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19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涉及荔枝保鲜贮藏领域。该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荔枝后立即筛出并选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荔枝,S2.对筛选完成的荔枝进行防褐变处理,S3.再对防褐变处理完成的荔枝进行消毒杀菌处理,S4.再对杀菌之后的荔枝进行控干处理,S5.再对控干处理之后的荔枝进行预冷处理,S6.再对预冷处理后的荔枝进行分批打包处理,S7.将打包过后的荔枝放置于静电场、低温冷库中进行保鲜。该方法通过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手段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处理,具有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无污染等优势,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品质和营养。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品质和营养。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品质和营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荔枝保鲜贮藏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对于水果的购买量也在逐渐增加,其中荔枝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荔枝有着丰富的营养,具备开胃益脾、理气止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荔枝是原产于我国华南的亚热带水果,属无患子种,为亚热带常绿植物,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栽培历史,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品种资源,作为一种高价值的亚热带水果,现已广泛种植于亚洲的亚热带地区以及夏威夷、南非、澳大利亚等地。因其果实外观美丽,色泽艳红,肉质鲜嫩多汁,且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0003]荔枝在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同时,其贮存运输工作常常为人们带来不便。荔枝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加上果实组织结构特殊,采后仍保持旺盛的生理代谢活动,在夏季室温条件下,一到两天即发生果皮褐变,果肉很快变质腐烂,导致色、香、味俱失,是世界上最不耐储藏的果品之一,因而果农处理荔枝的方法需要达到防止果实褐变,控制果实的腐烂,尽量保持果实风味。
[0004]荔枝在采摘下后仍保持较旺盛的呼吸作用,呼吸强度比一般常见的水果要高2到3倍。呼吸作用越强,果实中的营养物质的消耗就越多,导致果实衰败越快。荔枝的果皮角质层很薄,龟裂片上有许多小裂口,中间是较疏松的海绵组织,因而水分较容易散失。另外荔枝的果皮与果肉在结构上是完全分离的,无任何输导组织相连,当果皮失水时,尽管果肉水分充足,也难于供给果皮,因此荔枝果皮极易产生褐变。这种因失水而产生褐变的现象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往往是果皮干枯变黑,果肉却仍然保持着饱满充足的水分,越是在干热的情况下,荔枝保湿就显得越是重要,大幅度提升荔枝外观品质,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内源乙烯在加速褐变方面也产生作用,荔枝果实成熟时果皮产生乙烯,加速褐变,果实衰老加快,此外,微生物的作用也易引起果实腐烂。
[0005]然而传统的荔枝存储保鲜方法大多在存储之前,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对荔枝进行高效的杀菌消毒工作,进而导致荔枝在存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果肉受微生物的影响而腐烂的现象,同时传统的荔枝存储保鲜方法大多不易对荔枝进行较好的防褐变处理,导致荔枝在存储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褐变现象,进而影响了其外观的精美度也影响了其正常售卖。同时传统的荔枝存储保鲜方法大多存在耗能高和一定的污染等问题,进而不利于荔枝存储的长期使用,为此,急需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将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手段对荔枝进行处理存储的问题,解
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高效杀菌处理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防褐变处理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采摘新鲜荔枝后立即筛选出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荔枝;
[0011]S2.对筛选完成的荔枝进行防褐变处理;
[0012]S3.再对防褐变处理完成的荔枝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0013]S4.再对杀菌之后的荔枝进行控干处理;
[0014]S5.再对控干处理之后的荔枝进行预冷处理;
[0015]S6.再对预冷处理后的荔枝进行分批打包处理;
[0016]S7.将打包过后的荔枝放置于静电场、低温冷库中进行保鲜。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杀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荔枝在采摘时携带的病菌对存储时的荔枝带来影响,进而大大提高了荔枝长期存储过程中的质量,降低成本,同时通过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手段去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处理,具有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无污染等优势,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品质和营养。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荔枝放置于荔枝防褐变剂中浸泡2~4mi n。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荔枝防褐变剂可以有效延缓荔枝褐变现象的发生,其防褐效果显著。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通过3%的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杀菌与97%的纯净水进行混合,再与荔枝进行均匀混合浸泡,浸泡时间为10mi n。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杀菌剂对荔枝进行保鲜可以减少果实储藏期的微生物侵染,降低腐烂和褐变现象的出现,进而提高荔枝在长期存储过程中品质,降低烂果现象的出现。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预冷温度为5~9℃,预冷时间为11~12h。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打包时使用打孔聚氯乙烯保鲜包装袋,其厚度为0.03mm,打孔直径为16目。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低温冷库静态贮藏温度为0.5
±
5℃,低压静电场的场强为150

800mv/m。
[0025]优选的,所述荔枝防褐变剂具体有柠檬酸0.4~5.2%、半胱氨酸盐酸盐0.04~19%、EDTA二钠0.05~0.5%和水。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该方法通过荔枝防褐变剂可以有效抑制荔枝褐变现象的出现,其防褐变效果显著,同时通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杀菌剂对荔枝进行保鲜可以减少果实储藏期的病菌侵染,降低腐烂和褐变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荔枝在长期存储过程中品质,降低烂果现象的出现。
[0029]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该方法通过
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手段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处理,具有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无污染等优势,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品质和营养。
[003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存储前的荔枝进行杀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荔枝在采摘时携带的病菌对存储时的荔枝带来影响,进而大大提高了荔枝长期存储过程中的质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抽检荔枝长期放置时的对比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荔枝后立即筛选出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荔枝;S2.对筛选完成的荔枝进行防褐变处理;S3.再对防褐变处理完成的荔枝进行消毒杀菌处理;S4.再对杀菌之后的荔枝进行控干处理;S5.再对控干处理之后的荔枝进行预冷处理;S6.再对预冷处理后的荔枝进行分批打包处理;S7.将打包过后的荔枝放置于静电场、低温冷库中进行保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荔枝放置于荔枝防褐变剂中浸泡2~4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场结合低温处理的荔枝保鲜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3%的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杀菌与97%的纯净水进行混合,再与荔枝进行均匀混合浸泡,浸泡时间为10min。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靖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周俊萍程丽娜林羡黄雯倩刘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