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478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瓜果保鲜剂由壳聚糖、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水组成,所述壳聚糖、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水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壳聚糖0.5~2.0%,乙酸0.5~2.0%,聚六亚甲基胍盐0.005~0.5%,水98.995~95.5%。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份,可食用,是一种传统的抑菌剂;壳聚糖和聚六亚甲基胍盐都属于阳离子大分子,安全无毒,不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可以共同起抑菌、保鲜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原菌以及霉菌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与现有水果保鲜剂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抑菌效果持续性好,采用可食用成分做有效成分,无有害残留物,不会产生污染或破坏自然环境。生污染或破坏自然环境。生污染或破坏自然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果在采摘、加工、贮藏以及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病原菌极易通过伤口侵染果实造成腐烂。水果采后病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目前水果保鲜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以及生物保鲜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化学抗菌药剂,但存在成本高、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平衡等不足。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运用新型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控制果蔬采后病害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
[0003]如今,市场上多用化学保鲜技术即保鲜剂,包括苯甲酸,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碳酸氢钠,乙氧基奎啉等,其中对于草莓来说,市场多使用0.5%乳酸钙和1%柠檬酸防腐或者通过壳聚糖涂膜保持果实的硬度,但是该方法仍然不太持久,无法维持长时间的保存,所以还是需要一种安全无毒、抑菌效果好、保鲜时间长的保鲜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化学保鲜剂保鲜效果持续性差,化学试剂污染环境,以及化学保鲜剂残留物难以去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瓜果保鲜剂,所述瓜果保鲜剂由壳聚糖、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水组成,所述壳聚糖、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水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壳聚糖0.5~2.0%,乙酸0.5~2.0%,聚六亚甲基胍盐0.005~0.5%,水98.995~95.5%。。
[0005]较佳的,聚六亚甲基胍盐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或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
[0006]较佳的,所述壳聚糖、乙酸和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的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1.0%,乙酸1.0%,聚六亚甲基胍盐0.05%,水97.95%。
[0007]较佳的,用于瓜果的保鲜。
[0008]较佳的,尤其适用于有果皮且易腐烂瓜果的保鲜。
[0009]较佳的,所述瓜果为柑橘、苹果、梨、葡萄、荔枝、黄瓜、油菜、草莓、圣女果或百香果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0]较佳的,所述瓜果保鲜剂用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李氏杆菌以及霉菌。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瓜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将冰醋酸用水稀释得到稀释的乙酸溶液;
[0013]将壳聚糖溶解于乙酸溶液获得壳聚糖溶液;
[0014]再将聚六亚甲基胍盐加入壳聚糖溶液得到瓜果保鲜剂。
[0015]较佳的,所述壳聚糖、乙酸和聚六亚甲基胍盐的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0.5~2.0%,乙酸0.5~2.0%,聚六亚甲基胍盐0.005~0.5%,水98.995~95.5%。
[0016]较佳的,所述壳聚糖、乙酸和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的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1.0%,乙
酸1.0%,聚六亚甲基胍盐0.05%,水97.95%。
[0017]本专利技术将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壳聚糖混合制备得到瓜果保鲜剂,其中壳聚糖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减少食品因细菌侵染引起的腐败,也可在食物表面形成薄膜,减少水分流失以及氧气与食物的直接接触,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聚六亚甲基胍盐可广谱抑制微生物,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乙酸可使pH降低,低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所需的pH,亦可使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分子变性,起到抑菌防腐作用;乙酸对于壳聚糖还有助溶作用。此外,乙酸具有很好的挥发性,处理水果以后可快速挥发,不会影响水果的气味和口感。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壳聚糖和聚六亚甲基胍盐都属于阳离子大分子,安全无毒,不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可以共同起抑菌、保鲜作用,并且两者制备技术已经成熟,价格合理,容易获得,本专利技术采用可食用成分做有效成分,效果持续性好,无有害残留物,也不会产生污染破坏自然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瓜果保鲜剂的制备流程图;
[0020]图2为草莓感官指数图;
[0021]图3为草莓腐烂指数图;
[0022]图4为圣女果感官指数图;
[0023]图5为圣女果腐烂指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瓜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配制瓜果保鲜剂:
[0027]S100、配置1%(w/w)的乙酸溶液;
[0028]S200、用1%(w/w)的乙酸溶液溶解壳聚糖获得1%(w/w)的壳聚糖溶液;
[0029]S300、再将20%(w/w)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溶液加入上述壳聚糖溶液获得终浓度为0.05%的瓜果保鲜剂。
[0030]从市场购买草莓,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所述瓜果保鲜剂浸泡,浸泡五分钟,捞出处理好的水果,放置于厨房纸巾至完全晾干,待水果完全晾干之后,将实验组水果和对照组水果分别放到餐盒中,将盖子轻轻搁置在上面,不用压紧。每天对水果分别进行拍照,统计感官指数和腐烂指数。
[0031]统计方法如下:
[0032](1)感官指数:以10分制为原则对每一个水果进行评分:10分优秀,7分很好,5分(临界值),3分(限制食用),1分(完全不可食用)
[0033]感官值=每组别的水果分数总和/总个数。
[0034](2)腐烂指数:观察统计法,分为5个级别:
[0035]0级为无腐烂;1级为腐烂面积小于25%;2级为腐烂面积25%
‑‑
50%;3级为腐烂面积50%
‑‑
75%;4级为腐烂面积75%及以上;
[0036]腐烂指数(%)=[∑(腐烂级别
×
该级别水果个数)]/(最高级别
×
水果总个数)
×
100。
[0037]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经本专利技术处理过的草莓在室温下放置四天没有明显的腐烂痕迹,处理过的草莓感官指数至第四天未出现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第二天即开始出现腐烂迹象,感官指数直线下降。实验组中的草莓腐烂的速度远远慢于不处理的对照组的草莓,也就是所述保鲜剂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瓜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配制瓜果保鲜剂:
[0040]S100、配置1.0%(w/w)的乙酸溶液;
[0041]S200、用1.0%(w/w)的乙酸溶液溶解壳聚糖获得1.0%(w/w)的壳聚糖溶液;
[0042]S300、再将20%(w/w)聚六亚甲基双胍盐加入上述壳聚糖溶液获得浓度为0.05%的瓜果保鲜剂。
[0043]从市场购买圣女果(番茄),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瓜果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瓜果保鲜剂由壳聚糖、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水组成,所述壳聚糖、乙酸、聚六亚甲基胍盐和水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壳聚糖0.5~2.0%,乙酸0.5~2.0%,聚六亚甲基胍盐0.005~0.5%,水98.995~95.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果保鲜剂,其特征在于,聚六亚甲基胍盐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或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果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乙酸和聚六亚甲基胍盐的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1.0%,乙酸1.0%,聚六亚甲基胍盐0.05%,水97.9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果保鲜剂,其特征在于,用于瓜果的保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瓜果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尤其适合用于有果皮且易腐烂瓜果的保鲜。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瓜果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瓜果为柑橘、苹果、梨、葡萄、荔枝、黄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怀信蒋新莉索菲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