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55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每个磁极铁芯包括: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排布的第一磁极冲片、隔块和第二磁极冲片;第一磁极冲片位于第二磁极冲片的两侧;隔块位于第一磁极冲片和第二磁极冲片之间,使第一磁极冲片与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磁极冲片与转子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磁极冲片通过隔块对第二磁极冲片夹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机,隔块将第一磁极冲片和第二磁极冲片隔开一定距离,使第一磁极冲片和第二磁极冲片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从而增大了冷气流与转子的接触面积。在电机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散热通道的冷气流能够快速带走转子上的热量,从而提升了电机的散热效率。机的散热效率。机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系统以及采用了该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风冷永磁直驱电机包括机座,机座中设有转轴、定子和转子,定子包绕于转子的外部,定子和转子之间都留有能量交换的间隙,转子固定在转轴上;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永磁体和磁极铁芯;转子本体为筒状结构,其外壁上安装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永磁体和磁极铁芯,每个磁极铁芯包括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排布的磁极冲片。风冷永磁直驱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的散发出去,会导致电机过热烧坏而短路,风冷永磁直驱电机一般采用机壳表面冷却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能直接吹定子和转子,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永磁体和磁极铁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极铁芯包括:沿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排布的第一磁极冲片、隔块和第二磁极冲片;所述第一磁极冲片位于所述第二磁极冲片的两侧;所述隔块位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使所述第一磁极冲片与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磁极冲片与所述转子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极冲片通过所述隔块对所述第二磁极冲片夹紧固定。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块为槽钢或工字钢。<br/>[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块套装在所述螺杆上。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安装有铆钉,所述铆钉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插接配合,所述隔块套装在所述铆钉上。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安装有铁芯键,所述铁芯键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插接配合,所述铁芯键沿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设置。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子本体包括内套管、多个外套管以及支撑架;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外套管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固
定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周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内套管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三散热通道依次连通。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径向支撑板和轴向支撑板;所述径向支撑板与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保持垂直且位于所述转子本体的中部,所述轴向支撑板与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保持平行且位于所述径向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径向支撑板和所述轴向支撑板均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固定连接。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种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机座、转轴和定子;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机座内,所述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的内部且包绕在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定子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定子之间形成第四散热通道,所述第四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一一对应。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座的顶部安装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位于所述定子的外部,用于对所述机座的内部进行散热。
[0013]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每个磁极铁芯包括沿转子本体的周向排布的第一磁极冲片、隔块和第二磁极冲片。第一磁极冲片位于第二磁极冲片的两侧,第一磁极冲片与转子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隔块位于第一磁极冲片和第二磁极冲片之间,第一磁极冲片通过隔块对第二磁极冲片夹紧固定。隔块将第一磁极冲片和第二磁极冲片隔开一定距离,使第一磁极冲片和第二磁极冲片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从而增大了冷气流与转子的接触面积。在电机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散热通道的冷气流能够快速带走转子上的热量,从而提升了电机的散热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电机冷却系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磁极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磁极铁芯壳体的左视图;图5为沿图4中B

B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本体的左视图;图8为沿图7中C

C线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永磁体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处的放大视图。
[0017]图中:1、机座;2、转轴;3、定子;301、第四散热通道;4、转子;401、转子本体;402、永磁体;403、磁极铁芯;404、第一磁极冲片;405、隔块;406、第二磁极冲片;407、第一散热通道;408、紧固件;409、限位柱;410、螺杆;411、铆钉;412、铁芯键;413、内套管;414、外套管;415、支撑架;416、第二散热通道;417、第三散热通道;418、径向支撑板;419、轴向支撑板;5、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进行说明。所述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包括转子4,转子4固定安装在转轴2上,转子4包括转子本体401、永磁体402和磁极铁芯403;每个磁极铁芯403包括:沿转子本体401的轴向排布的第一磁极冲片404、隔块405和第二磁极冲片406;第一磁极冲片404位于第二磁极冲片406的两侧;隔块405位于第一磁极冲片404和第二磁极冲片406之间,使第一磁极冲片404与第二磁极冲片406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407;第一磁极冲片404与转子本体401通过紧固件408固定连接,第一磁极冲片404通过隔块405对第二磁极冲片406夹紧固定。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每个磁极铁芯403包括沿转子本体401的周向排布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永磁体和磁极铁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极铁芯包括:沿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排布的第一磁极冲片、隔块和第二磁极冲片;所述第一磁极冲片位于所述第二磁极冲片的两侧;所述隔块位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使所述第一磁极冲片与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磁极冲片与所述转子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极冲片通过所述隔块对所述第二磁极冲片夹紧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为槽钢或工字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块套装在所述螺杆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安装有铆钉,所述铆钉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插接配合,所述隔块套装在所述铆钉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之间安装有铁芯键,所述铁芯键与所述第一磁极冲片和所述第二磁极冲片插接配合,所述铁芯键沿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包括内套管、多个外套管以及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李卓韩宗朴刘海峰陈英姿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