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11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展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在第一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一滑轨上下滑移的第一滑座,在第二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二滑轨上下滑移的第二滑座,在第一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三滑轨转动连接,第二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补偿滑轨转动连接,在补偿滑轨上设有补偿滑座,补偿滑座可沿补偿滑轨滑移,所述补偿滑座与第三滑轨相连,在第三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三滑轨滑移的第三滑座,在第三滑座上设有磨料组件。该磨料倒角装置倒角角度调整便捷,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板材倒角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电叶片通常由上下两个壳体构成外部轮廓,内部使用主梁

腹板结构进行承载,主梁是叶片构件中的主要骨架结构,其质量直接影响风电叶片的质量。叶片主梁通常采用叶片模具灌注成型。在叶片灌注成型前,叶片模具内表面需铺设多层拉挤板材,以满足叶片成型后的刚度需求,保证叶片的力学性能。这些板材通常为玻纤或者碳纤材质,由卷材开卷后经过精确的模拟计算,将每一层的拉挤板材进行精确的长度裁切以及倒角,形成一个个筋板,最终再将各筋板层铺并且错位铺布后进行模具灌注。单片叶片用到的筋板型号、尺寸多种多样,绝大多数筋板基本呈矩形扁条状,沿其长度延展方向的两端加工有倒角。人工调整带锯角度实现板材倒边角的方式不仅效率低、精度差且不安全。通过将磨轮或铣刀固定在可上下移动(相当于Y轴)和同时可左右移动(相当于X轴)的滑座上,利用上下运动和左右运动合成与倒角路线基本一致的直线方法加工倒角的方式,虽然精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但磨轮或铣刀在磨料过程中X轴方向驱动电机和Y轴方向驱动电机在磨削力作用下必然会引起振动,还是存在造成加工出的表面粗糙度较大即板材倒边角精度差的问题。同时,板材在磨料、倒角过程中由于磨轮或铣刀通常大于板材宽度,利于一次成型,提高加工效果,这就使得板材端部不易实现夹具夹紧,否则磨轮或铣刀极易与夹具发生碰撞,损毁磨轮或铣刀,这也就使得板材磨料、倒角时极易出现翘边,最终导致倒角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该磨料倒角装置倒角角度调整便捷,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辅助压紧机构,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展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在第一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一滑轨上下滑移的第一滑座,在第二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二滑轨上下滑移的第二滑座,在第一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三滑轨转动连接,第二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补偿滑轨转动连接,在补偿滑轨上设有补偿滑座,补偿滑座可沿补偿滑轨滑移,所述补偿滑座与第三滑轨相连,在第三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三滑轨滑移的第三滑座,在第三滑座上设有磨料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一滑座沿第一滑轨上下滑移,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二滑座沿第二滑轨上下滑移,第三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三滑座进而驱动磨料组件沿第三滑轨滑移;所述磨料组件包括磨料电机和磨轮,或者是磨料电机和铣刀,磨料电机驱动磨轮或铣刀旋转;所述第一滑座上下滑移带动第一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三滑轨、补偿滑轨、第二转轴旋转同时补偿滑座沿补偿滑轨滑移;或者所述第二滑座上下滑移带动第二转轴旋转进而带动补偿滑轨、第三滑轨、第一转轴旋转同
时补偿滑座沿补偿滑轨滑移,所述辅助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磨料组件两侧的第一随动压轮和第二随动压轮,第一随动压轮和第二随动压轮可随第三滑座与磨料组件沿第三滑轨同步滑移。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随动压轮与第一调整气缸相连,第二随动压轮与第二调整气缸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丝杠螺母机构或第一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第一滑座沿第一滑轨上下滑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丝杠螺母机构或第二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第二滑座沿第二滑轨上下滑移;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三丝杠螺母机构或第三齿轮齿条机构驱动第三滑座沿第三滑轨滑移。
[0008]优选的,还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紧机构。
[0009]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一旋转座,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旋转座上,在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旋转座,第二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旋转座上,所述补偿滑轨设有两个,两补偿滑轨并列设置并均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两补偿滑轨上均设有补偿滑座,两补偿滑座均与第三滑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水平伸缩的气缸推板和至少两个限位挡块,各气缸推板与限位挡块相对设置,并且其中一个气缸推板与限位挡块设置在近第一滑轨侧,其中一个气缸推板与限位挡块设置在近第二滑轨侧,当各气缸推板伸长时,外界待倒角的板材被夹紧在气缸推板和限位挡块之间,限位挡块具有倒角。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可上下伸缩的气缸压板,其中一个气缸压板设置在近第一滑轨侧,另一个气缸压板设置在近第二滑轨侧。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并利用第一转轴与第三滑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与补偿滑轨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滑座上下滑移即可带动第一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三滑轨、补偿滑轨、第二转轴旋转同时补偿滑座沿补偿滑轨滑移,使第三滑轨调整至与预设倒角平行的倾斜状态。第二滑座上下滑移即可带动第二转轴旋转进而带动补偿滑轨、第三滑轨、第一转轴旋转同时补偿滑座沿补偿滑轨滑移,使第三滑轨调整至与预设倒角平行的倾斜状态,达到利用改变第一滑座、第二滑座高度,直接调整第三滑轨倾斜角度至与预设倒角平行的倾斜状态,因此磨料组件只需沿第三滑轨滑移即可实现磨料组件沿预设角度倒角,实现板材磨料、倒角。第一滑座不需要再上下滑移,因此倒角精度取决于第三滑轨直线度,而不再是以往的X轴方向驱动电机、Y轴方向驱动电机同时运行状态,因此磨料组件加工出的表面粗糙度得到改善即板材倒边角精度更高。第一滑座、第二滑座高度调整较以往合成磨轮或铣刀的运动路线方式调整更为便捷。通过在磨料组件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随动压轮和第二随动压轮,使得磨料组件在磨料过程中第一随动压轮和第二随动压轮随动压紧在磨料组件附近两侧的待倒角的板材上,避免板材倒角处出现翘边,导致倒角不精确。通过设置可水平伸缩的气缸推板和限位挡块,使待倒角的板材被夹紧在气缸推板和限位挡块之间实现水平夹紧。在此基础上,可上下伸缩的气缸压板对待倒角的板材施加竖直方向的压紧力,进一步避免板材变形,导致倒角不精确。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板材磨料倒角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板材磨料倒角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板材磨料倒角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板材磨料倒角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展的第一滑轨2和第二滑轨3,在第一滑轨2上设有可沿第一滑轨2上下滑移的第一滑座21,在第二滑轨3上设有可沿第二滑轨3上下滑移的第二滑座31,在第一滑座21上设有第一旋转座22,在第一旋转座22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与第三滑轨4相连,第三滑轨4可随第一转轴23转动;在第二滑座31上设有第二旋转座32,在第二旋转座32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33,第二转轴33与补偿滑轨5相连,补偿滑轨5可随第二转轴33转动,在补偿滑轨5上设有补偿滑座51,补偿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磨料倒角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辅助压紧机构,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展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在第一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一滑轨上下滑移的第一滑座,在第二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二滑轨上下滑移的第二滑座,在第一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三滑轨转动连接,第二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补偿滑轨转动连接,在补偿滑轨上设有补偿滑座,补偿滑座可沿补偿滑轨滑移,所述补偿滑座与第三滑轨相连,在第三滑轨上设有可沿第三滑轨滑移的第三滑座,在第三滑座上设有磨料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一滑座沿第一滑轨上下滑移,第二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二滑座沿第二滑轨上下滑移,第三驱动电机可驱动第三滑座进而驱动磨料组件沿第三滑轨滑移;所述磨料组件包括磨料电机和磨轮,或者是磨料电机和铣刀,磨料电机驱动磨轮或铣刀旋转;所述第一滑座上下滑移带动第一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三滑轨、补偿滑轨、第二转轴旋转同时补偿滑座沿补偿滑轨滑移;或者所述第二滑座上下滑移带动第二转轴旋转进而带动补偿滑轨、第三滑轨、第一转轴旋转同时补偿滑座沿补偿滑轨滑移,所述辅助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磨料组件两侧的第一随动压轮和第二随动压轮,第一随动压轮和第二随动压轮可随第三滑座与磨料组件沿第三滑轨同步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磨料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动压轮与第一调整气缸相连,第二随动压轮与第二调整气缸相连。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班春发钟文明苏彦聪任锋陈浩王志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宇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