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及其双层自动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80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第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包括下热压板、上热压板、下隔热膜、上隔热膜、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托辊驱动组件;以避免取放电芯时夹持机构两端分别与下热压板发生运动干涉;第二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自动热压装置;能够保证电芯被稳定地取放在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第二新型热压机构上,以保证电芯热压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第三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自动热压装置;其包括的辅助行程机构通过第一辅助升降机构可快速完成第一个压合行程,接着辅助行程机构与第二热压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最终第二热压驱动机构的驱动杆需要完成第二个压合行程,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及其双层自动热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生产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及其双层自动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芯生产工艺过程中,电芯通过卷绕或叠片工艺形成,此时,电芯的极片与隔膜之间存在一定气体和间隙,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热压工艺对电芯进一步整形。在进行热压工艺过程中,需要通过现有技术的自动热压装置对电芯进行热压处理。
[0003]但是,上述自动热压装置存在三个缺陷:
[0004]1.自动热压装置的热压机构的缺陷:为了保证热压接触有效及热压均匀,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的平面面积远大于电芯的平面面积,又为了避免横向夹持对卷绕或叠片后的电芯造成损伤,现有的夹持机构沿层叠方向竖向夹持电芯,上述两个现实因素导致了该夹持机构取放电芯过程中,夹持机构的两端底部容易与下热压板发生运动干涉,不便于夹持机构将电芯直接稳定放置在下热压板上或从下热压板上稳定取出。
[0005]2.自动热压装置的缺陷:因为第1个缺陷的存在,导致了该自动热压装置设置成两层热压时,其热压后的电芯质量无法保证,产品合格率低。
[0006]3.自动热压装置设置成两层热压时的缺陷:当自动热压装置的现有技术的热压驱动机构对两层的电芯进行热压时,其热压驱动机构的压合行程较远且压合时间较长,同时压合行程较远的热压驱动机构价格更加昂贵,上述因素会造成自动热压装置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及其双层自动热压装置,该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当夹持机构进行取放电芯时,避免夹持机构的两端底部与下热压板发生运动干涉,实现电芯被稳定放置在下隔热膜上或从下隔热膜上稳定将电芯取出的目的,解决现有的热压机构因夹持机构容易与下热压板发生运动干涉而不便于将电芯直接稳定放置在下热压板上或从下热压板上稳定取出的问题,该一种双层自动热压装置,解决了热压后的电芯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自动热压装置设置成两层热压时,其包括的现有技术的热压驱动机构压合行程远及压合时间较长所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包括下热压板和装设在下热压板上方且与下热压板开合设置的上热压板,所述下热压板顶部装设有下隔热膜,所述上热压板底部装设有上隔热膜,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托辊、第二托辊,所述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的一端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托辊、第二托辊运动的托辊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分别装设在下热压板和下隔热膜之间,且分别能够位于下热压板和
下隔热膜之间运动而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10]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托辊装设在下热压板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托辊装设在下热压板另一端的一侧;
[0011]当所述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时,所述托辊驱动组件分别驱动第一托辊、第二托辊沿垂直方向向上运动,且分别驱动第一托辊、第二托辊沿水平方向相互靠近,使得所述下隔热膜与下热压板相分离;
[0012]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分别与下隔热膜底面相抵住,所述下隔热膜顶面一端形成有供夹持机构一端插入的第一取放位,另一端形成有供夹持机构另一端插入的第二取放位。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托辊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板、装设在支撑板上的垂直驱动模组和装设在垂直驱动模组上的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所述垂直驱动模组驱动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包括同步带上带、与同步带上带传动连接的第一安装板、与同步带上带相对设置的同步带下带以及与同步带下带传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托辊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托辊一端插设在第二安装板上;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用于实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动作。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一侧装设有吸烟罩组件;吸烟罩组件能够有效收集电芯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减少了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托辊插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二托辊插入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可实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现场安装时,能够快速调整第一托辊、第二托辊相对于下热压板的安装位置。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上隔热膜两端分别装设有上隔热膜张紧组件,所述下隔热膜两端分别装设有下隔热膜张紧组件;上隔热膜张紧组件能够调节上隔热膜的张紧度,下隔热膜张紧组件能够调节下隔热膜的张紧度。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自动热压装置,包括主架、装设在主架顶部的热压驱动机构以及装设在主架一侧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上述两个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分别为第一新型热压机构和第二新型热压机构,所述主架内装设有竖直导轨组件,所述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分别与竖直导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装设在主架底部,所述热压驱动机构与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传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夹持机构以及与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相配合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新型热压机构装设在第二新型热压机构顶部,其中,所述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与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相连接,其两者之间的一侧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辅助升降机构。
[001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自动热压装置,包括主架、装设在主架顶部的热压驱动机构以及装设在主架一侧的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以及辅助行程机构,上述两个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分别为第一新型热压机构和第二新型热压机构,所述主架内装设有竖直导轨组件,所述第一新型热
压机构、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分别与竖直导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装设在主架底部,所述辅助行程机构装设在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顶部并且其两者之间的一侧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辅助行程机构、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一辅助升降机构,所述热压驱动机构装设在辅助行程机构上方,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夹持机构以及与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相配合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新型热压机构装设在第二新型热压机构顶部,其中,所述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与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相连接并且其两者之间的一侧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新型热压机构的下热压板、第二新型热压机构的上热压板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辅助升降机构,所述辅助行程机构包括横向驱动组件以及装设在横向驱动组件上的行程压杆,当所述第一新型热压机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包括下热压板(51)和装设在下热压板(51)上方且与下热压板(51)开合设置的上热压板(52),所述下热压板(51)顶部装设有下隔热膜(53),所述上热压板(52)底部装设有上隔热膜(5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托辊(55)、第二托辊(56),所述第一托辊(55)和第二托辊(56)的一端装设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托辊(55)、第二托辊(56)运动的托辊驱动组件(57),所述第一托辊(55)、第二托辊(56)分别装设在下热压板(51)和下隔热膜(53)之间,且分别能够位于下热压板(51)和下隔热膜(53)之间运动而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托辊(55)装设在下热压板(51)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托辊(56)装设在下热压板(51)另一端的一侧;当所述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时,所述托辊驱动组件(57)分别驱动第一托辊(55)、第二托辊(56)沿垂直方向向上运动,且分别驱动第一托辊(55)、第二托辊(56)沿水平方向相互靠近,使得所述下隔热膜(53)与下热压板(51)相分离;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托辊(55)、第二托辊(56)分别与下隔热膜(53)底面相抵住,所述下隔热膜(53)顶面一端形成有供夹持机构(3)一端插入的第一取放位(58),另一端形成有供夹持机构(3)另一端插入的第二取放位(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驱动组件(57)包括支撑板(570)、装设在支撑板(570)上的垂直驱动模组(571)和装设在垂直驱动模组(571)上的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572),所述垂直驱动模组(571)驱动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572)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572)包括同步带上带(5721)、与同步带上带(5721)传动连接的第一安装板(5723)、与同步带上带(5721)相对设置的同步带下带(5722)以及与同步带下带(5722)传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5724),所述第一托辊(55)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板(5723)上,所述第二托辊(56)一端插设在第二安装板(572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同步带直线模组(572)一侧装设有吸烟罩组件(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723)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托辊(55)插入的第一安装孔(5728),所述第二安装板(5724)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二托辊(56)插入的第二安装孔(572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膜(54)两端分别装设有上隔热膜张紧组件(540),所述下隔热膜(53)两端分别装设有下隔热膜张紧组件(5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板(52)内插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上发热器(520),所述下热压板(51)内插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下发热器(5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板(52)内还插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上热电偶传感器(521),所述下热压板(51)内还插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下热电偶传感器(5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电芯的新型热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压板(52)顶部装设有上隔热板(522),所述下热压板(51)底部装设有下隔热板(512)。
9.一种双层自动热压装置,包括主架(1)、装设在主架(1)顶部的第一热压驱动机构(2a)以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云茏谭廷浦李汉勇祖向军荣青
申请(专利权)人:天永锂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