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及折弯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53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及折弯加工方法,应用在车把管加工的领域。其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变径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固定在机架上用于推动钢管依次穿过变径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压型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压型组件和所述切割组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推动钢管穿过所述切割组件置于所述压型组件之间;所述变径机构包括对中座和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对中座上,所述对中座上开设供刚管穿过的对中孔,所述变径组件与所述对中孔同轴设置,所述输送机构推动钢管穿过所述对中孔插入所述变径组件。本申请具有可连续加工车把管,提升加工效率的效果。提升加工效率的效果。提升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及折弯加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车把管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及折弯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把管是机车装配时必要的零部件之一,一般使用变径钢管经折弯加工而成。
[0003]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车把管的加工方式是首先将钢管通过挤压变径的方式成为两端细中间粗的变径钢管,再将变径钢管送入折弯机折弯。挤压变径与折弯分别为两道独立的工序,钢管在两道工序之间需要进行转运以实现加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加工时需要将钢管在挤压变径装置以及折弯机之间转运,导致车把管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车把管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及折弯加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变径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固定在机架上用于推动钢管依次穿过变径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压型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压型组件和所述切割组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推动钢管穿过所述切割组件置于所述压型组件之间;所述变径机构包括对中座和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对中座上,所述对中座上开设供刚管穿过的对中孔,所述变径组件与所述对中孔同轴设置,所述输送机构推动钢管穿过所述对中孔插入所述变径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根钢管由输送机构输送直接推送到依次经过变径及折弯,从而完成车把管的成型,中途不需药分别进行定长切割以及转运,可以连续加工车把管,从而实现了提升加工效率的目的。
[0008]可选的,所述压型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压模、上压模和推动部,所述上压模置于所述下压模的上方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向下压模移动,所述钢管置于所述下压模上,所述推动部置于所述下压模的两侧,所述推动部的推动轴推动钢管倾斜向上移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输送到下压模上时由上压模压制成车把管粗坯,推动部用于将粗坯的斜向上推动变形,在推动过程中上压模与下压模配合使得钢管始终处于固定状态,从而避免推动部在推动过程中钢管出现异常移动使得加工更加精准。
[0010]可选的,所述上压模朝向下压模的一侧固定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开设供钢管放置的上模槽,所述下压模朝向上压模的一侧固定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开设供钢管放置的下模槽,上压模与下压模合模后,钢管置于所述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具下压时,钢管置于下模槽内且对应的在上模具上开设上模槽,因而下压时候可以形成用于容纳刚钢管的位置,既能够使得钢管成型又能够避免钢管被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的力量压制变形,降低次品率。
[0012]可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推动气缸和推板,所述下压模上开设让位槽,所述推动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推板固定在所述推动气缸的推动轴上,所述推板由所述推动气缸驱动在所述让位槽内往复移动,所述推板上开设供钢管放置的限位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动部推动钢管时钢管卡合在限位槽内,在推动过程中对钢管由限位的作用,使得钢管不会在被推动过程中出现滑脱的现象,从而使得加工精度更高,降低次品率。
[0014]可选的,所述切割组件设于所述下压模靠近所述变径组件的一侧,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安装座、电动机和锯片,所述安装座铰接在所述下压模上,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压臂,所述锯片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固定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锯片转动,所述压臂带动所述锯片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压模。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上模具下模具压合成型前可以通过推动锯片对钢管进行切割,切割前已经对钢管进行变径,切割后形成单根的车把管生坯,此时由上模具与下模具压合对车管把生坯进行压合成型处理,在压合时候不会对后续的钢管造成影响,不会影响后续钢管的加工,使得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更加均一,提升成品质量。
[0016]可选的,所述变径组件包括用于加热钢管的上加热座和下加热座,所述上加热座置于所述下加热座的上方,所述机架上分别设有上气缸和下气缸,上气缸驱动上加热座向所述下加热座的方向移动,所述下气缸驱动所述下加热座向所述上加热座方向移动;所述上加热座与所述下加热座相对的一侧设有上半槽,所述下加热座与所述上加热座相对的一侧设有下半槽,所述上加热座与下加热座抵贴时所述上半槽与所述下半槽形成供钢管穿过的加热孔,所述加热孔沿钢管的移动方向渐缩。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加热座与下加热座贴合后形成的加热孔,钢管穿过加热孔时能够被加热至半熔融状态,随加热孔缩径,对钢管重新塑性使得钢管变径,在不需要变径时上加热座和下加热座能够相互远离,因而不会影响到后续钢管的移动,同时在再次需要变径时能便捷的相互靠近,可以实现钢管的连续变径加工,因此实现了车把管的连续加工,提升了加工效率。
[0018]可选的,所述上加热座和所述下加热座内开设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加热电阻,所述空腔内充入导热介质,所述加热部通过导热介质加热上加热座与下加热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加热电阻加热导热介质,使得上加热座与下加热座被加热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成品质量更加均衡,提升成品质量。
[0020]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推送组件和用于放置钢管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推送组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放置架包括立柱和横板,所述横板固定在立柱上且与所述立柱垂直向机架方向延伸,钢管置于横板上,所述横板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高于靠近机架的一端,所述横板靠近机架的一侧设有放置槽,钢管在横板上向机架方向滚动置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推送组件推动放置槽内的钢管依次穿过变径机构和折弯机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在放置架上依次排布,并在放置架上开设了放置槽,
使得每次仅有一根钢管在放置槽内以便于推送组件推送,同时放置架呈斜面,在一根钢管加工完成后钢管能够 自动向放置槽内滚动,从而使得推送组件能够连续推动钢管,提升加工效率。
[0022]可选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轨道、滑块、固定座和顶针,所述滑块在轨道上滑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向放置架方向延伸,所述延伸板上固定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轴穿过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机架的端面上设有顶针,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顶针与置于放置槽内的钢管同轴,所述顶针由所述滑块驱动插入所述钢管内。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送过程中顶针插入钢管内,可以对处于推送过程中的钢管进行限位,降低了推送过程中钢管掉落的可能性。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方法,应用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实现,包括如下步骤:钢管排放步骤,若干钢管平铺在放置架上,并沿放置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变径机构(3)和折弯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固定在机架(1)上用于推动钢管依次穿过变径机构(3)和折弯机构(4);所述折弯机构(4)包括压型组件(41)和切割组件(42),所述压型组件(41)和所述切割组件(4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机构(2)推动钢管穿过所述切割组件(42)置于所述压型组件(41)之间;所述变径机构(3)包括对中座(31)和变径组件(32),所述变径组件(32)连接在所述对中座(31)上,所述对中座(31)上开设供刚管穿过的对中孔(311),所述变径组件(32)与所述对中孔(311)同轴设置,所述输送机构(2)推动钢管穿过所述对中孔(311)插入所述变径组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组件(41)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下压模(411)、上压模(412)和推动部(413),所述上压模(412)置于所述下压模(411)的上方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向下压模(411)移动,所述钢管置于所述下压模(411)上,所述推动部(413)置于所述下压模(411)的两侧,所述推动部(413)的推动轴推动钢管倾斜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412)朝向下压模(411)的一侧固定上模具(4121),所述上模具(4121)上开设供钢管放置的上模槽(4122),所述下压模(411)朝向上压模(412)的一侧固定下模具(4111),所述下模具(4111)上开设供钢管放置的下模槽(4112),上压模(412)与下压模(411)合模后,钢管置于所述上模槽(4122)和下模槽(41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413)包括推动气缸(4131)和推板(4132),所述下压模(411)上开设让位槽(4113),所述推动气缸(413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推板(4132)固定在所述推动气缸(4131)的推动轴上,所述推板(4132)由所述推动气缸(4131)驱动在所述让位槽(4113)内往复移动,所述推板(4132)上开设供钢管放置的限位槽(413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42)设于所述下压模(411)靠近所述变径组件(32)的一侧,所述切割组件(42)包括安装座(421)、电动机(422)和锯片(423),所述安装座(421)铰接在所述下压模(411)上,所述安装座(421)上固定压臂(424),所述锯片(423)转动连接在安装座(421)上,所述安装座(421)上固定电动机(422),所述电动机(422)驱动所述锯片(423)转动,所述压臂(424)带动所述锯片(423)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压模(4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管的折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组件(32)包括用于加热钢管的上加热座(321)和下加热座(323),所述上加热座(321)置于所述下加热座(323)的上方,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有上气缸(322)和下气缸(324),上气缸(322)驱动上加热座(321)向所述下加热座(323)的方向移动,所述下气缸(324)驱动所述下加热座(323)向所述上加热座(321)方向移动;所述上加热座(321)与所述下加热座(323)相对的一侧设有上半槽(3251),所述下加热座(323)与所述上加热座(321)相对的一侧设有下半槽(3252),所述上加热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飞云王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