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开口车灯构型及其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模组装配
,具体地,涉及一种窄开口车灯构型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几年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各个汽车势力均对汽车投入极大热情。其中,车灯作为一辆车的点睛之笔,在美学和提高汽车辨识度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车灯技术的不断迭代,尤其是LED光源的运用,使得大灯的纵向尺寸得到大幅度的压缩。对于汽车厂商,更窄的大灯,更有利于更功能的空间布局,也能彰显汽车与众不同的特性及科技感;同时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车灯科技化、功能多样化、智能化的追求,车灯设计已从功能型为主,逐步向线条化、细长化和简单化方向转变。
[0003]目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窄开口LED大灯不胜枚举。主功能近光远光的开口尺寸已从原来的50mm开口,发展到15~20mm,然而15mm以下尺寸的大灯,却鲜有看到。这主要是由于当前主流的设计系统及生产制造成本的限制造成。LED通过反射镜反射后经窄透镜投影成像或LED经过发光元件透射后再经透镜投射,依然是当前窄开口设计的主流思路,但是当开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开口车灯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光源模块(1)、反射模块(2)以及透镜(3);所述LED光源模块(1)包括第一LED光源(11)和第二LED光源(12),所述第一LED光源(11)的发光面为0.2
×
0.2~0.6
×
0.6mm2,所述第二LED光源(11)的发光面为0.2
×
0.2~0.6
×
0.6mm2,所述反射模块(2)包括第一反射模组(21)和第二反射模组(22),所述第一反射模组(21)和第二反射模组(22)分别位于所述透镜(3)的中轴线两侧,所述透镜(3)的两侧分别为入射面(31)和出光面(32);所述第一LED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模组(21)多次反射后照射于所述入射面(31)上,所述第二LED光源(12)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反射模组(22)多次反射后照射于所述入射面(31)上,所述第一反射模组(21)和所述第二反射模组(22)反射的光线经所述出光面(31)同时射出并形成预设光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开口车灯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模组(21)包括第一反射碗(211)和第二反射碗(212),所述第一LED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碗(211)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碗(212)上,再经所述第二反射碗(212)反射于所述入射面(3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开口车灯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模组(22)包括第三反射碗(221)和第四反射碗(222),所述第二LED光源(12)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三反射碗(221)反射至所述第四反射碗(222)上,再经所述第四反射碗(222)反射于所述入射面(3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开口车灯构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