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90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包括;分料筒,所述分料筒的顶部设置有接料斗,所述分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所述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输送管的管体中段连接有颗粒泵,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分料桶和接料斗在组合的时候能够将已经制造好的活性炭颗粒物进行输送,同时再配合着上次的颗粒泵与输送管可以迅速的将颗粒物转送至需要输送到的地方,最终通过出料管将颗粒物灌装,即可完成活性炭颗粒物的转移输送。即可完成活性炭颗粒物的转移输送。即可完成活性炭颗粒物的转移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颗粒主要分为定型和不定型两种颗粒物,广泛的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酿酒脱色气体净化等领域,在活性炭颗粒制作好之后需要进行输送,由于活性炭体积较小,质量较轻,采用传统的输送方式会对活性炭颗粒的表面造成影响,影响到后期的包装成品,比如采用输送带的方式进行运输时,颗粒物会在输送带上受到震动而造成溢出,而采用斗式提升机等方式进行诉讼的时候,颗粒物会随着螺旋搅拌杆的转动与螺旋搅拌杆接触,此时就会造成颗粒物表面出现破损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输送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包括;
[0005]分料筒,所述分料筒的顶部设置有接料斗,所述分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
[0006]所述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输送管的管体中段连接有颗粒泵,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底部与分料筒的上方密封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安装有双杆电机,所述双杆电机的两端输出轴均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梳理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两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与螺纹杆的一端处转动相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的出料孔两侧开设有条形凹槽,该条形凹槽处与梳理板的两侧安装的辅助块滑动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梳理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纹杆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梳理板的底部设置有梳理架,所述梳理架与出料孔之间把持有固定间距,且梳理架的宽度与出料孔的横向宽度适配。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平衡架,所述输送管的底部等距离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与输送管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直线处。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筒的底部安装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底部设置有导流部件,该导流部件与颗粒泵的一端插接相连。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分料桶和接料斗在组合的时候能够将已经制造好的活性炭颗粒物进行输送,同时再配合着上次的颗粒泵与输送管可以迅速的将颗粒物转送至需要输送到的地方,最终通过出料管将颗粒物灌装,即可完成活性炭颗粒物的转移输送,而且颗粒泵和输送管的使用,可以在不破坏活性炭颗粒物表面质量的情况下对活性炭颗粒进行输送,满足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分料筒、接料斗与支撑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分料筒、接料斗与支撑部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分料筒、接料斗与支撑部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接料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接料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梳理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分料筒;2、接料斗;3、支撑部件;4、颗粒泵;5、平衡架;11、对接头;12、导流部件;13、输送管;14、出料管;21、定位孔;22、外壳;23、支撑杆;24、出料孔;25、螺纹杆;26、梳理板;27、双杆电机;28、辅助块;29、通孔;210、梳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活性炭颗粒制造完成之后往往需要进行灌装,而由于活性炭颗粒本身的特性导致在运输罐装的时候极易造成外表的损伤,此时活性炭颗粒就会被碾压成粉末,影响罐装的质量,增加了活性炭的损耗,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包括;
[0028]分料筒1,分料筒1的顶部设置有接料斗2,分料筒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流部件12,导流部件12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13,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
[0029]输送管1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连接有出料管14,输送管13的管体中段连接有颗粒泵4,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
[0030]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分料筒1和输送管13的组合,在颗粒泵4的转移下可以对活性炭
颗粒进行输送,此输送过程中由于输送管13和活性炭颗粒之间运输的方式,避免了活性炭颗粒与输送管13之间造成过多的碰撞,减少了活性炭颗粒的损耗,提高活性炭颗粒输送的效率,从而间接的提高了活性炭后期罐装时的包装成品的质量。
[0031]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在活性炭颗粒输送的时候,为保障活性炭颗粒可以迅速的落入到多个输送管13之间进行分流输送,此时在分料筒1的底部通过设置多个对接头11连接输送管13,用以实现活性炭颗粒输送时的分流。
[0032]基于上述考虑,为保障活性炭颗粒输送的效率和输送时的稳定性,可以在接料斗2包括外壳22,外壳2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24,出料孔24的底部与分料筒1的上方密封相连接。
[0033]外壳22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下方安装有双杆电机27,双杆电机27的两端输出轴均安装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的外侧设置有梳理板26。
[0034]在此实施例中接料斗2下方所设置的出料孔24能够与分料斗的上方密封相连,从而可以稳定的承接已经制造好的活性炭颗粒,而配合着接料斗2上方所连接的支撑杆23和双杆电机27,在螺纹杆25的转动作用下,配合梳理板26,可以迅速的让活性炭颗粒落入到输送管13中,不会堆积在分料斗的底部,满足使用的需要。
[0035]请参阅图4、图5与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筒(1),所述分料筒(1)的顶部设置有接料斗(2),所述分料筒(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流部件(12),所述导流部件(12)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13),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所述输送管(1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连接有出料管(14),所述输送管(13)的管体中段连接有颗粒泵(4),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2)包括外壳(22),所述外壳(2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24),所述出料孔(24)的底部与分料筒(1)的上方密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2)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下方安装有双杆电机(27),所述双杆电机(27)的两端输出轴均安装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的外侧设置有梳理板(2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颗粒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2)的两端中部开设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的内侧与螺纹杆(25)的一端处转动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序然熊军付一民熊小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长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