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91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烧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烧结布料装置,包括布料机构、混料机构和点火炉。布料机构包括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第一料仓盛装烧结混合料,其出料口正对台车底板,烧结混合料自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处直接落在台车底板上形成第一混合料层,第二料仓盛装燃料,第二料仓沿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第一料仓的下游,燃料自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落在第一混合料层上;混料机构沿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第二料仓的下游,能够将燃料与第一混合料层上部的烧结混合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料层;点火炉设置于混料机构的下游,用于对第二混合料层进行点火。该烧结布料装置结构简单,布料均匀,且点火后烧结矿的烧结效果好,产量高,燃料消耗少。料消耗少。料消耗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结布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烧结
,尤其涉及一种烧结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烧结过程是将各种粉状的含铁原料、熔剂、燃料以及返粉按配比混匀、制粒后平铺至烧结机台车上进行抽风点火烧结,烧结混合料在烧结机台车上布料厚度可达700

1100mm。
[0003]烧结台车布料是烧结点火前的一道必要工艺,其布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烧结气流分布、烧结各带的发展过程和烧结固结强度、烧结主抽电耗等,进而影响到烧结矿的成品率、烧结消耗以及烧结矿的实物质量等关键指标。
[0004]目前烧结生产用固体燃料(或称燃料)大部分为焦粉或煤粉,使用方法一般为固体燃料在配料室中一次加足,与其他物料同时参与配料并在混合机混匀,经皮带运输和梭式布料皮带布入混合料矿槽,再经混合料矿槽下的泥滚布料器和多滚布料器等过程将混合料布在烧结机台车上。传统的布料方式往往会造成烧结过程上部料层热量不足、燃烧温度低,使上层烧结矿结块质量差、返矿多;而下部热量偏多,则燃烧温度高、高温区偏厚、料层透气性降低,使下层烧结矿强度高、气孔率低、还原性差,从而导致上下部烧结矿质量不均匀、成品率低,且燃料消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布料装置,其结构简单,布料均匀,且点火后烧结矿的烧结效果好,产量高,燃料消耗少。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烧结布料装置,用于在台车上进行布料,包括:
[0008]布料机构,包括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所述第一料仓用于盛装烧结混合料,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台车底板,所述烧结混合料自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处直接落在所述台车底板上形成第一混合料层,所述第二料仓内盛装燃料,所述第二料仓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的下游,所述燃料自所述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落在所述第一混合料层上;
[0009]混料机构,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料仓的下游,所述混料机构能够将所述燃料与所述第一混合料层上部的烧结混合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料层;
[0010]点火炉,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混料机构的下游,用于对所述第二混合料层进行点火。
[0011]可选地,所述布料机构还包括松料组件,所述松料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料仓,位于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所述台车底板之间,所述松料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料仓排出的烧结混合料打散。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料仓包括第一料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料斗内盛装
所述烧结混合料,所述第一料斗的出口即为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衔接于所述第一料斗的下方,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游。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到所述台车底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到所述台车底板的距离以及台车栏板的高度;所述松料组件包括多个松料片,多个所述松料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松料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台车的运行方向平行。
[0014]可选地,所述松料片设置有多排,多排所述松料片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中的多个所述松料片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松料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游,所述支架的顶部固连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侧部或所述第一料斗,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多个支撑孔,多个所述松料片与多个所述支撑孔一一对应且分别穿设于所述支撑孔,所述松料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架。
[0016]可选地,所述松料片顶部的宽度小于其底部的宽度。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料仓还包括闸板,所述闸板贴靠于所述第二侧壁,且能够沿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混合料层的厚度。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料仓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固连于所述闸板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料仓,所述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闸板沿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0019]可选地,还包括平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混料机构和所述点火炉之间,所述平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混合料层的上表面刮平。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烧结布料装置用于在台车上进行布料,包括布料机构、混料机构和点火炉。其中,布料机构包括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第一料仓用于盛装烧结混合料,第二料仓内盛装燃料。在布料的过程中可分别通过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同时进行布料。第一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台车底板,烧结混合料自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处直接落在台车底板上形成第一混合料层。也就是说,烧结混合料直接通过台车运动拉出的方法铺到烧结台车上,无需布料辊和多辊布料器等辅助进行布料,结构简单,不易发生故障。第二料仓沿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第一料仓的下游,燃料自第二料仓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落在第一混合料层上。沿台车的运行方向,布料机构、混料机构和点火炉依次设置,通过混料机构将燃料与第一混合料层上部的烧结混合料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料层,进而改变固体燃料在台车上料层中的分布:第二混合料层中的燃料多余第一混合料层中的燃料。点火炉对第二混合料层进行点火,烧结过程从上向下进行。燃烧初期,第二混合料层中的燃料含量高,燃烧的温度高,有利于提高上层烧结矿的强度,向下燃烧的热气提升了第一混合料层的温度,有利于减少水汽凝结,提高烧结过程的透气性,进而提高产量,减少了整体的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烧结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松料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1、台车底板;102、台车栏板;
[0028]200、烧结混合料;201、第一混合料层;
[0029]300、燃料;
[0030]401、第二混合料层;
[0031]1、布料机构;11、第一料仓;111、第一料斗;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2、第二料仓;121、第二料斗;122、配料组件;13、松料组件;131、松料片;132、支架;14、闸板;15、调节组件;151、齿条;152、齿轮;
[0032]2、混料机构;
[0033]3、平料机构;
[0034]4、点火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6]为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烧结布料装置,用于在台车上进行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机构(1),包括第一料仓(11)和第二料仓(12),所述第一料仓(11)用于盛装烧结混合料(200),所述第一料仓(11)的出料口正对台车底板(101),所述烧结混合料(200)自所述第一料仓(11)的出料口处直接落在所述台车底板(101)上形成第一混合料层(201),所述第二料仓(12)内盛装燃料(300),所述第二料仓(12)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11)的下游,所述燃料(300)自所述第二料仓(12)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落在所述第一混合料层(201)上;混料机构(2),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料仓(12)的下游,所述混料机构(2)能够将所述燃料(300)与所述第一混合料层(201)上部的烧结混合料(200)混合,形成第二混合料层(401);点火炉(4),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混料机构(2)的下游,用于对所述第二混合料层(401)进行点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构(1)还包括松料组件(13),所述松料组件(13)连接于所述第一料仓(11),位于所述第一料仓(11)的出料口和所述台车底板(101)之间,所述松料组件(13)用于将所述第一料仓(11)排出的烧结混合料(200)打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仓(11)包括第一料斗(111)、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所述第一料斗(111)内盛装所述烧结混合料(200),所述第一料斗(111)的出口即为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分别衔接于所述第一料斗(111)的下方,沿所述台车运行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112)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13)的上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底部到所述台车底板(10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壁(113)的底部到所述台车底板(101)的距离以及台车栏板(102)的高度;所述松料组件(13)包括多个松料片(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张铁梁杨柏森李圭文朱志金杨河新谢雨鑫黄耀添温伟权张伟杰王永华温武卢世军肖慧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