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41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顶部的上封头,筒体顶部侧面连接有进液管,底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腿;筒体内部安装有孔板且孔板的安装高度低于进液管的管口下沿;孔板上插设有吸附柱,该吸附柱顶部设有敞开式的进液口,底部设有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有两块格栅板,两块格栅板之间设置有由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的活性炭吸附层;上封头底部安装有上法兰,该上法兰与设置在筒体顶部的下法兰固定连接。通过该装置能够从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提高贵金属的收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亚钠脱硫工艺介绍亚硫酸钠脱硫工艺主要是利用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能和硫单质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溶于溶液中这一原理来实现硫的脱除。亚硫酸钠脱硫工艺,脱硫率可达90%以上,脱硫液中贵金属含量较液碱脱硫工艺低。但是该工艺亚硫酸钠试剂耗量大,劳动强度大,生成的硫代硫酸钠可以与金反应生产硫代硫金酸钠配合物溶于溶液中,造成金的损失。目前,贵金属冶炼企业尤其是涉及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冶炼的企业,在处理含硫贵金属物料时基本采取亚钠脱硫工艺,该工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氯化浸出尾料采用亚钠脱硫工艺生成的硫代硫酸钠对金溶出造成金的损失,且反应时间越长金溶出越严重,最高时溶液含金0.04g/L,平均金含量0.004g/L,脱硫液中的溶解金没有及时进行回收,造成一定的平衡损失;(2)脱硫液中含有大量的硫代硫酸钠,若使用常规的还原剂或萃取剂需在酸性体系下,会使硫代硫酸钠分解生成硫磺和二氧化硫气体,带来一系列环境及其他问题。
[0003]2、从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研究情况方案(1):在脱硫液中加入硝酸,将硫代硫酸钠及未反应完全的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盐,氧化完毕后,调节溶液pH至2~4,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该方案不可行,通过实验,每5ml脱硫液需硝酸约20ml,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大,且原液经过稀释5倍后,微量金更难回收,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0004]方案(2):脱硫液进行蒸发浓缩10倍,调节pH值至2~4后过滤,滤液用还原剂进行还原。该方案,脱硫液进行蒸发浓缩后,金的平均含量由0.005g/L,增加至0.05g/L,调节pH至2~4后,会析出部分硫磺,此时硫磺成胶体状,极易吸附金属离子,固液分离后,造成分散损失;若不过滤直接用还原剂进行还原,产出的渣料中,硫磺含量高,贵金属含量低,后续处理困难,该方案可行性不强。
[0005]方案(3):脱硫液进行蒸发浓缩结晶,将体系中的硫代硫酸钠生成结晶析出,然后重复方案(2)的调酸还原过程。查阅硫代硫酸钠及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降至室温时,饱和溶液中仍含有大量的硫代硫酸钠及亚硫酸钠,解决不了调节pH值过程产生硫磺吸附损失的问题,因此该方案也不可行。
[0006]以上从亚钠脱硫液中回收金的方法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急需寻找一种适应该体系中微量金回收的工艺方法及装置,减少金的损失,提高金属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及方法,利用该装置能够从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
[0008]一、装置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顶部的上封头,筒体顶部侧面连接有进液管,底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腿;筒体内部安装有孔板且孔板的安装高度低于进液管的管口下沿;孔板上插设有吸附柱,该吸附柱顶部设有敞开式的进液口,底部设有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有两块格栅板,两块格栅板之间设置有由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的活性炭吸附层;上封头底部安装有上法兰,该上法兰与设置在筒体顶部的下法兰固定连接。
[0009]所述上封头顶部居中设置有提升座,提升座上插设有可在提升座内上下移动的提升杆,该提升杆与固定在筒体上的上封头旋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上封头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筒体顶部侧面的耳板,耳板上转动连接有异形杆,异形杆另一端与提升杆螺纹连接。所述提升杆顶部固定有转动手柄。所述上封头顶部还设有压力表接口。
[0010]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中的活性炭颗粒大小为3~5mm。
[0011]所述下法兰与上法兰的接触面上还安装有橡胶密封垫。
[0012]二、方法取上述装置进行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微量金的回收,将亚硫酸钠脱硫液从进液管泵入筒体上部,筒体上部的亚硫酸钠脱硫液经进液口进入吸附柱内向下流动渗入活性炭吸附层中,活性炭吸附层内的活性炭颗粒会将溶液中的微量金吸附至活性炭颗粒表面,从而实现溶液中微量金的回收;吸附处理后的亚硫酸钠脱硫液从吸附柱底部的出液口流出进入筒体下部,最后经筒体底部的出液管排出。一段时间后,打开上封头取出活性炭,将活性炭烘干后并入铜阳极泥生产系统的合金炉进行熔炼回收吸附的黄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备操作便利,工艺控制简单,金的吸附效果明显,吸附后的活性炭含金可超过1000g/t以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孔板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15]图中,1

出液管、2

进液管、3

上封头、4

支撑腿、5

筒体、6

孔板、7

下法兰、8

橡胶密封垫、9

上法兰、10

提升座、11

压力表接口、12

提升杆、13

上封头旋转机构、131

耳板、132

异形杆、14

格栅板、15

吸附柱、16

活性炭吸附层、17

出液口、18

进液口、19

转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包括筒体5以及设置在筒体5顶部的上封头3,筒体5顶部侧面连接有进液管2,底部连接有出液管1,出液管1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腿4;筒体5内部安装有孔板6且孔板6的安装高度低于进液管2的管口下沿;孔板6上插设有吸附柱15,该吸附柱15顶部设有敞开式的进液口18,底部设有出液口17,进液口18和出液口17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有两块格栅板14,两块格栅板14之间设置有由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的活性炭吸附层16;上封头3底部安装有上法兰9,该上法兰9与设置在筒体5顶
部的下法兰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法兰7与上法兰9的接触面上还安装有橡胶密封垫8。
[0017]如图2所示,孔板6上沿环向均匀插设有七根吸附柱15,吸附柱15顶部设有端口法兰并通过端口法兰与孔板6固接。优选的,为方便液体流淌,吸附柱15的端口法兰嵌入到孔板6中。
[0018]如图1和3所示,上封头3顶部居中设置有提升座10,提升座10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插设有提升杆12且提升杆12底部和空腔顶部均设置有防止提升杆脱出的凸缘。提升杆12上还安装有上封头旋转机构13,上封头旋转机构13包括固定在筒体5顶部侧面的耳板131,耳板131上转动连接有异形杆132,异形杆132另一端与提升杆12螺纹连接。此外,为方便施力,提升杆12顶部固定有转动手柄19。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5)以及设置在筒体(5)顶部的上封头(3),筒体(5)顶部侧面连接有进液管(2),底部连接有出液管(1),出液管(1)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腿(4);筒体(5)内部安装有孔板(6)且孔板(6)的安装高度低于进液管(2)的管口下沿;孔板(6)上插设有吸附柱(15),该吸附柱(15)顶部设有敞开式的进液口(18),底部设有出液口(17),进液口(18)和出液口(17)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有两块格栅板(14),两块格栅板(14)之间设置有由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的活性炭吸附层(16);上封头(3)底部安装有上法兰(9),该上法兰(9)与设置在筒体(5)顶部的下法兰(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3)顶部居中设置有提升座(10),提升座(10)上插设有可在提升座(10)内上下移动的提升杆(12),该提升杆(12)与固定在筒体(5)上的上封头旋转机构(13)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旋转机构(13)包括固定在筒体(5)顶部侧面的耳板(131),耳板(131)上转动连接有异形杆(132),异形杆(132)另一端与提升杆(12)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廉会良王立朱建斌高泽羽刘发存李纲王军周鹤立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