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49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P1电机、P3电机以及后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1电机以及所述P3电机同轴设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1电机之间通过升速机构连接,以实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1电机之间传递动力;所述P3电机与所述后桥之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以实现车轮驱动;所述升速机构与所述减速机构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以实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3电机的连接或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动驱动传动系统,满足纯电驱动,发动机直驱,串联/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等功能,满足整车节能降耗目标。采用圆柱齿轮实现升/减速,结构设计及零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设计及工艺成本低,系统效率高。系统效率高。系统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传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国家也一直在更新汽车尾气排放的相关法规。现有的传统燃油车驱动模式单一,动力系统的优化难以应对严格的法规,而纯电动汽车则受限于续航里程、电池、成本等问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动力汽车。
[0003]混合动力汽车以电池和燃油为能量源,以发动机和电动机提供驱动力,兼具传统燃油汽车长续航和纯电动汽车运行效率高、排放少的优点,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及排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环境保护及能源节约具有重大意义。
[0004]现有技术一,齿轮与离合器分别在电机不同侧布置,不利于润滑设计;传动系统布置,壳体设计分段数量多,装配复杂;发动机直驱模式下,仅通过后桥速比降速,速比不能调整,影响发动机效率。
[0005]现有技术二:减速机构齿轮与离合器和升速机构齿轮分别在电机不同侧布置,不利于润滑设计;传动系统布置,壳体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P1电机、P3电机以及后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1电机以及所述P3电机同轴设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1电机之间通过升速机构连接,以实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1电机之间传递动力;所述P3电机与所述后桥之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以实现车轮驱动;所述升速机构与所述减速机构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以实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P3电机的连接或断开;所述升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发动机的输入轴通过曲轴飞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一中间轴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在所述离合器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与P1电机轴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P3电机轴连接,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通过第二中间轴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在所述离合器上;所述后桥与所述第八齿轮通过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八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啮合传动,以实现车轮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前端与第一中间轴花键连接、后端与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通过所述离合器结合与分离实现所述传动系统的模式切换。4.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并实现以下功能模式:纯电行使:所述发动机停止工作,所述离合器分离,所述P3电机工作、驱动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后桥实现车轮驱动;串联行使:所述发动机正常工作,通过所述升速机构驱动所述P1电机给电池系统供电;所述离合器分离,所述P3电机工作、驱动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后桥实现车轮驱动;高速直驱:所述发动机正常工作,所述离合器结合,P1电机和P3电机停止工作;即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升速机构、第一中间轴、离合器、第二中间轴以及输出轴至后桥驱动车轮;能量回收:所述发动机停止工作,所述离合器分离,车辆制动减速,车轮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良杰方志勤任翔郭应清郭海保王铜奎刘成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