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51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包括: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对清选后的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对冷干燥后的带壳核桃进行烘干和炒制;将炒制后的带壳核桃倒入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得到核桃毛油;所述压榨时的压强不超过80Mpa,温度不超过40℃。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剥壳,带壳直接压榨,解决了壳较厚、取仁困难、取仁成本极高的未嫁接的实生核桃的榨油难题,无需传统的精炼工艺,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对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并炒制,从而使得带壳核桃的油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油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桃油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核桃油是从核桃中压榨或浸提而成的可食用植物油。通常,核桃坚果的出仁率在40%

60%间,核桃仁的含油率65%

70%间,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故有“树上油库”的美誉。
[0003]目前压榨核桃油的生产基本上都是直接引用花生、大豆等大宗食用油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其基本工艺是:用榨油机压榨出毛油之后,通过高温和化学精炼,获得精炼油。食用油的精炼环节一般包括了脱磷、脱水、脱色、脱酸、脱蜡和除臭等6个工艺步骤。但这种传统精炼工艺一方面会使核桃油中的诸多保健功能成分(如植物甾醇、维生素E、黄酮等)大量损失,使成品核桃油的品质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加入的化学物质可能成为新的污染物,影响食品卫生和安全。同时,还会大幅增加核桃油的生产成本。
[0004]现有技术中利用液压榨油机对带壳核桃进行压榨出油,但其压榨过程简单,使得成品油的出油率并不能得到较大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包括:
[0008]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
[0009]对清选后的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
[0010]对冷干燥后的带壳核桃进行烘干和炒制;
[0011]将炒制后的带壳核桃倒入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得到核桃毛油;所述压榨时的压强不超过80Mpa,温度不超过40℃。
[0012]优选地,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包括:
[0013]去除带壳核桃中的霉烂变质核桃,并对剩余核桃的表面进行清洗和灭菌。
[0014]优选地,在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后,还包括:
[0015]将清选后的带壳核桃置于55~6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15%,再次风选去除杂质,带壳核桃置于5~8℃的黑暗干燥室中恒温存放3~5d,控制干燥室空气湿度为8~15%。
[0016]优选地,对清选后的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包括:
[0017]将带壳核桃置于室温下回温10~12h后置于35~4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干1.5~2h;提升烘干温度至55~60℃,烘至带壳核桃含水量为6~7%,摊放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
室温,喷雾加湿至带壳核桃含水量为9~11%。
[0018]优选地,对冷干燥后的带壳核桃进行烘干和炒制,包括:
[0019]将带壳核桃按照尺寸进行分组烘干,并摊开以使其均匀受热,烘干至带壳核桃的含水率为10%以下;
[0020]将烘干后的带壳核桃在炒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设置为80~120℃。
[0021]优选地,还包括:
[0022]对核桃毛油进行离心或过滤处理,获得成品核桃油。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包括: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对清选后的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对冷干燥后的带壳核桃进行烘干和炒制;将炒制后的带壳核桃倒入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得到核桃毛油;所述压榨时的压强不超过80Mpa,温度不超过40℃。本专利技术无需剥壳,带壳直接压榨,解决了壳较厚、取仁困难、取仁成本极高的未嫁接的实生核桃的榨油难题,无需传统的精炼工艺,且本专利技术中对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并炒制,从而使得带壳核桃的油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油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7]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过程、方法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元。
[002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能够提高出油率。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中去除带壳核桃中的霉烂变质核桃,并对剩余的10KG核桃的表面进行清洗和灭菌;将清选后的带壳核桃置于55℃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15%,再次风选去除杂质,带壳核桃置于5℃的黑暗干燥室中恒温存放3d,控制干燥室空气湿度为8%。然后将带壳核桃置于室温下回温10后置于35℃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干1.5h;提升烘干温度至55℃,烘至带壳核桃含水量为6%,摊放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喷雾加湿至带壳核桃含水量为9%。将带壳核桃按照尺寸进行分组烘干,并摊开以使其均匀受热,烘干至带壳核桃的
含水率为6%以下;将烘干后的带壳核桃在炒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设置为80℃;将炒制后的带壳核桃倒入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得到核桃毛油;所述压榨时的压强为55Mpa,温度不超过40℃,压榨次数为三次。最终对核桃毛油进行离心或过滤处理,获得成品核桃油。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中去除带壳核桃中的霉烂变质核桃,并对剩余的10KG核桃的表面进行清洗和灭菌;将清选后的带壳核桃置于6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15%,再次风选去除杂质,带壳核桃置于8℃的黑暗干燥室中恒温存放5d,控制干燥室空气湿度为15%。然后将带壳核桃置于室温下回温10后置于35℃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干2h;提升烘干温度至60℃,烘至带壳核桃含水量为7%,摊放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喷雾加湿至带壳核桃含水量为11%。将带壳核桃按照尺寸进行分组烘干,并摊开以使其均匀受热,烘干至带壳核桃的含水率为8%以下;将烘干后的带壳核桃在炒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设置为120℃;将炒制后的带壳核桃倒入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得到核桃毛油;所述压榨时的压强为75Mpa,温度不超过40℃,压榨次数为三次。最终对核桃毛油进行离心或过滤处理,获得成品核桃油。
[0034]对比例:
[0035]筛选未嫁接的实生核桃,除去杂质和有机械破损的核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对清选后的带壳核桃进行冷干燥;对冷干燥后的带壳核桃进行烘干和炒制;将炒制后的带壳核桃倒入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得到核桃毛油;所述压榨时的压强不超过80Mpa,温度不超过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包括:去除带壳核桃中的霉烂变质核桃,并对剩余核桃的表面进行清洗和灭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出油率的核桃榨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对带壳核桃进行清选后,还包括:将清选后的带壳核桃置于55~6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15%,再次风选去除杂质,带壳核桃置于5~8℃的黑暗干燥室中恒温存放3~5d,控制干燥室空气湿度为8~15%。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锋李秀芳薛代涵张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五龙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