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27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内板总成与外板总成连接不便的问题。为此目的,本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内板总成、连接支架和外板总成;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外板总成连接,第二支架与内板总成连接,且外板总成与内板总成被设置成位于连接支架的同侧。通过设置连接支架将外板总成和内板总成连接起来,既能够满足内板总成与外板总成的造型要求,又能够保证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内板总成和外板总成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汽车结构中,为保证连接强度,内板总成和外板总成通常采用铆接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但是,一些内板总成和外板总成采用铆接连接后可能会导致密封性较差,如流水槽和后横梁,由于造型、空间以及可操作的铆接方向的限制,流水槽和后横梁连接不便,且在铆接后可能出现漏水等问题,影响密封性。

2、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内板总成与外板总成连接不便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内板总成、连接支架和外板总成;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板总成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内板总成连接,且所述外板总成与所述内板总成被设置成位于所述连接支架的同侧。

3、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以铆接的方式连接。

4、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且铆钉依次铆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铆钉的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

5、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底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内板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四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内板总成的外底壁上;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或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6、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截面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

7、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板总成包括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流水槽的外底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板。

8、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流水槽的侧壁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

9、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台,所述加强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流水槽的一侧。

10、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外板总成所处的位置。

11、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连接处形成用于避让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板总成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避让口。

12、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板总成包括后横梁,所述后横梁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3、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板总成还包括衣帽板,所述衣帽板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

14、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板总成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且所述外板总成与所述衣帽板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

15、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板总成还包括侧围内板,所述侧围内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远离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6、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外板总成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时,所述侧围内板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外板总成、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后横梁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避让口。

17、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围内板与所述外板总成的流水槽彼此不接触。

18、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围内板上开设有第三避让口,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四避让口,所述第三避让口和所述第四避让口对合形成通孔。

19、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板总成的材质相同;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内板总成的材质相同。

20、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的车身后部结构。

21、方案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内板总成、连接支架和外板总成;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二支架;

22、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板总成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内板总成连接,且所述外板总成与所述内板总成被设置成位于所述连接支架的同侧。

23、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以铆接的方式连接。

24、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且铆钉依次铆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铆钉的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

25、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底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并且/或者

26、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内板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四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内板总成的外底壁上;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或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27、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截面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

28、方案6.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总成包括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流水槽的外底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板。

29、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的侧壁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

30、方案8.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台,所述加强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流水槽的一侧。

31、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外板总成所处的位置。

32、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内板总成、连接支架和外板总成;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二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以铆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且铆钉依次铆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铆钉的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底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并且/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截面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总成包括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流水槽的外底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的侧壁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台,所述加强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流水槽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外板总成所处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连接处形成用于避让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板总成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避让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总成包括后横梁,所述后横梁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总成还包括衣帽板,所述衣帽板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总成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且所述外板总成与所述衣帽板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总成还包括侧围内板,所述侧围内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远离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板总成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横梁之间时,所述侧围内板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外板总成、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后横梁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避让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与所述外板总成的流水槽彼此不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上开设有第三避让口,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四避让口,所述第三避让口和所述第四避让口对合形成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外板总成的材质相同;并且/或者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内板总成、连接支架和外板总成;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二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以铆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且铆钉依次铆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铆钉的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内板总成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板总成的外底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并且/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截面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总成包括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流水槽的外底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的侧壁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一侧所处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台,所述加强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流水槽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聂晨阳张成王洪利程铭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