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20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包括模仁和顶针,所述模仁上设有型腔和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模仁并且连通型腔,所述顶针设置于通孔内,所述模仁上还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连通型腔,另一端通过通气管连接气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顶针结构上增加了气顶结构,使得产品在未得到完全冷却时也可以通过气体轻松顶出,既能避免了传统顶针顶出包力过大导致产品外观不良,也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生产周期。程度地提升生产周期。程度地提升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作为注塑模具顶出系统,传统顶针依然是最为广泛的顶出方式。然而,在一些模具尤其是汽车软胶注塑以及化妆品等模具中,由于产品表面的特殊要求以及软胶注塑时产品顶出会变形,因此需要在产品顶出方面需要进行适当的技术改进。同时,为了追求产品的生产效率,如何实现快速顶出仍是现阶段注塑模具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0003]现有注塑模具常规的顶出方式主要有:顶针顶出、顶块顶出、推板顶出、司筒顶出等,经过行业多年实践应用均能稳定、高效地实现注塑模具的产品顶出。相对于常规注塑件顶出的方式,部分汽车软胶产品(如:TPR、TPU等软性塑胶)因在顶针顶出时部分胶位陷入模具中,而自身性能容易形变导致无法脱出。传统的方式是降低生产周期使得产品冷却固化再采用顶针强行顶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包括模仁和顶针,所述模仁上设有型腔和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模仁并且连通型腔,所述顶针设置于通孔内,所述模仁上还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连通型腔,另一端通过通气管连接气泵。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的端部通过气顶阀连接型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顶阀包括气体分流板和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一端连接气道,所述气体分流板设置在支撑筒的另一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分流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流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的直径大于气道的直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为锥形筒,其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气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设有流量阀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顶针结构上增加了气顶结构,使得产品在未得到完全冷却时也可以通过气体轻松顶出,既能避免了传统顶针顶出包力过大导致产品外观不良,也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生产周期。
[0016]2)设置了气顶阀对气体进行分流,使其可以更加均匀地施加在整个产品表面,提高顶出的效果。
[0017]3)气顶阀的支撑筒为锥形或直径大于气道,用于更好地扩散气体压力,避免气体
对产品表面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

型腔,2

模仁,3

顶针,4

气道,5

通气管,6

流量传感器,7

气顶阀,71

支撑筒,72

气体分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包括模仁2和顶针3。在模仁2上设有型腔1和通孔,型腔1内用于设置产品;通孔贯穿模仁2并且连通型腔1,顶针3设置于通孔内用于顶出型腔1内的产品。在模仁2上还设有气道4,气道4的一端通过气顶阀7连通型腔1,另一端通过通气管5连接气泵。气顶阀7包括气体分流板72和支撑筒71。支撑筒71的一端连接气道4,并且支撑筒71的直径大于气道4的直径,可以更好地扩散气体压力。气体分流板72设置在支撑筒71的一端,在气体分流板7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流孔,气体可以从气流孔喷出从而更加均匀地施加在整个产品表面。本实施例在通气管5上还设有流量传感器6和流量阀门等,用于更为精确地进行气流控制。
[0022]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筒71可以采用锥形筒,其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气道4,同样是起到扩散气体压力的作用,并且使得扩散更加顺滑。
[002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产品在注塑后经过一定冷却时间,在顶针3没有动作的前提下,经过气泵的压缩空气经由流量传感器6给出的信号进入通气管5和气道4,再经过气顶阀7进入产品表面,通过空气压力的推进将产品得以脱离模仁2表面。分离一定距离后再由顶针3将产品完全推出脱离模仁2后,再自由落下或由机械手将产品取出模具。以此方式获得优良的产品外观和生产制程。
[0024]本实施例的具体优点如下:
[0025]1、产品外观更美观,如果仅用传统顶针3会将产品顶变形,损坏产品的外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产品无法脱离模具。
[0026]2、降低模具生产周期,传统顶针3因受力较为集中,产品上有设计顶针3的位置可以受力顶出,但因产品形状和结构限制很多地方无法设计顶针3顶出,因此没有排布顶针3的位置容易粘在模仁2上,而采用吹气顶出则由于气体可以均匀分布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将受力点施加在整个产品表面,在没有充分冷却时就可以完美实现顶出,因而减少了冷却时间从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
[0027]3、模具造价更低廉,仅用传统顶出尤其是多穴模具会使用大量顶针3,对模仁2的加工以用顶针3的购买都是一笔高昂的开支,而采用吹气的方式只需在模仁2上加工一条气道4,部分区域设置少许顶针3就可以实现高效顶出,显著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0028]综上,本实施例采用气顶结合传统顶针3的方式,使得产品在未得到完全冷却时可以轻松顶出,解决了因顶出包力过大导致产品外观不良,同时生产周期也得到很大程度的
提升。
[002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包括模仁(2)和顶针(3),所述模仁(2)上设有型腔(1)和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模仁(2)并且连通型腔(1),所述顶针(3)设置于通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2)上还设有气道(4),所述气道(4)的一端连通型腔(1),另一端通过通气管(5)连接气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4)的端部通过气顶阀(7)连接型腔(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产品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顶阀(7)包括气体分流板(72)和支撑筒(71),所述支撑筒(71)的一端连接气道(4),所述气体分流板(72)设置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昌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庆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