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80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直线模组和Z轴压紧组件,直线模组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二次整形机构、X轴压紧组件和升降支撑座,二次整形机构设在机架两侧,X轴压紧组件设在机架的左端,升降支撑座设在二次整形机构内侧,Z轴压紧组件设在机体的两侧,Z轴压紧组件下设有定位基准块和Z轴向基准块,定位基准块和Z轴向基准块用于定位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二次整形机构、对中夹紧机构和Z轴压紧组件的设置,使电芯在压紧之前就完成了定位,确保电芯在压紧之后外形整齐、尺寸准确,减小重复定位的复杂操作,确保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确保压紧过程压紧力的稳定,保证压紧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堆叠压紧装置,具体为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刀片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电芯堆叠成组”以形成电池模组放入PACK箱中,由于模组内电芯数量较多,节拍紧张,故优先将电芯预堆叠再进行堆叠,现有技术中的电芯预堆叠的方法为通过刀片电芯大面贴PET胶与另外几个电芯粘贴依次堆叠成组,进而实现小型模块化模组。因为PET胶粘贴后的电芯不易调整其位置,为保证堆叠后的整体外形尺寸,所以需要保证每个电芯的都进行精准定位再进行预堆叠,故需要一种高精度,高速度的堆叠压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保证堆叠后的整体外形尺寸,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直线模组12和Z轴压紧组件6,直线模组12上设有机架2,直线模组12用于带动机架2滑动,机架2上设有二次整形机构4、X轴压紧组件5和升降支撑座7,二次整形机构4设在机架2两侧,所述二次整形机构4用于电芯整形,X轴压紧组件5设在机架的左端,所述X轴压紧组件5用于实现电芯压紧,升降支撑座7设在二次整形机构4内侧,所述升降支撑座7用于支撑电芯,Z轴压紧组件6设在机体1的两侧,所述Z轴压紧组件6用于实现Z方向的整形,Z轴压紧组件6下设有定位基准块11和Z轴向基准块9,所述定位基准块11和Z轴向基准块9用于定位电芯;
[0005]优选地,所述机架2上侧设有Y轴向滑块,所述二次整形机构4包括第一夹紧气缸401,所述第一夹紧气缸401固定于机架2上,第一夹紧气缸401两侧驱动端分别连接连接臂402,两侧的连接臂402延伸至机架2上方,连接臂402末端连接有限位气缸403,限位气缸403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对中夹紧块404,两侧的第一对中夹紧块404相对,连接臂402下设有Y轴向滑轨,所述Y轴向滑轨能够在Y轴向滑块上滑动,所述升降支撑座7设于第一对中夹紧块404下侧;
[0006]优选地,所述X轴压紧组件5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伺服电缸501,伺服电缸501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刚性连接架502,第一刚性连接架502上方前侧设有第二刚性连接架503,第一刚性连接架502与第二刚性连接架503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505,第二刚性连接架503前设有第一压紧面504;
[0007]优选地,所述机体1的右端设有辅助支撑机构3,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设在机体1上的第一支撑架301和其上的支撑滑台302,所述第一支撑架301上设有第二滑轨306,支撑滑台302能够在第二滑轨306上滑动,支撑滑台302上设有第一支撑气缸303,所述第一支撑气缸303驱动端连接支撑滑台302,支撑滑台302前端设有第一支撑面304,支撑滑台302上设有支撑销305,所述第一支撑架301上有与支撑销305配合的孔;
[0008]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机构3两侧设有对中夹紧机构8,对中夹紧机构8包括第二夹紧气缸801,所述第二夹紧气缸801驱动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08,第一连接板808两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803的一端,第二连接板803的另一端设有斜孔,所述斜孔内设有滑轮,滑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804,第三连接板804固定连接第二对中夹紧块802,第二对中夹紧块802右侧设有第二滑块806,所述机体1上设有第二滑轨支撑架805,第二滑轨支撑架805上设有第四滑轨807,所述第二滑块806在第四滑轨807上滑动;
[0009]优选地,所述Z轴压紧组件6包括第二支撑架601,第二支撑架601固定于机体1上,第二支撑架601上方设有驱动气缸602,所述驱动气缸602的驱动端连接第四连接板603上端,第四连接板603下端连接第一滑轨支撑架604,第一滑轨支撑架604上设有第三滑轨605,第二支撑架601下设有第一滑块606,所述第三滑轨605在第一滑块606内滑动,所述第一滑轨支撑架604下设有四组Z轴压紧气缸607,Z轴压紧气缸607的驱动端设有第二压紧面608,所述Z轴压紧气缸607下设有与Z轴向基准块9等高的支撑块13;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撑座7包括升降气缸和座体,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机架2上,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座体。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二次整形机构、对中夹紧机构和Z轴压紧组件的设置,使电芯在压紧之前就完成了定位,确保电芯在压紧之后外形整齐、尺寸准确,减小重复定位的复杂操作,确保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确保压紧过程压紧力的稳定,保证压紧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架剖面示意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二次整形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X轴压紧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Z轴压紧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对中夹紧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对中夹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体;2:机架;3:辅助支撑机构:301:第一支撑架;302:支撑滑台;303:第一支撑气缸;304:第一支撑面;305:支撑销;306:第二滑轨;4:二次整形机构;401:第一夹紧气缸;402:连接臂;403;限位气缸;404:第一对中夹紧块;5:X轴压紧组件;501:伺服电缸;502:第一刚性连接架;503:第二刚性连接架;504:第一压紧面;505:压力传感器;6:Z轴压紧组件;601:第二支撑架;602:驱动气缸;603:第四连接板;604:第一滑轨支撑架;605:第三滑轨;606:第一滑块;607:Z轴压紧气缸;608:第二压紧面;7:升降支撑座;8:对中夹紧机构;801:第二夹紧气缸;802:第二对中夹紧块;803:第二连接板;804:第三连接板;805:第二滑轨支撑架;806:第二滑块;807:第四滑轨;808:第一连接板;9:Z轴向基准块;10:第一滑轨;11:定位基准块;12:直线模组;1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直线模组12和Z轴压紧组件6,直线模组12上设有机架2,直线模组12用于带动机架2滑动,机架2上设有二次整形机构4、X轴压紧组件5和升降支撑座7,二次整形机构4设在机架2两侧,二次整形机构4用于电芯整形,X轴压紧组件5设在机架2的左端,X轴压紧组件5用于实现电芯压紧,升降支撑座7设在二次整形机构4内侧,升降支撑座7用于支撑电芯,Z轴压紧组件6设在机架2的两侧,Z轴压紧组件6用于实现Z方向的整形,Z轴压紧组件6下设有定位基准块11和Z轴向基准块9,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有直线模组(12)和Z轴压紧组件(6),直线模组(12)上设有机架(2),直线模组(12)用于带动机架(2)滑动,机架(2)上设有二次整形机构(4)、X轴压紧组件(5)和升降支撑座(7),二次整形机构(4)设在机架(2)两侧,所述二次整形机构(4)用于电芯整形,X轴压紧组件(5)设在机架的左端,所述X轴压紧组件(5)用于实现电芯压紧,升降支撑座(7)设在二次整形机构(4)内侧,所述升降支撑座(7)用于支撑电芯,Z轴压紧组件(6)设在机体(1)的两侧,所述Z轴压紧组件(6)用于实现Z方向的整形,Z轴压紧组件(6)下设有定位基准块(11)和Z轴向基准块(9),所述定位基准块(11)和Z轴向基准块(9)用于定位电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侧设有Y轴向滑块,所述二次整形机构(4)包括第一夹紧气缸(401),所述第一夹紧气缸(401)固定于机架(2)上,第一夹紧气缸(401)两侧驱动端分别连接连接臂(402),两侧的连接臂(402)延伸至机架(2)上方,连接臂(402)末端连接有限位气缸(403),限位气缸(403)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对中夹紧块(404),两侧的第一对中夹紧块(404)相对,连接臂(402)下设有Y轴向滑轨,所述Y轴向滑轨能够在Y轴向滑块上滑动,所述升降支撑座(7)设于第一对中夹紧块(404)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压紧组件(5)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伺服电缸(501),伺服电缸(501)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刚性连接架(502),第一刚性连接架(502)上方前侧设有第二刚性连接架(503),第一刚性连接架(502)与第二刚性连接架(503)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505),第二刚性连接架(503)前设有第一压紧面(5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速预堆叠整形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右端设有辅助支撑机构(3),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设在机体(1)上的第一支撑架(301)和其上的支撑滑台(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玮王鑫芳王俊杰郭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客琦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