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及其冲压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3810208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及其冲压模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冲床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该阶梯模与设于上模的第一冲头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与下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冲头,使下模口与第一冲头对齐,第二冲头与下模对齐;将管材套设在阶梯模上;使上模向下运动,在上模的第一冲头冲出管材的上表面的孔后,使上模带动阶梯模向下运动,利用阶梯模的第二冲头冲出管材的下表面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阶梯模在第一冲头冲压管材的上表面的孔时,起到凹模的作用;而在第一冲头冲出管材上表面的孔后,起到了凸模的作用,因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管材上、下表面两个孔的冲压,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冲压方法及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管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机械等行业。这些管材经常需要在上、下表面加工孔组或切口,如果采用普通的冲压或钻孔工艺,则需要分两次冲压或钻铣,不仅生产效 率不高,而且在需要上、下表面的孔同轴的情况下,采用现有的加工方法很难保证管材上表 面的孔与下表面的孔的同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一道工序 中冲压出管材上、下表面的孔组的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及其冲压模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冲床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该阶梯模与设于上模的第一 冲头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与下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冲头,使下模口与第一冲头对齐, 第二冲头与下模对齐;将管材套设在阶梯模上;使上模向下运动,在上模的第一冲头冲出管材的上表面的孔后,使上模带动阶梯 模向下运动,利用阶梯模的第二冲头冲出管材的下表面的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材孔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有用于冲孔 的第一冲头,该冲压模具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该阶梯模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该 阶梯模与第一冲头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与下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冲孔的第二冲头; 上模的底部还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块,在第一冲头冲出管材上表面的孔之后,该凸块推动阶 梯模向下运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阶梯模,该阶梯模的上表面设有作为凹模使用的下模口,阶 梯模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冲孔的冲头。本专利技术的阶梯模在上模的第一冲头冲压管材的上表面的孔时,起到凹模的作用; 而在第一冲头冲出管材的上表面的孔后,在上模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起到了凸模的作用,并 冲出管材的下表面的孔,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管材上、下表面两个孔的冲 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在需要上、下表面的孔同轴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同轴度O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冲裁管材的切口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可带动阶梯模上、下移动的杠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3。上模1设有用于冲孔的第一冲头11。上模1和下模2 是现有冲床上的模具,阶梯模3可设置在一导轨机构上,也可以连接在如图6所示的一杠杆 5上,由杠杆5带动阶梯模3实现上下移动。阶梯模3设置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该阶梯 模与第一冲头11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 31,与下模2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冲孔的第二冲头 32。上模1的底部还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块12,在第一冲头11冲出管材4上表面的孔之后, 该凸块12将推动阶梯模3向下运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用于冲压管材上同轴且孔径不同的孔组,因此,第一 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外径 不同。下模口 31为一通孔,通孔31的孔径与第一冲头11的外径相匹配,并贯穿第二冲头 32。由于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是同轴的,因此,在使用该冲压模具冲压时,能确保管 材上、下表面两个孔的同轴度。在实际工作中,如图1所示,常常采用两套冲压模具同时对管材4的两端进行冲 孔,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用 于冲压管材上同轴且孔径相同的孔组。其中,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中心线位于同 一条直线上,且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外径相等。下模口 31为一阶梯形通孔。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用于冲压不同轴且孔径相等的孔组和用于冲压不同轴且孔 径不同的孔组的冲压模具。在图3中,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中心线位于不同的直 线上,且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外径相等。在图4中,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 中心线位于不同的直线上,且第一冲头11与第二冲头32的外径不等。本专利技术的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冲床的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3,该阶梯模3与 设于上模1的第一冲头11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 31,与下模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冲头 32,使下模口 31与第一冲头11对齐,第二冲头32与下模2对齐;步骤2,将管材4套设在阶梯模3上,并使管材4的内壁紧贴阶梯模3的上表面;步骤3,操作冲床,使上模1向下运动,在上模1的第一冲头11冲出管材4的上表 面的孔后,使上模1带动阶梯模3向下运动,利用阶梯模3的第二冲头32冲出管材4的下 表面的孔。在步骤3中,上模1可通过设置于上模1上的凸块12推动阶梯模3向下运动。然 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一独立的联动装置来带动阶梯模向下运动。在上述的冲裁方法中,所述的孔不应局限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轮廓线封闭的孔。 图5示出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冲裁管材的切口的示意图。在图5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冲压模具,将第一冲头11和第二冲头32的位置移到管材4的边缘,可实现对管材4切口,一次可冲出上、下两个切口,并能保证该两个切口的精度。 本专利技术的阶梯模在上模的第一冲头冲压管材的上表面的孔时,起到凹模的作用; 而在第一冲头冲出管材的上表面的孔后,在上模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起到了凸模的作用,并 冲出管材的下表面的孔。因此,本专利技术减少了冲压工序,一步完成了管材上、下表面两个孔 的冲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在需要上、下表面的孔同轴的情况下,能 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同轴度。权利要求一种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冲床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该阶梯模与设于所述上模的第一冲头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与所述下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冲头,使下模口与第一冲头对齐,第二冲头与下模对齐;将所述管材套设在所述阶梯模上;使上模向下运动,在上模的第一冲头冲出管材的上表面的孔后,使上模带动阶梯模向下运动,利用阶梯模的第二冲头冲出管材的下表面的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一向 下凸出的凸块,在上述的第三个步骤中,所述上模通过该凸块推动所述阶梯模向下运动。3.一种管材孔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用于冲孔的第一冲头,其 特征在于, >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所述阶梯模设置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 间,该阶梯模与所述第一冲头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与所述下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冲 孔的第二冲头;所述上模的底部还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块,在所述第一冲头冲出所述管材上表面的孔之 后,所述凸块推动所述阶梯模向下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口为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 与所述第一冲头的外径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头与所述第二冲头的中心 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6.一种阶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模的上表面设有作为凹模使用的下模口,所述阶 梯模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冲孔的冲头。7.如权利要求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孔组的冲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冲床的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阶梯模,该阶梯模与设于所述上模的第一冲头相对的一侧设有下模口,与所述下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冲头,使下模口与第一冲头对齐,第二冲头与下模对齐;将所述管材套设在所述阶梯模上;使上模向下运动,在上模的第一冲头冲出管材的上表面的孔后,使上模带动阶梯模向下运动,利用阶梯模的第二冲头冲出管材的下表面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斯煜许光仲栋华高尔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