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酱油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酱油是中国传统的液体调味品,制作时用大豆、脱脂大豆、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其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能促进食欲,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0003]我国酿制酱油历史悠久,生产酱油时需要将原料小麦进行焙炒,通过焙炒能够使小麦水分蒸发,较为稳定的分子结晶结构被破坏,使得小麦中淀粉糊化,从而增加酱油的香味和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还能对小麦表层的微生物进行高温杀灭,这使得焙炒后的小麦制曲不易腐烂,且其发酵效果更优,为制作酱油提供一个适宜的制作环境,因此,小麦焙炒是酱油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0004]目前,焙炒小麦使用的都是但传统的炒麦机,但是,传统的炒麦机存在加热不均,使得炒制不均匀,部分小麦会过度炒制出现焦煳现象,而另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包括炒麦机、研磨机、发酵罐、酱油提取机、煮沸锅、沉淀罐、澄清罐、过滤器、高温杀菌设备、灌装机以及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麦机包括:顶部设有保温外筒(21)的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3);翻炒机构,设于保温外筒(21)内,用以小麦的翻炒;保温存放机构,设于底板(1)内,用以翻炒后小麦的保温,所述保温存放机构包括移动部件、承接板(3)和收纳腔(4),所述收纳腔(4)开设于底板(1)的内部,所述承接板(3)滑动连接于收纳腔(4)内,所述移动部件设于承接板(3)上,且移动部件连接于底板(1)上;以及排气机构,设于保温外筒(21)上,用以内部热空气的排除,所述排气机构包括随动部件、调位部件、对接部件、导气防护部件、十字底座(32)、连轴(37)、调位环(35)、控制环(46)和排气扇(10),所述随动部件设于保温外筒(21)上,所述调位部件设于随动部件上,所述十字底座(32)设于随动部件内,所述连轴(37)固定连接于十字底座(32)上,所述排气扇(10)固定连接于连轴(37)的一端,所述调位环(35)转动套设于连轴(37)上,且调位环(3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弹簧(36),所述控制环(46)转动连接于调位环(35)内,所述对接部件设于十字底座(32)上,且对接部件连接于调位环(3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内热部件、翻炒内筒(15)、翻炒杆(14)和多组翻炒叶(20),所述翻炒内筒(15)固定连接于保温外筒(21)的内部,且翻炒内筒(1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悬挂杆(18),所述翻炒杆(14)转动连接于两个悬挂杆(18)上,多组所述翻炒叶(20)均等距固定连接于翻炒杆(14)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翻炒电机(6)、驱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7),所述保温外筒(2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4),所述翻炒电机(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4)上,所述驱动齿轮(5)固定连接于翻炒电机(6)的输出端,所述从动齿轮(7)固定连接于翻炒杆(14)的移动,且从动齿轮(7)与驱动齿轮(5)相互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热部件包括存温液腔(19)和加热丝(16),所述存温液腔(19)开设于翻炒杆(14)的内部,所述存温液腔(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撑螺旋架(17)内,所述加热丝(16)安装设置于保温外筒(21)和翻炒内筒(15)之间形成的夹缝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酱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包括支撑柱(22)和两个调位气缸(2),所述支撑柱(22)固定连接于承接板(3)的底部一侧边缘处,两个所述调位气缸(2)分别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恩,翁齐彪,浦似雁,缪建东,林文超,魏心星,林存,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乐聚泉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