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62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的应用方法,该应用方法是将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应用于抑制组胺释放的药物、化妆品及保健食品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试验模型,确认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的抗过敏与止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肤抗过敏、止痒有效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为天然植物土 茯苓提取物,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敏性疾病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由环境原 因引起的过敏反应及抗遗传性过敏性皮肤炎的增加趋势尤为显著,已成为不可忽视 的社会现象。其问题的出现不仅由于过敏源的逐年增加、大气污染、食品和化妆品 的添加物的滥用,而且也由于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常以消除过敏源为本,进而根据临床症状的程度、起因及发病机制进行选择性药 物治疗。常见的过敏症一般为I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及荨麻疹 等疾病,由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化学递质介导,刺激血管扩张,增大血管通 透性,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縮,提高末端神经感应等过度生物体应激反应。因此, 对I型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组胺剂及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具有抑制 活性的抗过敏药物。皮肤瘙痒经常伴随过敏症状产生。介导瘙痒的受体位于真皮与表皮连接处的无 髓C纤维游离神经末梢上,通过神经突触连接二级神经元,然后通过脊髓丘脑束 到达丘脑的板层核,最后到达大脑皮质,产生瘙痒感觉。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多种化学介质如组胺等能引起实验性瘙痒,这些介质通过与无髓c纤维游离神经末梢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痒感神经冲动。参与瘙痒的递质多而复杂,但也一些共同 的递质如组胺、白介素等。其中组胺源性瘙痒是目前研究最清楚的瘙痒传导途径。抗组胺药是目前临床治疗瘙痒和过敏的首选药。但是,目前合成的抗组胺药在 临床使用中多数出现瞌睡、口渴、胃肠消化系统受损等副作用,长期服用也存在一 定的临床安全性问题。临床应用的抗过敏制剂局限于暂时性的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体质。从身体健康及生活习惯角度出发, 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用于止痒和抗过敏的医药 品、保健食品或化妆品为人们所期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作 为食物调料剂,毒性较低,并能在较低的浓度下抑制组胺的释放,能很好的祛 除皮肤瘙痒,达到抗敏作用天然植物土茯茶提取物的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 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方法是将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应用于抑制 组胺释放的药物、化妆品或保健食品中,提供抗过敏、止痒效果。所述的土茯苓提取物添加浓度范围为0.001% 100% (w/w)。所述的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包括采用溶剂萃取、水蒸汽蒸馏法或二氧化 碳超临界萃取得到的粗土茯苓提取物,以及萃取后采用精制方法得到的精制土茯茶提取物。所述的溶剂萃取是将天然植物土茯苓粉碎后置于提取溶剂中,土茯茶与提取溶剂的质量比为2/1-1/40,在20-10(TC下,浸泡0.1-336h,过滤,浓縮,得土茯苓提取物。所述的提取溶剂为水、有机溶剂或者有机溶剂水溶液。所述的有机溶剂为l-5个碳的醇、乙酸乙酯、二丙二醇或者石油醚中的一 种或几种。所述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中有机溶剂为1-5个碳的醇或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 几种。所述的l-5个碳的醇包括乙醇、甲醇、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所述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是将天然植物土茯苓粉碎后置于二氧化碳超 临界萃取装置的提取釜中,采用食品级二氧化碳萃取压力在15-45MPa,萃取温 度30-55。C, 二氧化碳流量8-25kg/h进行超临界萃取,萃取时间0.5 — 4h,然后 分离釜调整分离压力3 —10MPa,分离温度为30-50°C,分离出流浸膏,得土茯 苓提取物。所述的水蒸汽蒸馏法是将天然植物土茯苳粉碎后置于铺纱布的箅子,把箅子放入连接冷凝器的不锈钢蒸锅中,通入压力为0.12MPa 0.15MPa水蒸汽, 蒸馏时间为0.5-4h,然后收集冷凝器中水层上的液体,得土茯苳提取物。所述的精制方法是将溶剂萃取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获得的土茯苳提取 物经非极性树脂吸附后,采用洗脱剂洗脱,浓縮至浸膏,得到精制的土茯苳提 取物。所述的洗脱剂为水或体积浓度为30% 95%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有机溶剂 为乙醇或甲醇。所述的洗脱剂优选水或体积浓度为25% 50%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有机溶 剂优选乙醇。所述的非极性树脂包括HPDIOO, DlOl, HZ8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可以多种口服剂型投放市场,用于 改善过敏。当然,土茯苓提取物也可以与常用的赋形剂等医药用载体结合并制 剂化。必要时也可以添加一些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等制剂添加 物。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消费者的心理要求改换剂型,例如使用片剂、颗粒剂、 胶囊剂等剂型。比较适宜的赋形剂, 一般考虑有乳糖、白糖、D-甘露醇、淀粉、结晶纤维 素等。润滑剂一般应采用硬脂酸镁、硬脂酸钙、滑石粉等。溶剂通常使用精制 水、乙醇、丙二醇等。防腐剂一般采用氯丁醇、苄醇、二羟基乙酸等。抗氧化 剂通常以亚硫酸盐、抗坏血酸等比较适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茯苓提取物,也可以原型、水溶液稀释后作为皮肤外用剂 使用。当然也可以通过与医药用载体结合制成一定的制剂,如气雾剂、液体制 剂、提取物、混悬剂、乳剂、软膏剂、半流体制剂、擦剂、洗剂等剂型提供化 妆品、医药品市场的消费。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药理学和药效学等现代科学,建立一种评估 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抗组胺释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药物进行药理药效学测定。组 胺是一种经典的致痒介质,主要储存于体内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中,任何剌激肥 大细胞的因素,如变应性、物理性、精神性等因素均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 胺,导致瘙痒。因此具有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组胺释放作用的物质可用于治疗由组胺所致的瘙痒症。除特殊说明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最大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土茯苓提取物除了传 统的复方外,国内外文献都没有单味土茯苓提取物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而达到 皮肤抗敏作用的报道,这是本专利技术最大的亮点。土茯苓提取物可以制成中药制 剂,用来抑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中的组胺释放,从而起到皮肤抗过敏的效果。 且其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副作用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其限制。 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原药提取液树脂洗脱剂的比例均为重量比。 实施例1取土茯苓100g,提取液A为纯水,配置洗脱剂B:去离子水,C: 30%乙 醇水溶液(V/V),选择非极性树脂HZ891,原药提取液树脂洗脱剂B: 洗脱剂C4: 10: 3: 12: 9。将土茯苓粉碎后以提取液A在3(TC浸泡72h,浓縮到约为lmg/ml生药浓 度的药液,经HZ891吸附后,用B洗脱后洗脱剂弃去,收集洗脱剂C洗脱段。 浓縮至浸膏,得土茯苓提取物。实施例2取土茯苓100g,提取液A为纯水,配置洗脱剂B:去离子水,C: 30%乙 醇水溶液(V/V),选择非极性树脂D101,原药提取液树脂洗脱剂B: 洗脱剂C4: 10: 3: 12: 12。将土茯茶粉碎后以提取液A在5(TC提取5h,浓縮到约为lmg/ml生药浓度 的药液,经D101吸附后,用B洗脱后洗脱剂B弃去,收集洗脱剂C洗脱段。 浓縮至浸膏,得土茯苓提取物。实施例3取土茯苓100g,提取液A为纯水,配置洗脱剂B:去离子水,C: 30%甲 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方法是将天然植物土茯苓提取物应用于抑制组胺释放的药物、化妆品及保健食品中,提供抗过敏,止痒效果,所述的土茯苓提取物添加浓度范围为0.001%~100%(W/W)。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汝莱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莱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莱浦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蔻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