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20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推车,包括车架、推杆及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推杆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推杆上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所述推车还包括在所述推杆相对所述车架转动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的联动组件,该推车能够方便地在推车功能与拖车功能之间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载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车


技术介绍

1、推车为儿童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现有技术中,推车在被使用时通常是由儿童坐立在推车上由大人推行,使用功能较为单一,产品的使用周期较短,造成资源浪费。而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拖车,其中通过将拖拉杆翻转至自前向后延伸的状态并锁定于车架上,也可以将拖车转换为推车使用,但是这需要将车架与推杆之间设置锁定机构,造成结构复杂,操作也相对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转换为拖车使用的推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车,包括车架、推杆及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推杆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推杆上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所述推车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相对所述车架转动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3、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联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联动杆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其中,所述联动杆的下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转动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推杆的下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转动连接的位置的后方。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具有承载空间的承载框,所述推杆、所述联动杆及所述滑动件均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承载框沿左右方向位于两组所述推杆及两组所述联动杆之间。

6、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具有承载空间的承载框,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框的前部,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至少有部分伸出在所述承载框的后侧;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全部地位于所述承载框的前方。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框包括底框,所述推车包括多组轮组件,所有的所述轮组件设于所述底框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框的前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框还包括顶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框与所述顶框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顶框、所述连接组件及所述底框之间相互配合围设形成所述的承载空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地设置,使得所述承载框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组所述轮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框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承载框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其中,所述前轮组件为万向轮组件,所述承载框的底前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轮座,所述前轮组件安装于所述轮座的下部,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轮座上。

11、优选地,所述推车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推杆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其中,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并将所述滑动件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下;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下,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推杆能够相对所述车架转动。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推车中,推杆能够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之间转换,使得该推车能够在推车功能与拖车功能之间切换,同时,推杆、滑动件及联动组件独立于车架工作,使得推杆使用状态的切换不影响车架中主体承载功能的使用,使得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切换使用方式,其结构简单,转换操作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推杆及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推杆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推杆上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所述推车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相对所述车架转动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联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联动杆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其中,所述联动杆的下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转动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推杆的下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转动连接的位置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具有承载空间的承载框,所述推杆、所述联动杆及所述滑动件均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承载框沿左右方向位于两组所述推杆及两组所述联动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具有承载空间的承载框,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框的前部,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至少有部分伸出在所述承载框的后侧;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全部地位于所述承载框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包括底框,所述推车包括多组轮组件,所有的所述轮组件设于所述底框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框的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还包括顶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框与所述顶框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顶框、所述连接组件及所述底框之间相互配合围设形成所述的承载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地设置,使得所述承载框能够沿上下方向收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轮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框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承载框底后部的后轮组件,其中,所述前轮组件为万向轮组件,所述承载框的底前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轮座,所述前轮组件安装于所述轮座的下部,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轮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推杆与所述滑动件之间,其中,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并将所述滑动件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下;所述推杆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下,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推杆能够相对所述车架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推杆及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推杆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前向后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推杆上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推杆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推杆自后向前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滑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沿所述推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所述推车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推杆相对所述车架转动的过程中联动使得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联动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联动杆的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其中,所述联动杆的下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转动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推杆的下部与所述车架之间转动连接的位置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具有承载空间的承载框,所述推杆、所述联动杆及所述滑动件均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承载框沿左右方向位于两组所述推杆及两组所述联动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具有承载空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克·基冈曹向闯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