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74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包括回收壳体,所述回收壳体的前、后侧面均设置有升降电动推杆,所述升降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回收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压缩电动推杆、进料斗,所述压缩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设置的推料电动推杆、限制框,可以将压成块状的垃圾块推出,使其从限制框的下方掉落,方便进行堆放使用;设置的升降电动推杆、底板、万向轮,可以改变限制框部分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高度的堆放需求,而且可以适合多次垃圾压缩的需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的
,特别是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或者工作过程中的产物,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人们需要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
[0003]垃圾回收装置,通常将分散的垃圾压成块状,如申请号为:“202122055737.1”的中国专利,其名称为:“一种节能型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行走轮、垃圾回收桶、箱体、把手、电动缸、开关、太阳能板和蓄电池,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进行供电,对装置提供电量,更加节能,通过电动缸的伸缩端伸长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使压板向下对垃圾回收桶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进而减小了垃圾的空间占用面积,避免垃圾堆放蓬松导致空间占用面积过大,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人员对垃圾回收桶的握持,进而在行走轮的配合下,通过拉动把手对垃圾回收桶进行移动,进而便于对垃圾回收桶中的垃圾进行移动,方便人员将垃圾移动至处理站进行处理,通过设置两个卡接机构,用于对垃圾回收桶进行固定。
[0004]上述的回收方式,虽然可以将垃圾压成块状,但是,垃圾回收桶满后需要更换,无法重复压缩,不利于长时间的垃圾压缩,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料电动推杆、限制框,可以将压成块状的垃圾块推出,使其从限制框的下方掉落,方便进行堆放使用;设置的升降电动推杆、底板、万向轮,可以改变限制框部分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高度的堆放需求,而且可以适合多次垃圾压缩的需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包括回收壳体,所述回收壳体的前、后侧面均设置有升降电动推杆,所述升降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回收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压缩电动推杆、进料斗,所述压缩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0008]所述回收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回收壳体的右部设置有推料电动推杆,所述推料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限制框,所述限制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通过设置的推料电动推杆、限制框,可以将压成块状的垃圾块推出,使其从限制框的下方掉落,方便进行堆放使用;设置的升降电动推杆、底板、万向轮,可以改变限制框部分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高度的堆放需求,而且可以适合多次垃圾压缩的需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有四个,且为轴对称设置。方便整体进行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收壳体的左侧壁开设有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与限制框相适
配。方便限制框被推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穿过回收壳体的右侧壁,且相互之间为滑动连接。提高限制框移动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从回收壳体的上侧壁穿过,且相互之间为滑动连接。提高压板移动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限位杆的数量均有两个。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框的形状为口字形,所述压板位于限制框的上方。保证压板可以压缩垃圾成块状。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与回收壳体连接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压板的后方。避免压板阻碍垃圾进入回收壳体内,保证回收作业的正常进行。
[0016]本技术的压块堆放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料电动推杆、限制框,可以将压成块状的垃圾块推出,使其从限制框的下方掉落,方便进行堆放使用;设置的升降电动推杆、底板、万向轮,可以改变限制框部分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高度的堆放需求,而且可以适合多次垃圾压缩的需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收压块堆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压块堆放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压块堆放装置的正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压块堆放装置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101、回收壳体;102、连接板;103、压缩电动推杆;104、进料斗;105、限位杆;1031、压板;106、万向轮;107、底板;201、升降电动推杆;202、控制箱;203、导向杆;204、推料电动推杆;205、限制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请参阅图1至4,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其包括回收壳体101,回收壳体101的左侧壁开设有移动通道,移动通道与限制框205相适配,方便限制框205被推出,回收壳体101的前、后侧面均设置有升降电动推杆201,升降电动推杆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07,底板107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106,万向轮106的数量有四个,且为轴对称设置,方便整体进行移动,回收壳体101的上部设置有压缩电动推杆103、进料斗104,进料斗104与回收壳体101连接处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压板1031的后
方,避免压板1031阻碍垃圾进入回收壳体101内,保证回收作业的正常进行,压缩电动推杆103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1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压板1031,压板10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5,限位杆105从回收壳体101的上侧壁穿过,且相互之间为滑动连接,提高压板1031移动的稳定性;
[0027]回收壳体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上设置有控制箱202,回收壳体101的右部设置有推料电动推杆204,推料电动推杆204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10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限制框205,限制框205的形状为口字形,压板1031位于限制框205的上方,保证压板1031可以压缩垃圾成块状,限制框20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3,导向杆203、限位杆105的数量均有两个,导向杆203穿过回收壳体101的右侧壁,且相互之间为滑动连接,提高限制框205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推料电动推杆204、限制框205,可以将压成块状的垃圾块推出,使其从限制框205的下方掉落,方便进行堆放使用;设置的升降电动推杆201、底板107、万向轮106,可以改变限制框205部分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高度的堆放需求,而且可以适合多次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包括回收壳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壳体(101)的前、后侧面均设置有升降电动推杆(201),所述升降电动推杆(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07),所述底板(107)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106),所述回收壳体(101)的上部设置有压缩电动推杆(103)、进料斗(104),所述压缩电动推杆(103)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1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压板(1031),所述压板(10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5);所述回收壳体(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所述连接板(102)上设置有控制箱(202),所述回收壳体(101)的右部设置有推料电动推杆(204),所述推料电动推杆(204)的输出端穿过回收壳体(10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限制框(205),所述限制框(20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压块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06)的数量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阳吴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微厦绿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