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来调节车载显示屏的位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63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1)来调节车载显示屏(2)的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读取车辆座椅的当前高度;S2:根据从步骤S1中读取的当前高度来确定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对应高度;S3:控制所述位置调节装置(1),以将所述车载显示屏(2)调节至从步骤S2中确定的对应高度。骤S2中确定的对应高度。骤S2中确定的对应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来调节车载显示屏的位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显示屏的位置调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来调节车载显示屏的位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随着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家厂商对于车辆智能化、座舱数字化的比拼也愈发激烈,汽车中控屏已从几年前的老旧形态变为先进的全面屏智能中控形态。作为整个汽车的人机交互中心,各家厂商在大屏上的创新也是数不胜数,最常见的就是旋转形态。然而目前的诸多中控屏大都只能面朝车后方一个角度呈现内容,无法实现左右转向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升车载显示屏的使用体验和乘坐舒适性。
[000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来调节车载显示屏的位置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
[0006]一种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来调节车载显示屏的位置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使用位置调节装置(1)来调节车载显示屏(2)的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读取车辆座椅的当前高度;S2:根据从步骤S1中读取的当前高度来确定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对应高度;S3:控制所述位置调节装置(1),以将所述车载显示屏(2)调节至从步骤S2中确定的对应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读取车辆座椅的当前高度后,根据所述当前高度得到乘员身高相对于参考身高的身高百分位,根据所述身高百分位来确定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对应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身高百分位小于50%、50%至95%、大于95%分别对应于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不同对应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1)能够布置于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背面,所述位置调节装置(1)具有用于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高度的升降机构(12),在步骤S3中,通过所述升降机构(12)以将所述车载显示屏(2)调节至从步骤S2中确定的对应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1)还具有用于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朝向角度的转向机构(11),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通过所述转向机构(11)来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朝向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检测乘员的人眼位置,并且所述转向机构(11)根据人眼位置来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朝向角度,或者检测乘员处在哪个车辆座椅上,所述转向机构(11)根据乘员所在的车辆座椅的位置来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屏(2)的朝向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1)还具有支架(16),所述转向机构(11)与所述升降机构(12)通过所述支架(16)耦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11)具有彼此相配合的蜗轮(111)和蜗杆(112),在步骤S4中,通过操控所述蜗杆(112)带动所述蜗轮(111),使所述蜗轮(111)带动所述车载显示屏(2)进行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11)还具有转轴(113)和用于连接所述车载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