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坦度螺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0088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7
采用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在溶剂中低温反应制得中间体1,中间体1在碱水溶液中形成中间体2(羧酸盐),然后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促进中间体2转化为坦度螺酮,产生的坦度螺酮随即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分离碱水层,有机层采用干燥剂干燥后,减压蒸馏,即可获得高纯度坦度螺酮,将其采取常规方式成盐,即得枸橼酸坦度螺酮。枸橼酸坦度螺酮与辅料混合后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制得枸橼酸坦度螺酮片。制得枸橼酸坦度螺酮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枸橼酸坦度螺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枸橼酸坦度螺酮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枸橼酸坦度螺酮为抗焦虑药物,由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研制成功,于1996年在日本首先获准上市,原研制剂为片剂,国内市售规格为10mg(5mg与20mg未进口)。枸橼酸坦度螺酮结构式为:,为坦度螺酮的枸橼酸盐。
[0003]文献报道坦度螺酮的合成路线有以下三种:路线A:文献Chem.Pharm.Bull.39(9)2288

2300(1991)中采取化合物Ⅲ和化合物Ⅳ在DMF中加入碳酸钾和碘化钾进行反应制备坦度螺酮,。化合物Ⅲ为高沸点油状物,其合成制备中用到二溴丁烷,由于不能采用常规的结晶方式得到固体化合物Ⅲ,且二溴丁烷亦为高沸点物,导致化合物Ⅲ的纯化较为困难。
[0004]路线B:专利CN101362751中采取化合物

与化合物

在DMF中加入碳酸钾进行反应制备坦度螺酮,。
[0005]该路线反应温度较高,提高了工业化设备的要求,且产品颜色较深,后处理中需采用活性炭脱色以及酸溶碱析等操作来消除产品颜色,导致生产上的操作繁琐。
[0006]路线C:专利US4507303中采取化合物Ⅰ(顺式

2,3

降冰片烷二羧酸酐)与化合物Ⅱ(4

氨基丁基
‑1‑
(2

嘧啶基)

哌嗪)在吡啶中回流制备坦度螺酮,。
[0007]该路线采用吡啶高温回流长时间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减压蒸馏以及硅胶柱纯化得
到产品,存在吡啶恶臭,过柱不利于工业化以及收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综合分析以上合成路线的缺点,我们发现路线A和路线B存在的问题难以避免,而路线C中,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反应首先产生中间体1(半酰胺化合物),而后的环合过程较为困难(如下),反应时间长(US4507303),环合过程为反应是否优良的关键决定步骤;。
[0009]针对路线C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一条创造性的优化路线(如下):采用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在溶剂中低温反应制得中间体1,中间体1在碱水溶液中形成中间体2(羧酸盐),然后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促进中间体2转化为坦度螺酮,产生的坦度螺酮随即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分离碱水层,有机层采用干燥剂干燥后,减压蒸馏,即可获得高纯度坦度螺酮,由此路线获得的坦度螺酮采取文献报道的常规方式与枸橼酸成盐,即得枸橼酸坦度螺酮,纯度>99.9%;。
[0010]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反应的温度可控制在

20℃至30℃,优选0

25℃。采用的溶剂可以是环醚(如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腈(如乙腈)、氯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等)、芳香烃(如苯、甲苯等)等合成上常用溶剂,优选环醚。该步骤替代了文献使用的吡啶,消除了合成过程及后处理中的恶臭,降低了反应温度,采取低温即可获得高收率,高纯度的中间体1,相对文献中报道的制备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0011]中间体1直接环合成酰胺较为困难,采用吡啶中回流反应,需要较长时间,且因为反应温度高,产物纯度较差,需要过柱处理,不适于工业化生产,故采用该路线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
[0012]成酰胺的常规方式一般采取羧酸成酰氯或酸酐后与胺反应,而采用羧酸盐与胺进行合成酰胺的报道较少,文献J. Org. Chem. 2014, 79, 3, 943

954中曾报道采用羧酸盐
与胺进行酰胺的缩合反应,但是加入了缩合剂HBTU等,首先将羧酸盐活化后,再加入胺反应,由于缩合剂价格较贵,此法不易于工业化生产。
[0013]本专利技术中,经过大量的试验摸索,出人意料的发现:将中间体1加入碱水溶液中,形成中间体2(羧酸盐),然后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几乎可以定量的、高纯度的、快速的得到坦度螺酮。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是反应转化的关键,中间体2若只单独溶解于碱水中,其只会以羧酸盐的形式长期存在,不会向坦度螺酮方向转化。同时,若加入的溶剂与水可互溶,中间体2亦不会向坦度螺酮方向转化。
[0014]其中制备中间体2所使用的碱可以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等有机合成上常用的碱性物质。促进中间体2转化为坦度螺酮的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以是氯代烃、酯类、芳香烃等,优选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0015]该工艺极大的简化了中间体1经酰胺化制备坦度螺酮的过程,所用物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纯度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相对于目前的常规酰胺化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坦度螺酮产品以外的其他酰胺化反应,具有参考价值。
[0016]将本工艺制备得到的枸橼酸坦度螺酮与乳糖一水合物、玉米淀粉、羧甲纤维素钙混合均匀,加入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制软材,过20目筛制得湿颗粒,于50℃左右烘干,经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包衣,制得枸橼酸坦度螺酮片。除10mg规格外,专利技术人通过调节配方比例,同时还制备了规格为5mg的片剂。
附图说明
[0017]图1坦度螺酮核磁共振氢谱;图2坦度螺酮核磁共振碳谱;图3坦度螺酮单晶X射线衍射;图4枸橼酸坦度螺酮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将100g化合物Ⅰ、四氢呋喃500ml投入三口瓶中,冷却至0

5℃,滴加141.6g化合物Ⅱ与800ml四氢呋喃的混合液,滴加开始后约半小时有白色固体析出,保持0

5℃搅拌反应2.5小时,抽滤,得中间体1湿品,折干重232g。收率96%,纯度>99%。
[0019]将中间体1湿品加入到氢氧化钠34.7g、水1000ml的溶液中,室温搅拌溶清,加入二氯甲烷500ml搅拌1小时,分层,水层加入二氯甲烷500ml搅拌1小时,分层,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得坦度螺酮217g,收率98%,纯度>99.8%,单个杂质<0.1%。
[0020]将坦度螺酮加入到溶剂中加热溶解,加入枸橼酸,即可获得枸橼酸坦度螺酮,此步文献报道较多,不做赘述。
[0021]实施例2:将100g化合物Ⅰ、乙腈500ml投入三口瓶中,冷却至0

5℃,滴加141.6g化合物Ⅱ与800ml乙腈的混合液,滴加开始后约半小时有白色固体析出,保持0

5℃搅拌反应2.5小时,抽滤,得中间体1湿品,折干重222g。收率92%,纯度>99%。
[0022]将中间体1湿品加入到碳酸钠87.9g、水1000ml的溶液中,室温搅拌溶清,加入乙酸乙酯500ml搅拌1小时,分层,水层加入乙酸乙酯500ml搅拌1小时,分层,合并有机层,无水硫
酸钠干燥,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得坦度螺酮208g,收率98%,纯度>99.8%,单个杂质<0.1%。
[0023]实施例3: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枸橼酸坦度螺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化合物Ⅰ(顺式

2,3

降冰片烷二羧酸酐)与化合物Ⅱ(4

氨基丁基
‑1‑
(2

嘧啶基)

哌嗪)在溶剂中反应制得中间体1;(2)中间体1在碱水溶液中形成中间体2(羧酸盐),然后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促进中间体2转化为坦度螺酮;(3)坦度螺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欧周定成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常捷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