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夫专利>正文

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模块式组件和用于操作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12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200)的可运动部分(201)的模块式组件(100),具有:支承壳体(10),用于将模块式组件(100)固定在车辆(200)的可运动部分(201)上;紧急打开件(20),用于紧急操作车辆(200)的可运动部分(201),其中,在紧急打开件(20)上固定有用于操作锁(202)、尤其用于打开可运动部分(201)的牵拉件(27),并且其中,紧急打开件(20)能在至少两个位置(I,II)之间运动,即:休止位置(I)与工作位置(II),其中,在该休止位置,紧急打开件(20)支承在支承壳体(10)上,而在该工作位置,紧急打开件(20)能被使用者操作以便通过拉动牵拉件(27)来操作锁(202);以及用于紧急打开件(20)的触发装置(30),用于自动地将紧急打开件(20)从休止位置(I)移到工作位置(II),其中,紧急打开件(20)设计成能通过使用者人工施力而使紧急打开件(20)从休止位置(I)移到工作位置(II)。开件(20)从休止位置(I)移到工作位置(II)。开件(20)从休止位置(I)移到工作位置(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模块式组件和用于操作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例如车辆的门或盖的模块式组件。模块式组件尤其设计成应用在该可运动部分的固定式把手、抠手槽或外壳或者与可运动部分相接的车辆构件上。模块式组件优选设计用于可运动部分的操作,包括:上锁、解锁、打开和/或关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借助相应的模块式组件操作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用活动门把手是已知的,其可在关闭位置与拉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手动打开车门。此外,带有传感器的固定式门把手是已知的,它们例如通过手插入门把抠手槽而无需门把手主动运动地被操作以自动打开车门。为了打开车门,必须先操作锁定系统以解锁车门。在此知道了机械锁定系统,其可以通过操作机械锁芯被机械上锁和/或解锁。此外,车门用自动锁定系统是已知的,其可以在不使用机械锁芯的情况下被上锁和/或解锁。这种自动锁定系统可被设计为主动式或被动式无钥匙进入系统,其允许在无需有权司机参与的情况下解锁车门。在解锁车门后,可以通过拉动活动的门把手或通过操作门把手上的传感器来自动打开车门。这种锁定系统也可以设计为无钥匙启动系统,其是全自动的并且还允许通过轻松操作启动按钮来启动机动车。为此,司机必须随身携带呈I D发射器形式的电子钥匙以便向机动车内的安全系统验证。在这种门把手中大多采用接近传感器,其首先探测使用者的存在,然后启动身份查询以验证使用者授权。在身份查询中,车辆安全系统可与I D发射器通信以查询识别码。如果成功核实合法使用者身份,则锁定系统自动解锁车门并因此通过拉动活动的门把手或通过激活固定式门把手上的传感器允许自动打开车门。
[0003]在现代化汽车中通常设有车门用紧急打开系统以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在事故中还能操作锁闭系统并打开车门。当识别到事故时,锁定系统将自动解锁。为了最终打开车门,可以在车门门把手上设置紧急打开件,其可连接至牵拉件。牵拉件在此可处于与锁定系统的有效机械接合中,用以通过拉动紧急打开件来打开车门。为此,可以设有用于紧急打开件的触发装置,其在识别到事故时自动将紧急打开件从休止位置移到工作位置。在已知的系统中,除了例如在事故时的紧急情况外,还表明有无法可靠操作锁定系统的其它状况。例如当车辆电子装置失效和/或用于锁定系统自动操作和/或用于传感器工作的供能装置失效时就可能出现所述其它紧急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因此是改进一种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例如像车辆的门或盖的模块式组件,尤其是用以应用在固定式把手、抠手槽或可运动部分的外壳或者与可运动部分邻接的车辆构件上,其在不同的或甚至所有的紧急情况下允许可靠操作该可运动部分。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尤其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模块式组件,其允许可运动部分的改善
的、简单而直观的可靠操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模块式组件,其结构简单、紧凑且减轻重量地构成并且可简单安装在可运动部分的尤其是固定式把手或抠手槽或可运动部分的外壳或者与可运动部分邻接的车辆构件上。
[0005]前述任务通过一种具有独立装置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模块式组件和一种具有独立方法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借助这种模块式组件操作车辆可运动部分的方法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特征和细节来自各自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图。在此,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式组件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显然也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相关地适用,反之均亦然,故关于对这些专利技术方面的公开内容总是相互参照或可相互参照。
[0006]该任务尤其通过一种用于车辆可运动部分例如像车辆的门或盖的模块式组件来完成,模块式组件尤其设计成应用在可运动部分的固定式把手、抠手槽或外壳或者与可运动部分相接的车辆构件上,并且优选设计用于可运动部分的操作,包括上锁、解锁、打开和/或关闭。该模块式组件具有:
[0007]‑
也可称为安装支座的支承壳体,用于将该模块式组件固定在该车辆可运动部分上且支承可运动的紧急打开件,
[0008]‑
紧急打开件,用于在出事故时和/或在断电情况下、尤其是在两者兼具的情况下紧急操作车辆可运动部分,
[0009]其中,在该紧急打开件上固定有用于操作锁以便尤其打开该可运动部分的牵拉件,并且
[0010]其中,该紧急打开件可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运动,即:
[0011]休止位置,该紧急打开件在此支承在该支承壳体上,与
[0012]工作位置,该紧急打开件在此能被使用者操作以便通过拉动该牵拉件操作该锁,以及
[0013]‑
用于该紧急打开件的触发装置,用于尤其在出事故时自动地将该紧急打开件从该休止位置移到该工作位置,
[0014]其中,该紧急打开件被设计成尤其在断电情况下或在尤其包含电子装置失效、供电装置失效和/或传感器失效在内的车辆内电力和/或电子故障情况下能通过使用者人工施力使该紧急打开件从该休止位置移到该工作位置。
[0015]专利技术构思在此在于,在车辆出事故时触发装置自动将紧急打开件从休止位置移入工作位置。专利技术构思还在于,在断电情况下(这尤其包含电子装置失效、供电装置失效和/或传感器失效、即与车内电力和/或电子故障相关的所有紧急情况),紧急打开件可以通过使用者手动施力例如通过简单按压紧急打开件而可从休止位置移入工作位置。
[0016]有利地,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式组件与可设计成无钥匙进入系统或无钥匙启动系统的锁定系统相容。根据两个替代方案,用于存在检测的相应传感器如电容传感器和/或用于激活行为检测的传感器如感应传感器可集成在模块式组件中。根据另一优点,在模块式组件中除了传感器外还可集成有照明单元,用以更好地找到例如在抠手槽之处或之中的模块式组件。此外,可在模块式组件中集成有电子装置单元,其控制相应的锁定系统并且与车辆的安全系统通信。
[0017]车辆的安全系统在此可设计成基于无线电或NFC进行身份查询。车辆的锁定系统优选可设计成没有用于上锁和/或解锁可运动部分的机械锁芯。当有权的使用者已向车辆
安全系统成功验证身份时,锁定系统可解锁可运动部分。随后,在模块式组件上的相应传感器已被操作时,锁定系统可自动打开车门。在这种锁定系统中,通常规定锁定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自动解锁所有的车门。
[0018]但如果这种锁定系统的电子装置或供电装置失效,则机械锁芯无法被用于打开可运动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获得如下优点,即,虽然断电但还是提供如下可能,即,锁定系统可被手动操作以便打开可运动部分。为此,使用者只需例如以约15牛的力按压紧急打开件,以便将紧急打开件从休止位置移入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可容易地抓住紧急打开件,其例如从抠手槽露出。在工作位置,使用者可舒适地抓住紧急打开件以拉动紧急打开件。最后,通过例如以约1000牛的力拉动紧急打开件,可以操作锁定系统以打开可运动部分。
[0019]还可以在模块式单元中规定,紧急打开件在休止位置通过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的连接、尤其是卡锁连接来支承在支承壳体上。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可快速简单建立且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车辆(200)的可运动部分(201)的模块式组件(100),具有:

支承壳体(10),用于将该模块式组件(100)固定在该车辆(200)的可运动部分(201)上且支承可运动的紧急打开件(20),

该紧急打开件(20),用于在出事故时和/或在断电情况下紧急操作该车辆(200)的可运动部分(201),其中,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上固定有用于操作锁(202)、尤其用于打开该可运动部分(201)的牵拉件(27),并且其中,该紧急打开件(20)能在至少两个位置(I,II)之间运动,即:休止位置(I),在该休止位置(I),该紧急打开件(20)支承在该支承壳体(10)上,与工作位置(II),在该工作位置(II),该紧急打开件(20)能被使用者操作以便通过拉动该牵拉件(27)来操作该锁(202),以及

用于该紧急打开件(20)的触发装置(30),用于尤其在出事故时自动地将该紧急打开件(20)从该休止位置(I)移到该工作位置(II),其中,该紧急打开件(20)被设计成尤其在断电情况下能通过使用者人工施力而使该紧急打开件(20)从该休止位置(I)移到该工作位置(I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紧急打开件(20)在该休止位置(I)通过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尤其是卡锁连接(11,21)来支承在该支承壳体(10)上,其中,尤其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与该支承壳体(10)之间的、尤其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上的卡锁凸起(21)与该支承壳体(10)上的止动件(11)之间建立该卡锁连接(11,21),和/或该紧急打开件(20)通过与该支承壳体(10)的卡口式连接(17,22)而能从与该支承壳体(10)的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尤其是卡锁连接(11,21)中分离,以便尤其使该紧急打开件(20)从该休止位置(I)移到该工作位置(I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紧急打开件(20)被设计成使该紧急打开件(20)通过被使用者沿与该工作位置(II)相反的方向按压、尤其在该紧急打开件(20)的一端侧(24)进行端侧按压而能从该休止位置(I)移到释放位置(O),其中,尤其在该释放位置(O),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与该支承壳体(10)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尤其是卡锁连接(11,21)能够被分离,并且能通过预紧的弹簧件(40)将该紧急打开件(20)移送到该工作位置(II),和/或该紧急打开件(20)设计成:通过使用者沿与该工作位置(II)相反的方向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上按压,该紧急打开件(20)能够从该休止位置(I)被轴向移动到释放位置(O)并且通过轴向移动而被自动旋转,以便尤其使该紧急打开件(20)从与该支承壳体(10)的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特别是卡锁连接(11,21)中分离且因此放开该紧急打开件(20)而使其通过预紧的弹簧件(40)从该休止位置(I)移到该工作位置(II)。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紧急打开件(20)具有尤其是整体地、材料统一地和/或一体式形成的最好呈卡锁凸起(21)形式的卡锁件,该卡锁件在该紧急打开件(20)的休止位置(I)与尤其被施以弹簧弹力作用的在该支承壳体(10)上的止动件(11)合作,用以优选地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与该支承壳体(1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尤其是卡锁连接(11,21)且因此在该支承壳体(10)上支承所述处
于该休止位置(I)的紧急打开件(20)。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在该支承壳体(10)上设有尤其被施以弹簧弹力作用的止动件(11),以便尤其以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的方式在该支承壳体(10)上支承所述处于该休止位置(I)的紧急打开件(20),其中,尤其是该止动件(11)以板簧的形式形成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上且最好具有用于卡锁件尤其是卡锁凸起(21)的侧凹(11h),或者其中,该止动件(11)具有尤其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支承壳体(10)上的带有复位弹簧(11b)的掣爪(11a)。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紧急打开件(20)具有尤其整体形成的控制滑槽(22),该控制滑槽(22)与在该支承壳体(10)上的导向机构(F1)中的控制凸轮(17)配合,以便将当使用者沿与该工作位置(II)相反的方向按压该紧急打开件(20)时该紧急打开件(20)的从该休止位置(I)到该释放位置(O)的轴向移动转变为转动运动,其中,尤其是该紧急打开件(20)上的控制滑槽(22)和在该支承壳体(10)上的导向机构(F1)中的该控制凸轮(17)形成卡口式连接(17,22),以便尤其使该紧急打开件(20)从与该支承壳体(10)的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特别是卡锁连接(11,21)中分离,并且因此放开该紧急打开件(20)而使其通过预紧的弹簧件(40)从该休止位置(I)移到该工作位置(II)。7.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控制滑槽(22)具有尤其相对于该紧急打开件(20)的轴向延伸倾斜的控制肋(22a),以便通过在使用者沿与该工作位置(II)相反的方向按压该紧急打开件(20)时该紧急打开件(20)从该静止位置(I)到释放位置(0)的轴向位移来旋转该紧急打开件(20),和/或该控制滑槽(22)具有尤其相对于该紧急打开件(20)的轴向延伸倾斜的回导肋(22b),以便在从该释放位置(0)移入该工作位置(II)时按照返回到初始转动取向的方式来旋转该紧急打开件(20),和/或该控制滑槽(22)具有尤其呈漏斗状的接入区(22.3),用于在该支承壳体(10)上的导向机构(F1)中接纳该控制凸轮(17),以便尤其在该支承壳体(10)上的导向机构(F1)中容纳该紧急打开件(20),用以优选地在该紧急打开件(20)与该支承壳体(1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配合连接、尤其是卡锁连接(11,21)并且因此在该休止位置(I)在该支承壳体(10)上支承该紧急打开件(20)。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控制肋(22a)的长度和/或斜率是依据用于按压该紧急打开件(20)的可能移动距离(W)和/或该紧急打开件(20)的用于解除与该支承壳体(10)的卡口式连接(17,22)的可能转动角度(V)而被调节的,和/或该紧急打开件(20)的用于按压该紧急打开件(20)的移动距离(W)在2~10mm之间、尤其是在3~8mm之间被调设,优选调设为5mm,和/或该紧急打开件(20)的用于解除与该支承壳体(10)的卡口式连接(17,22)的转动角度(V)在15
°
至60
°
之间、尤其在30
°
至45
°
之间被调设,优选调设为45
°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块式组件(100),其特征是,该紧急打开件(20)如此在该休止位置(I)安置在该支承壳体(10)上,即,该紧急打开件(20)以在2~4mm之间、尤其为3mm的距离(d)从该支承壳体(10)内的导向机构(F1)中的容纳孔(15)突出并且例如突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斯
申请(专利权)人:胡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