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562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提出纵置后驱增程式混动动力路线配置方案,包括由发动机与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以及同轴式电驱动后桥、电源分配盒、电机控制器等部件,具体地,发机与发电机同轴直连,发电机与发动机形成动力耦合,发电机发出电能可经由电机控制器传输至同轴式电驱动桥;电源分配盒分别与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器连接;同轴式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和差速器,且电机与差速器同轴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布局,优化一般混动系统的复杂性,减小零部件数量、重量及占用空间,在大幅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还可满足插电和非插电式增程混动的纵置后驱车辆布置需求。辆布置需求。辆布置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新能源增程式汽车多见于轿车和SUV车型,动力多为横置布置,前部横置发动机与增程器连接,增程器可同步集成驱动电机,布置成前驱系统;或在后轮布置驱动电机,与前部增程器组成后驱或四驱系统。而纵置车型目前多为混动变速器系统,混动变速器集成了发电机、驱动电机和齿轴系统,具有串联、并联和发动机直驱等模式,不属于增程动力路线。其后部一般匹配燃油车驱动桥,混动变速器经过传动轴连接至驱动桥,实现后驱输出动力功能。
[0003]具体来说,目前的横置混动或横置增程,或纵置集成混动变速器,多为P13混动路线,其结构复杂,零部件体积较大,不便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布置,实施成本极高。尤其对于纵置混动车型,发动机匹配混动变速器,通过传动轴将动力输出至传统后驱动桥,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发电,串联、并联及发动机直驱等多种工作模式;缺点是结构复杂,多种模式之间的标定控制逻辑复杂,如匹配和标定不完善,则容易产生顿挫等问题,同时存在传动轴相关部件、底盘电池、油箱等难以拓展布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以解决前述提及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其中包括:
[0007]发动机、发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源分配盒、动力电池以及同轴式电驱动桥;
[0008]其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同轴直连,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形成动力耦合,所述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由所述电机控制器传输至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
[0009]所述电机控制器与集成式的所述电源分配盒连接,所述电源分配盒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0010]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和差速器,且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同轴布置。
[001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动力电池电量充足且整车进入瞬时大功率需求工况时,所述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能共同适配当前整车功率需求。
[001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中的电机转子轴与差速器轴、半轴同轴布置。
[00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分配盒连接若干个高压用电器,用于向所述高压用电器配置高压电源。
[0014]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插电式混动车型,所述电源分配盒连接有用于快充或慢充的外部充电接口。
[0015]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减振器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同轴直接相连。
[00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电源分配盒连接,所述电源分配盒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00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电机通过三相高压线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经三相高压线控制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工作。
[0018]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控制器采用双电机控制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提出纵置后驱增程式混动动力路线配置方案,包括由发动机与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以及同轴式电驱动后桥、电源分配盒、电机控制器等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空间小、重量轻且成本低的特点,并且可对原燃油车后悬架不做较大变更前提下直接应用电驱动桥,具体地,发动机与发电机同轴直连,发电机与发动机形成动力耦合,发电机发出电能可经由电机控制器传输至同轴式电驱动桥;电源分配盒分别与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器连接;同轴式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和差速器,且电机与差速器同轴布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双电机控制系统,集成度高,电源分配盒还可集成多种接口和功能,实现丰富的功能拓展。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布局,优化一般混动系统的复杂性,减小零部件数量、重量及占用空间,在大幅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还可满足插电和非插电式增程混动的纵置后驱车辆布置需求。
附图说明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的布置示意图(非插电增程式混动路线);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的布置示意图(插电式增程式混动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的实施例,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包括:发动机1、发电机2、电机控制器3、电源分配盒4、动力电池5以及同轴式电驱动桥6。
[0025]其中,发动机1与发电机2同轴直接连接,两者之间无变速比,发动
[0026]WPE230724 3
[0027]机1与发电机2转速相同,可以通过发电机2直接实现车辆的启动,无需原传统起动机。因发动机1与驱动系统不直接连接,根据整车发电功率需求,可控制发动机1和发电机2均工作在固定的高效工作点,从而提高系统发电效率,降低油耗。具体地,发动机1的曲轴通过扭转减振器与发电机2的输入轴同轴直接连接,而发电机2的输入轴与发电机转子2b(图
示中还示出了发电机定子2a)为同一轴,因此,发电机与发动机形成动力耦合,原发动机传统低压起动机取消,通过发电机直接拖动发动机实现启动功能;当需要发电时,发动机直接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实现发电功能,实际操作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转速,让发动机和发电机均工作在较高效的区域,实现发电满足整车用电功率需求。
[0028]电机控制器3采用双电机控制器,所述发电机2发出的电能经由所述电机控制器分配到驱动电机控制模块,并传输给同轴式电驱动桥6,实现车辆驱动行驶。具体地,发电机2通过三相高压线与电机控制器3连接,发出的电能直接通过电机控制器3经三相高压线控制同轴式电驱动桥6工作,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0029]电机控制器3与集成式的电源分配盒4连接,电源分配盒4与动力电池5连接,当动力电池电量较低时,通过提高发动机1的转速增加发电机2的发电功率,多余的电通经过电机控制器3及电源分配盒4充入动力电池5补充电量。当整车处于爬坡或加速等需求功率较大的工况时,此时如果发电功率不足,则由动力电池5提供多余电量,并通过电源分配盒4经电机控制器3的驱动电机模块供给同轴式电驱动桥6驱动车辆行驶。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电机控制器3通过直流母线与电源分配盒4连接,电源分配盒4通过直流母线与动力电池5连接,可实现动力电池的充电与放电。当动力电池5电量较低时,发动机1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源分配盒、动力电池以及同轴式电驱动桥;其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同轴直连,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形成动力耦合,所述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由所述电机控制器传输至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所述电机控制器与集成式的所述电源分配盒连接,所述电源分配盒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和差速器,且所述电机与所述差速器同轴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动力电池电量充足且整车进入瞬时大功率需求工况时,所述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能共同适配当前整车功率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式电驱动桥中的电机转子轴与差速器轴、半轴同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纵置后驱车辆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波刘双双秦政委张志杰李海亮朱波李秋实罗世成姚学森杜加云杨栋左炜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