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政华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42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炉头,包括有炉头主体和环状的分火盖,所述的炉头主体包括有底板,在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环和内环,所述的外环、内环和底板所包围形成外环腔,所述的外环腔与燃气管路相连通,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火盖上设有与外环腔相连通的混合腔,在所述的分火盖上还设有出火孔,在所述的分火盖上还设有配合环,所述的配合环与所述的内环相贴靠配合,所述的分火盖与所述的外环之间设有卡合结构。作为改进,配合环插入到外环腔内并与内环的侧壁相贴靠。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拆卸便捷而且具有紧固作用的燃气炉头。

A gas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炉头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涉及燃气灶使用的燃气炉头。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燃气灶通常包括有将燃气混合并导向燃烧位置的燃气炉头,燃气炉头包括有用于将燃气均匀导出的分火盖,目前分火盖或是自然放置于炉头上,或是通过紧固零件固定,然而分火盖非常容易粘污迹,通常需要活动安放,方便拆卸,但是没有固定的机构分火盖容易松动,容易导致松脱,降低使用期限,并且密封性较差,不利于燃气的充分混合。本使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拆卸便捷而且具有紧固作用的燃气炉头。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燃气炉头,包括有炉头主体1和环状的分火盖2,所述的炉头主体1包括有底板13,在所述的底板13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环11和内环12,所述的外环11、内环12和底板13所包围形成外环腔14,所述的外环腔14与燃气管路相连通,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设有与外环腔14相连通的混合腔24,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出火孔25,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配合环211,所述的配合环211与所述的内环12相贴靠配合,所述的分火盖2与所述的外环11之间设有卡合结构23。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配合环211插入到外环腔14内并与内环12的侧壁相贴靠。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的台阶26,所述的台阶26包括有水平面261和竖直面262,所述的水平面261和竖直面262与所述的外环11相贴靠配合。提供另一种卡合结构23的设计,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分火盖2上的折弯结构231,所述的折弯结构231的内周面232贴靠在所述的外环11的内侧。还提供另一种卡合结构23的设计,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分火盖2上的凸环233,以及设在所述的外环11上与所述的凸环233相互配合的凹槽111。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火盖2包括有相互扣合的上分火盖21和下分火盖22。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分火盖21上设有往内翻折的翻边212,所述的翻边212扣住下分火盖22的外边缘。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火盖22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环槽224。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火盖2还设有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面218,所述的倾斜面218与水平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在30°至70°之间。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火孔25包括有设在倾斜面218上的若干长条状的凸起252,所述的凸起252以分火盖2的中心为中心对称均匀分布在倾斜面218上,在所述的凸起252的侧边上设有与混合腔24相连通的侧向开口2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分火盖配合环与炉头上的内环相贴靠配合,限制了分火盖的移动,由于分火盖已经限制了移动的自由度,且分火盖与外环之间设有卡合结构,由于摩擦力使得分火盖能够卡紧在炉头主体上。从而使得炉头的分火盖既能在清洗的时候方便拆卸的同时,又能具有与炉头卡合紧固的作用。配合环插入到混合腔内并与内环的侧壁相贴靠,用这种结构简单可靠地限制了分火盖移动的自由度。2、分火盖包括有上分火盖和下分火盖,该上、下分火盖相互扣合,不需要额外的紧固零件,节省加工成本和材料。而且使用钣金冲压的成型快捷高效。下分火盖还设有向下凹陷的环槽,该环槽的内部形成型腔并且与混合腔相连接,可以增加燃气混合的效率,提高燃气的利用率。3、出火孔开设在分火盖的倾斜面上,且所设计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以达到更大的角度,使得燃气的导出与水平面夹角较小,利于燃气的燃烧更为充分。并且设计的混合腔具有使燃气与空气进行进一步混合的作用,增大了燃气的利用率,增加了燃烧效率。4、出火孔为在凸起的侧边上开设的侧向开口,使得燃气导出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更小,使得燃气燃烧火焰的分布范围更大、更均匀,使得加热物体受热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燃气炉头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燃气炉头的第一种卡合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燃气炉头的第二种卡合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燃气炉头的第三种卡合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燃气炉头,包括有炉头主体1和环状的分火盖2,所述的炉头主体1包括有底板13,在所述的底板13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环11和内环12,所述的外环11、内环12和底板13所包围形成外环腔14,所述的外环腔14与燃气管路相连通,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设有与外环腔14相连通的混合腔24,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出火孔25,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配合环211,所述的配合环211与所述的内环12相贴靠配合,所述的分火盖2与所述的外环11之间设有卡合结构23。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的台阶26,所述的台阶26包括有水平面261和竖直面262,所述的水平面261和竖直面262与所述的外环11相贴靠配合。分火盖配合环与炉头上的内环相贴靠配合,限制了分火盖的移动,由于分火盖已经限制了移动的自由度,且分火盖与外环之间设有卡合结构,由于摩擦力使得分火盖能够卡紧在炉头主体上。从而使得炉头的分火盖既能在清洗的时候方便拆卸的同时,又能具有与炉头卡合紧固的作用。配合环插入到外环腔内并与内环的侧壁相贴靠,用这种结构简单且可靠地限制了分火盖移动的自由度。提供另一种卡合结构23的设计,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分火盖2上的折弯结构231,所述的折弯结构231的内周面232贴靠在所述的外环11的内侧。还提供另一种卡合结构23的设计,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分火盖2上的凸环233,以及设在所述的外环11上与所述的凸环233相互配合的凹槽111。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火盖2包括有相互扣合的上分火盖21和下分火盖22。制造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分火盖21上设有往内翻折的翻边212,所述的翻边212扣住下分火盖22的外边缘。使得上、下分火盖扣合的一种简单方法,固定牢固,成本低。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火盖22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环槽224。该环槽的内部形成型腔并且与混合腔24相连接,可以增加燃气混合的效率,提高燃气的利用率。如上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火盖(2)还设有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倾斜于分火盖中心的倾斜面218。其与水平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在30°至70°之间。出火孔25开设在分火盖2的倾斜面218上,且所设计的倾斜面218的倾斜角度可以达到更大的角度,使得燃气的导出与水平面夹角较小,利于燃气的燃烧更为充分。并且设计的混合腔具有使燃气与空气进行进一步混合的作用,增大了燃气的利用率,增加了燃烧效率。出火孔25为在凸起252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炉头,包括有炉头主体(1)和环状的分火盖(2),所述的炉头主体(1)包括有底板(13),在所述的底板(13)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环(11)和内环(12),所述的外环(11)、内环(12)和底板(13)所包围形成外环腔(14),所述的外环腔(14)与燃气管路相连通,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设有与外环腔(14)相连通的混合腔(24),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出火孔(25),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配合环(211),所述的配合环(211)与所述的内环(12)相贴靠配合,所述的分火盖(2)与所述的外环(11)之间设有卡合结构(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炉头,包括有炉头主体(1)和环状的分火盖(2),所述的炉头主体(1)包括有底板(13),在所述的底板(13)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外环(11)和内环(12),所述的外环(11)、内环(12)和底板(13)所包围形成外环腔(14),所述的外环腔(14)与燃气管路相连通,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设有与外环腔(14)相连通的混合腔(24),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出火孔(25),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还设有配合环(211),所述的配合环(211)与所述的内环(12)相贴靠配合,所述的分火盖(2)与所述的外环(11)之间设有卡合结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配合环(211)插入到外环腔(14)内并与内环(12)的侧壁相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所述的分火盖(2)上的台阶(26),所述的台阶(26)包括有水平面(261)和竖直面(262),所述的水平面(261)和竖直面(262)与所述的外环(11)相贴靠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结构(23)包括有设在分火盖(2)上的折弯结构(231),所述的折弯结构(231)的内周面(232)贴靠在所述的外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政华
申请(专利权)人:尹政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