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212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放卷辊和第二放卷辊,第一放卷辊与第一放卷电机转动连接,第二放卷辊与第二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放卷辊和第四放卷辊,所述第一放卷辊和第二放卷辊均具有中空结构,第三放卷辊穿过并凸出第一放卷辊并且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同轴,第三放卷辊与第三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放卷电机与第三放卷电机设置在第三放卷辊的内侧。该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可实现两卷材同时放卷,放卷效率高,放卷辊不易变形,并且卷材张紧操作简单,卷材同轴度、圆柱度高,可张紧的卷材直径适用范围广,卷材定位精准、可靠性高、不易跑偏。不易跑偏。不易跑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卷材放卷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电叶片通常由上下两个壳体构成外部轮廓,内部使用主梁

腹板结构进行承载,主梁是叶片构件中的主要骨架结构,其质量直接影响风电叶片的质量。叶片主梁通常采用叶片模具灌注成型。在叶片灌注成型前,叶片模具内表面需铺设多层拉挤板材,以满足叶片成型后的刚度需求,保证叶片的力学性能。这些板材通常为玻纤或者碳纤材质,由卷材开卷后经过精确的模拟计算,将每一层的拉挤板材进行精确的宽度裁切以及倒角,最终再将各层拉挤板材层铺并且错位铺布后进行模具灌注。成卷的玻纤板或者碳纤板通常内径可达1.5m以上,重量可达几百公斤,因此卷材的张紧、开卷难度可想而知。
[0003]这种卷材通常张紧固定在放卷辊上,放卷电机驱动放卷辊转动实现卷材开卷,由于卷材上、卸料需求,放卷辊通常单臂悬挂设置而卷材重量、尺寸又较大,因此放卷辊通常仅对称设置两个,一侧卷材开卷,另一侧卷材上料备用,待一侧卷材开卷完毕另一侧滑动至工作位实现快速衔接,因此一条生产线仅可加工一卷卷材,严重制约生产效率,直接在两侧均设置并排的两个放卷辊两卷材又势必会产生位置干涉。与此同时,常规的气泵张紧卷材方式虽然具有张紧力均匀,卷材张紧均匀、张紧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张紧力较小、卷材内径较小(多为0.5m以下)的情形。这种大直径卷材通常利用多个可径向调整的张紧头实现卷材的张紧,每个张紧头均对应一个径向调整机构,因此这种张紧力远远大于气泵张紧方式,并且可张紧的卷材直径调整范围大,但每需要换新的卷材时都需要对多个径向调整机构进行调整使其收缩,待新的卷材放置到位后再对多个径向调整机构进行调整使其张紧,显得操作极为繁琐,并且每个径向调整机构状态必然存在不同的差异,导致每个径向调整机构对卷材的支撑力度不同,这就使得卷材极易发生偏心、不同轴以及圆柱度较低的问题,不仅易使板材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还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减少径向调整机构个数虽然可以相应减少操作繁琐程度,但卷材偏心、不同轴、圆柱度较低的问题会更加凸显,也会更进一步影响板材变形、电机使用寿命。此外,卷材通常通过天车吊装上料,上料精准度直接影响放卷时是否容易跑偏和张紧效率,常规卷材张紧机构还存在卷材定位不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该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可实现两卷材同时放卷,放卷效率高,放卷辊不易变形,并且卷材张紧操作简单,卷材同轴度、圆柱度高,可张紧的卷材直径适用范围广,卷材定位精准、可靠性高、不易跑偏,强度高、电机使用寿命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放卷辊
和第二放卷辊,第一放卷辊与第一放卷电机转动连接,第二放卷辊与第二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放卷辊和第四放卷辊,所述第一放卷辊和第二放卷辊均具有中空结构,第三放卷辊穿过并凸出第一放卷辊并且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同轴,第三放卷辊与第三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放卷电机与第三放卷电机设置在第三放卷辊的内侧,第四放卷辊穿过并凸出第二放卷辊并且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同轴,第四放卷辊与第四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放卷电机与第四放卷电机设置在第四放卷辊的内侧;在第一放卷辊、第二放卷辊、第三放卷辊和第四放卷辊上均设有张紧装置,当将外界卷材放置在对应张紧装置上时,张紧装置可将卷材张紧;在每个张紧装置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挡板,当张紧装置张紧卷材时,挡板可凸出张紧装置;在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的远第一放卷电机侧设有第一回转支承,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三放卷辊转动连接,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一放卷辊转动连接;在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的远第二放卷电机侧设有第二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四放卷辊转动连接,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放卷辊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的近第一放卷电机侧设有第三回转支承,第三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三放卷辊转动连接,第三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一放卷辊转动连接;在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的近第二放卷电机侧设有第四回转支承,第四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四放卷辊转动连接,第四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放卷辊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滑轨,所述机座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均为无齿回转支承,第三回转支承和第四回转支承均为外齿回转支承,第三回转支承的外齿经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一放卷电机转动连接,第四回转支承的外齿经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二放卷电机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四个或四组分别与第一放卷辊、第二放卷辊、第三放卷辊、第四放卷辊一一对应的压辊,当外界卷材张紧在对应张紧装置上时,所述压辊可压紧在对应卷材上,所述压辊可转动;所述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对称设置,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和可转动的行星座,所述行星座具有至少四个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座具有与第一支撑臂一一对应的第二支撑臂,在每个第二支撑臂上铰接有第三支撑臂,在每个第一支撑臂上铰接有连杆,连杆还与第三支撑臂铰接,在每个第三支撑臂上均设有柔性张紧头,所述张紧电机包括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行星座铰接,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伸缩带动行星座转动,行星座转动带动多个第一支撑臂转动促使多个连杆同步带动多个第三支撑臂绕第二支撑臂转动实现多个张紧头同步张紧或收缩。
[0011]优选的,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行星座两侧并且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加强筋,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通过加强筋固连,在第二支撑座上设有与第二支撑臂一一对应的第二加强支撑臂,在每个第二加强支撑臂上铰接有第三加强支撑臂,连杆还与第三加强支撑臂铰接,第三支撑臂与第三加强支撑臂共同支撑柔性张紧头,第二支撑臂、第二加强支撑臂通过加强筋固连,第三支撑臂、第三加强支撑臂通过加强筋固连,行星座转动带动多个第一支撑臂转动促使多个连杆同步带动多个第三支撑臂绕第二支撑臂转动,同时第三加强支撑臂绕第二加强支撑
臂转动实现多个张紧头同步张紧或收缩,所述第一支撑臂设有四个;所述挡板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设有若干个对应导轨,所述挡板通过直线导轨滑动设置在对应导轨上,当第三支撑臂带动张紧头至收缩状态时,各挡板可滑动至近行星座侧直至各挡板形成的虚拟圆直径小于各张紧头形成的虚拟圆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行星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同轴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臂径向延长并与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铰接,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的另一侧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同布铰接,所述连杆铰接在第三支撑臂、第三加强支撑臂中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的导轨均设有四个,各导轨的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放卷辊和第二放卷辊,第一放卷辊与第一放卷电机转动连接,第二放卷辊与第二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放卷辊和第四放卷辊,所述第一放卷辊和第二放卷辊均具有中空结构,第三放卷辊穿过并凸出第一放卷辊并且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同轴,第三放卷辊与第三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放卷电机与第三放卷电机设置在第三放卷辊的内侧,第四放卷辊穿过并凸出第二放卷辊并且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同轴,第四放卷辊与第四放卷电机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放卷电机与第四放卷电机设置在第四放卷辊的内侧;在第一放卷辊、第二放卷辊、第三放卷辊和第四放卷辊上均设有张紧装置,当将外界卷材放置在对应张紧装置上时,张紧装置可将卷材张紧;在每个张紧装置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挡板,当张紧装置张紧卷材时,挡板可凸出张紧装置;在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的远第一放卷电机侧设有第一回转支承,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三放卷辊转动连接,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一放卷辊转动连接;在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的远第二放卷电机侧设有第二回转支承,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四放卷辊转动连接,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放卷辊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的近第一放卷电机侧设有第三回转支承,第三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三放卷辊转动连接,第三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一放卷辊转动连接;在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的近第二放卷电机侧设有第四回转支承,第四回转支承的内圈与第四放卷辊转动连接,第四回转支承的外圈与第二放卷辊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机座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第一回转支承和第二回转支承均为无齿回转支承,第三回转支承和第四回转支承均为外齿回转支承,第三回转支承的外齿经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一放卷电机转动连接,第四回转支承的外齿经第二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二放卷电机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或四组分别与第一放卷辊、第二放卷辊、第三放卷辊、第四放卷辊一一对应的压辊,当外界卷材张紧在对应张紧装置上时,所述压辊可压紧在对应卷材上,所述压辊可转动;所述第一放卷辊与第三放卷辊对称设置,第二放卷辊与第四放卷辊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直径卷材双放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和可转动的行星座,所述行星座具有至少四个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座具有与第一支撑臂一一对应的第二支撑臂,在每个第二支撑臂上铰接有第三支撑臂,在每个第一支撑臂上铰接有连杆,连杆还与第三支撑臂铰接,在每个第三支撑臂上均设有柔性张紧头,所述张紧电机包括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电动推杆或丝杠螺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行星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耀张志强班春发张翔宇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宇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