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80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其包括暗室壳体、光吸收板、透明介质基板、滤光片、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其中所述暗室壳体包括暗室顶盖和与所述暗室顶盖连接的暗室底座,所述光吸收板位于所述暗室顶盖的下方且与所述透明介质基板相邻设置;所述透明介质基板、滤光片、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依序设置且均位于所述暗室底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可以对荧光蛋白印迹进行彩色成像,同时,成像装置中不采用光学镜头,结构更近简单紧凑,减少了成像过程中的光学损失,提高了空间分辨率。提高了空间分辨率。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蛋白质样本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常用的生物自发光检测技术有两类:一类是使用感光胶片技术,另一类是使用相机拍摄技术。其中,感光胶片技术类似于传统的照相洗胶片的方法,在暗室中,将自发光物体 (附着在生物样品膜上)紧密贴合感光胶片,然后再把感光后的胶片使用显影液重洗,从而获得自发光物体对应的图像。但感光胶片技术的成像方法存在操作过程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步骤进行数字化处理。相机拍摄技术类似于手机的拍摄技术,将相机和自发光物体置于暗室内。相机拍摄技术的方法能够直接地进行数字化图像存储,但是,相机CCD(电荷耦合器件)受距离和灵敏度等因素限制,光信号损失较大,往往需要长时间曝光才能获得足够清晰的信号。
[0003]同时目前生物医学领域,荧光蛋白印记成像正在逐步显示出优势,荧光免疫印迹已被证明比传统化学发光印迹更敏感,这是因为IR区域膜上的低背景荧光产生高的信噪比。但是传统蛋白质成像仪只能呈灰度图像,并不能对荧光图像进行成像,这也大大阻碍了蛋白质印迹追踪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彩色成像且结构简单的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其包括暗室壳体、光吸收板、透明介质基板、滤光片、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其中所述暗室壳体包括暗室顶盖和与所述暗室顶盖连接的暗室底座,所述光吸收板位于所述暗室顶盖的下方且与所述透明介质基板相邻设置;所述透明介质基板、滤光片、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依序设置且均位于所述暗室底座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暗室顶盖与暗室底座通过铰接方式结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暗室底座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两侧连接的侧板,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透明介质基板、滤光片、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均由两侧的侧板包围。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介质基板设于暗室底座的最上端,其正对光吸收基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介质基板的厚度为2.5

3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设有矩阵排列的多个色块,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也设有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所述色块与像素保持一一对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色块包括多个红色色块、多个绿色色块和多个蓝色色块,其中红色色块、绿色色块和蓝色色块的数目比例为1:2:1。
[0012]进一步地,在横向方向上,针对相邻两行色块:两个绿色色块之间有一个红色色块,两个绿色色块之间有一个绿色色块;在竖直方向上,针对相邻两列色块:两个绿色色块之间有一个蓝色色块,两个红色色块之间有一个绿色色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介质基板位于所述滤光片的上表面上,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上表面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位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的上表面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包括但不限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CCD芯片或非晶硅光电转换探测器。
[0015]本专利技术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可以对荧光蛋白印迹进行彩色成像,同时,成像装置中不采用光学镜头,结构更近简单紧凑,减少了成像过程中的光学损失,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的暗室壳体的单独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的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9]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暗室壳体101、光吸收板401、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其中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依序设置。
[0021]其中,暗室壳体101包括暗室顶盖201和与暗室顶盖201连接的暗室底座301,暗室壳体101的壳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C、ABS和PC+ABS等工程塑料,暗室顶盖201与暗室底座301通过铰接方式结合。
[0022]暗室底座301包括底座3011以及与底座3011两侧连接的侧板3012,信号传输单元801位于暗室底座301的底座3011上,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均由两侧的侧板3012包围,即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均位于暗室底座301内。
[0023]光吸收基板401设于暗室顶盖201上且与透明介质基板501相邻设置,具体地,光吸收基板401设于暗室顶盖201的下方且光吸收基板401位于暗室底座301外,光吸收基板401
和透明介质基板501之间具有间隔,暗室顶盖201、光吸收基板401和透明介质基板501依序设置。光吸收基板40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光吸收基板401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90%,光吸收基板401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样品背光以及暗室内的非样品光线,减少杂质光导致的图像干扰。
[0024]透明介质基板501设于暗室底座301的最上端,其正对光吸收基板401。测试过程中蛋白质样品的NC膜紧贴透明介质基板501,透明介质基板50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透玻璃、PMMA、PC、PS、聚酰胺等材料,透明介质基板501的光透过率大于等于90%,透过透明介质基板501的光的波长为380nm~1100nm,透明介质基板501的厚度为2.5

3mm;如图3所示,滤光片601设于透明介质基板501的下方。滤光片601设有矩阵排列的多个色块,具体为多个红色色块R、多个绿色色块G和多个蓝色色块B,其中红色色块R、绿色色块G和蓝色色块B的数目比例为1:2:1;在横向方向上,针对相邻两行色块:两个绿色色块G之间有一个红色色块R,两个绿色色块G之间有一个绿色色块G;在竖直方向上,针对相邻两列色块:两个绿色色块G之间有一个蓝色色块B,两个红色色块R之间有一个绿色色块G。滤光片60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英玻璃和P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暗室壳体(101)、光吸收板(401)、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其中所述暗室壳体(101)包括暗室顶盖(201)和与所述暗室顶盖(201)连接的暗室底座(301),所述光吸收板(401)位于所述暗室顶盖(201)的下方且与所述透明介质基板(501)相邻设置;所述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依序设置且均位于所述暗室底座(3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顶盖(201)与暗室底座(301)通过铰接方式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底座(301)包括底座(3011)以及与所述底座(3011)两侧连接的侧板(3012),所述信号传输单元(801)位于所述底座(3011)上,所述透明介质基板(501)、滤光片(601)、光电转换单元(701)以及信号传输单元(801)均由两侧的侧板(3012)包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蛋白印迹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质基板(501)设于暗室底座(301)的最上端,其正对光吸收基板(4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迪钛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