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53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本申请通过将添加剂甜叶菊(SRH)分别以试验设计量添加到塑料桶中,将S1和S2中的混合青贮饲料分别制作三组并青贮60天,进行样品采集,青贮60天后开桶取样,并进行感官品质检测,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藜麦中可添加甜叶菊的最佳剂量为0.8%,添加甜叶菊粉在青贮饲料中也是适用的,并且在甜叶菊对乳酸菌进行抑制时,会对其他的有害杂菌进行有效的抑制,添加甜叶菊粉会使青贮的成功率增加。添加甜叶菊粉会使青贮的成功率增加。添加甜叶菊粉会使青贮的成功率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青贮饲料
,具体为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

技术介绍

[0002]藜麦属苋科藜亚科藜属作物,其副产物仍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可被用于饲料蛋白补充剂的制作,具有理想的饲用价值。藜麦属于能量饲料,但是由于自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而很难单独青贮。青贮是指将饲料置于发酵容器内,在无氧环境下利用附着于饲料表面的乳酸菌发酵,将饲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等有机酸的过程。青贮时,青贮容器内pH逐渐下降,饲料中的有害菌生长受到抑制,进而保证饲料可以长久保存。青贮饲料有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易于被家畜消化吸收的优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加工生产中。
[0003]混合青贮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青贮原料在混合均匀后放入同一青贮容器中进行青贮发酵,混合青贮的原料成分具有互补性,青贮效果往往比单一青贮的效果更佳。青贮原料的种类较多,但是如果进行单一青贮,会造成原料的营养价值单一,养分不均衡,而混合青贮(配合青贮)则可根据不同摄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特定需要,人为进行选择调配,已达到青贮发酵良好,营养均衡且全面以及适口性好的效果。
[0004]国内外对藜麦的研究到达了新的高度,人们开始自藜麦的播种、生长繁殖以及产物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因其富含营养成分而具有成为优质牧草的潜力,人们开始尝试将藜麦秸秆、麸皮、糠等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但藜麦饲料化在目前依然存在很大空白,同时,由于藜麦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将藜麦单独青贮成功,我们在单一全株藜麦中添加甜叶菊粉,探究当单一藜麦青贮时,向其中添加甜叶菊粉时,藜麦的青贮发酵是否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添加甜叶菊粉在青贮饲料中也是适用的,并且在甜叶菊对乳酸菌进行抑制时,会对其他的有害杂菌进行有效的抑制,添加甜叶菊粉会使青贮的成功率增加。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混合青贮饲料制作方法:
[0007]S1、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
[0008]S2、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将添加剂甜叶菊(SRH)分别以试验设计量添加到塑料桶中;
[0009]S3、将S1和S2中的混合青贮饲料分别制作三组并青贮60天;
[0010]S4、进行样品采集,青贮60天后开桶取样,并进行感官品质检测;
[0011]S5、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藜麦中可添加甜叶菊的最佳剂量。
[0012]优选的,所述S1和S2中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粉碎后原料长度均为2

3cm。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混合时将添加剂甜叶菊倒入水中,混匀后喷洒至饲料表面,随后进行混合处理。
[0014]优选的,所述S4中选择颜色呈黄绿色、气味带有微弱芳香味、质地松散无霉变的优质青贮料3份,2份使用真空包装袋真空包装并置于

70℃冰箱中保存,用于后续有机酸测定,1份将样品于65℃烘箱中烘干恒重后粉碎,自封袋中密封保存备用,用于各指标的测定。
[0015]优选的,所述S5中选择青贮结束后藜麦青贮料的6项青贮发酵指标和10项体外产气发酵数据作为藜麦青贮质量综合评定指标,运用公式求出青贮藜麦各指标参数的隶属函数值,然后将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进行累加,求出平均值。隶属函数的平均值越大,表示综合品质评价越高,计算公式如下:
[0016](1)若该指标与青贮综合品质呈正相关,则采用隶属函数计算公式:
[0017]R(Xi)=(Xi

Xmin)/(Xmax

Xmin),i=1,2,3,

,n;
[0018](2)若该指标与青贮综合品质呈负相关,则采用反隶属函数计算公式:
[0019]R(Xi)=1

(Xi

Xmin)/(Xmax

Xmin),i=1,2,3,

,n;
[0020]公式中的R(Xi)为第i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Xi为第i个指标的测定值,Xmax和Xmin为所有组别中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0021]综合评价:将各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取平均值,均值越大,说明青贮质量越好,同时对不同组别的隶属函数值进行排序。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申请通过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将添加剂甜叶菊(SRH)分别以试验设计量添加到塑料桶中,将S1和S2中的混合青贮饲料分别制作三组并青贮60天,进行样品采集,青贮60天后开桶取样,并进行感官品质检测,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藜麦中可添加甜叶菊的最佳剂量为0.8%,添加甜叶菊粉在青贮饲料中也是适用的,并且在甜叶菊对乳酸菌进行抑制时,会对其他的有害杂菌进行有效的抑制,添加甜叶菊粉会使青贮的成功率增加。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0

48h藜麦中添加不同比例甜叶菊组饲料产气量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混合青贮饲料
制作方法:
[0027]S1、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
[0028]S2、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将添加剂甜叶菊(SRH)分别以试验设计量添加到塑料桶中;
[0029]S3、将S1和S2中的混合青贮饲料分别制作三组并青贮60天;
[0030]S4、进行样品采集,青贮60天后开桶取样,并进行感官品质检测;
[0031]S5、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藜麦中可添加甜叶菊的最佳剂量。
[0032]其中,所述S1和S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混合青贮饲料制作方法:S1、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S2、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将藜麦与玉米原料按照试验设计比例混匀后,装入塑料桶中称重,加盖后用保鲜膜与胶带固定密封,将添加剂甜叶菊(SRH)分别以试验设计量添加到塑料桶中;S3、将S1和S2中的混合青贮饲料分别制作三组并青贮60天;S4、进行样品采集,青贮60天后开桶取样,并进行感官品质检测;S5、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藜麦中可添加甜叶菊的最佳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2中将刈割后的藜麦与玉米植株利用青贮打包机直接粉碎,粉碎后原料长度均为2

3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混合时将添加剂甜叶菊倒入水中,混匀后喷洒至饲料表面,随后进行混合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株藜麦与甜叶菊混合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选择颜色呈黄绿色、气味带有微弱芳香味、质地松散无霉变的优质青贮料3份,2份使用真空包装袋真空包装并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慧赵生国路平乐杨雅楠高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