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17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不使构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前后方向上的基板连接部的支撑刚性的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1)具备光源部(3)、供电部件(5)、散热部件(4)以及插口(7)。光源部(3)具有发光元件(31)和与发光元件(31)连接的基板(32)。供电部件(5)向光源部(3)供给电力。散热部件(4)安装有光源部(3)。插口(7)组装于与安装光源部(3)的散热部件(4)的前表面(4A)相反的后侧。在车辆用灯具(1)中,供电部件(5)通过基板连接部(32c)而与基板(32)电连接。散热部件(4)一体地具有至少在散热部件(4)的前后方向的配置中支撑基板连接部(32c)的扩张支撑部(42)。部(42)。部(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灯具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用灯具在基板的上表面亦即装配面装配发光芯片,并且作为基板的下表面的抵接面紧贴于作为金属体的上表面的抵接面。作为金属体的下表面的固定面固定于导热树脂部件。金属体将由发光芯片、基板等构成的光源部所产生的热传递至导热树脂部件。在金属体的外周缘的一边(与供电部件对应的边)设有避让供电部件的避让凹部。供电部件的一端部贯通基板,并通过焊锡进行电连接且进行机械式安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247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现有的车辆用灯具中,在与基板的抵接面垂直的方向上,基板的一部分配置于避让凹部,因此基板的一部分未被金属体支撑。另外,由于基板与供电部件经由焊锡等电连接的基板侧的基板连接部是基板的一部分未被金属体支撑的部分,所以难以支撑基板连接部。因此,存在不能确保垂直方向上的基板连接部的支撑刚性的问题。
[0008]本公开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能够在不使构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前后方向上的基板连接部的支撑刚性。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部、供电部件、散热部件、以及插口。光源部具有发光元件和与发光元件连接的基板。供电部件向光源部供给电力。散热部件安装有光源部。插口组装于与安装有光源部的散热部件的前表面相反的后侧。在该车辆用灯具中,供电部件通过基板连接部而与基板电连接。散热部件一体地具有至少在散热部件的前后方向的配置中支撑基板连接部的扩张支撑部。
[0011]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12]因此,能够在不使构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前后方向上的基板连接部的支撑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说明本公开的车辆用灯具的说明图。
[0014]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前侧立体图。
[0015]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4是说明本公开的光源部、散热部件、供电部件、电源侧连接器的说明图。
[0017]图5是示出本公开的光源部、散热部件、供电部件、电源侧连接器的截面的剖视图,是示出本公开的电源侧连接器的局部剖切的剖切面,并且是图4的I

I线处的剖视图。
[0018]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光源部、散热部件的截面的剖视图,并且是从图4的II

II线处的剖视图除去供电部件、电源侧连接器后的图。
[0019]图7是说明本公开的散热部件的说明图。
[0020]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散热部件的截面的剖视图,并且是图7的III

III线处的剖视图。
[0021]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散热部件的截面的剖视图,并且是图7的IV

IV线处的剖视图。
[0022]图10是示出本公开的光源部、散热部件、供电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光源单元的后侧立体图。
[0024]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插口的前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车辆用灯具的方式进行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实施例1中的车辆用灯具1作为汽车等车辆的灯具来使用,例如应用于前照灯、雾灯、日间行车灯、车距灯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车辆用灯具1中,将车辆的直进时的前进方向(前后方向)且照射光的方向作为光轴方向(附图中设为“Z”,将照射的一方作为前侧。),将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作为上下方向(附图中设为“Y”。),将与光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作为宽度方向(附图中设为“X”。)。以下,将实施例1的结构分为“整体结构”、“光源单元的结构”、“散热部件的主要部分结构”进行说明。
[0028]参照图1对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0029]如图1所示,车辆用灯具1具备灯壳11、灯透镜12、反射体13以及光源单元2。灯壳11由有色、被涂装后的树脂材料等非透光性的部件形成,呈前方开口、后方被封堵的中空形状。在灯壳11中,设有贯通被封堵的后端的安装孔11a。在安装孔11a的缘部,大致等间隔地设有多个切口部和限位部。
[0030]灯透镜12由透明树脂部件、玻璃部件等透光性的部件形成,形成为能够对灯壳11的敞开的前端进行覆盖的形状。灯透镜12以密封的状态固定于灯壳11的开口部,确保了水密性。被灯壳11和灯透镜12划分而形成灯室14。
[0031]反射体13是对从光源单元2射出的出射光进行配光控制的配光控制部,固定于灯壳11等。反射体13配置在灯室14内。反射体13形成为在光源单元2的发光部31c(下述)的附近具有焦点的弯曲形状。反射体13的内侧的面作为反射光的反射面13a,并在底部设有安装孔13b。在反射体13配置在灯室14内的状态下,安装孔13b成为与灯壳11的安装孔11a连通的位置关系。此外,虽然将反射体13作为与灯壳11相独立的部件来形成,但可以将一体的结构即灯壳11的内侧的面作为反射面,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并且,也可以在光源单元2的光轴方向的前侧设置导光部件而在与该发光部31c位置不同、大小不同的区域射出光来代替反射体13(反射面13a),不限定于实施例1的结构。即使在像这样设有导光部件的情况下,车辆用灯具1也能够例如作为前照灯、雾灯、日间行车灯、车距灯等来使用。
[0032]在灯室14,以在灯壳11的安装孔11a和反射体13的安装孔13b通过的方式配置有光源单元2。光源单元2在与灯壳11之间夹设密封部件15(O型圈、橡胶衬垫),能够装卸地安装于灯壳11的安装孔11a。此外,光源单元2也可以经由上下方向用光轴调整机构、左右方向用光轴调整机构而设于灯室14。
[0033]接下来,参照图2~图12对光源单元2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4]如图2、图3以及图11等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光源部3、散热部件4(散热器)、供电部件5(光源侧连接器)、电源侧连接器6、插口7、以及密封部件15(参照图1)。
[0035]如图2~图6所示,光源部3具有发光元件31、电路基板32(基板)、以及一对接合引线33(接合带)。
[0036]发光元件31具有副安装基板31a、一对发光电极部31b(发光端子部)、发光部31c(发光芯片)、以及粘接剂31d(粘接层)。发光元件31是在副安装基板31a设有发光部31c且与电路基板32分体设置的副底座类型。
[0037]副安装基板31a当在光轴方向上从前侧观察时大致形成为矩形形状。在副安装基板31a的前表面且在下侧,左右各设有一个发光电极部31b,在副安装基板31a的前表面且在上侧安装有发光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与上述发光元件连接的基板;供电部件,其向上述光源部供给电力;散热部件,其安装有上述光源部;以及插口,其组装于与安装有上述光源部的上述散热部件的前表面相反的后侧,上述供电部件通过基板连接部而与上述基板电连接,上述散热部件一体地具有至少在上述散热部件的前后方向的配置中支撑上述基板连接部的扩张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散热部件的前表面具有作为上述扩张支撑部的扩张支撑区域,上述散热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中的上述扩张支撑区域的厚度设定为比剩余区域的厚度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散热部件的前表面具有安装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和安装上述基板的基板区域,上述基板区域包含作为上述扩张支撑部的扩张支撑区域,上述散热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中的上述发光区域的厚度设定为至少比上述基板区域的厚度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散热部件的前表面中,上述发光元件和上述基板安装于不同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健二清水邦宏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