17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可以使得燃烧器的炉体采用铸铁材料一次成型,不需拆卸,安装方便,且不存在漏气的可能性,使用安全;燃烧器的底部入风口具有较大的入风量,可加大进气量,提高燃烧量,且入风口的通风量可被控制,并且具有结构合理的燃气混合室,使燃气和空气更好的混合,提高燃烧效率。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体和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的炉体下端设置有一漏斗状的入风口,并设置有一挡风片;所述的炉体上端与炉盖之间构成一扁球状空间,炉体中间设置有燃气管。所述的挡风片设有通风口,所述挡风片与炉体下端为可旋转连接。所述的炉盖上设置有多组的燃气孔。文档编号F23D14/00GK201448841SQ200920062030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尹政华 申请人:尹政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盖(1)和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的炉体(2)下端设置有一漏斗状的入风口(21),并设置有一挡风片(22);所述的炉体上端与炉盖之间构成一扁球状空间(12),炉体中间设置有燃气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政华
申请(专利权)人:尹政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