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02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仿真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包括躯干主体,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头部,所述躯干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手臂组件,所述躯干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腿部组件,所述手臂组件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手掌,所述摆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伸缩装置,此设置在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屈伸时,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机构转动时,使得机器人的手臂在进行屈伸时,手掌可以跟着在的转动而进行摆动,使得机器人的仿真性能更高。使得机器人的仿真性能更高。使得机器人的仿真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


[0001]本技术涉及仿真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发展,具有人类外形特征、可以模仿人类行为能力的仿人机器人备受人们关注,该领域集成了人工智能、人机工程学、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及多项高新技术,而高自由度的仿人机器人,它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适合在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中与人类协同工作或者代替人类工作,高仿真机器人是有与真人完全一样的外形、身高、毛发、肌肤;有真人一样的语言、语气、口形、表情,有真人一样的五官外貌;头、颈、腰、臂、手等身体主要部分均能如真人一样摆出多种姿势和动作。
[0003]上述现有的仿真机器人的手臂大多数由气缸带动手臂进行屈伸,在屈伸时不能进行转动,导致机器人的行为不如人体的手掌活动方便灵活,仿真性能一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仿真机器人的手臂大多数由气缸带动手臂进行屈伸,不如人体的手掌活动方便灵活,仿真性能一般,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包括躯干主体,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头部,所述躯干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手臂组件,所述躯干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腿部组件,所述手臂组件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手掌,所述摆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伸缩装置。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8]在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屈伸时,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机构转动时,使得机器人的手臂在进行屈伸时,手掌可以跟着在的转动而进行摆动,使得机器人的仿真性能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手掌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内部限位滚动套接有滚球,所述滚球与驱动装置通过轴固定连接。
[0010]通过设置的滚球可以进行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手掌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套圈,万向节和连接臂,所述连接套圈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滚球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臂。
[0012]通过设置的连接套圈与滚球滚动套接,使得连接套圈和套筒能发生万向滚动,而万向节与内部的滚球固定连接,当滚球转动时,可以带动万向节转动,使得连接臂带动手掌
转动摆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手掌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手臂节,所述手臂节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驱动电机。
[0014]通过设置的蓄电池可以为驱动电机提供电源,使得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滚球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手掌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00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轴和伸缩气缸,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与连接套圈固定连接。
[0016]通过设置的伸缩气缸在伸缩时,可以带动连接套圈在滚球上滚动,从而实现屈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干手掌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00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腿部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脚部和升降气缸,所述脚部的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
[0018]通过设置的升降气缸,可以对躯干主体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避免高度固定不方便服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的调节高度进行服务的技术问题。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在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屈伸时,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机构转动时,使得机器人的手臂在进行屈伸时,手掌可以跟着在的转动而进行摆动,使得机器人的仿真性能更高。
[0021]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气缸,可以对躯干主体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避免高度固定不方便服务。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手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躯干主体;2、头部;3、手臂组件;4、腿部组件;5、驱动装置;6、驱动电机;7、伸缩装置;8、套筒;9、滚球;10、摆动机构;11、万向节;12、连接臂;13、固定轴;14、伸缩气缸;15、升降装置;16、脚部;17、升降气缸;18、连接套圈;19、蓄电池;20、手臂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包括躯干主体1,躯干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头部2,躯干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手臂组件3,躯干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腿部组件4,手臂组件3包括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一端设置有摆动机构10,摆动机构10的一端连接有手掌,摆动机构10的一侧设置有伸缩装置7。
[0031]具体的,驱动装置5的一端套接有套筒8,套筒8的一端内部限位滚动套接有滚球9,
滚球9与驱动装置5通过轴固定连接,摆动机构10包括连接套圈18,万向节11和连接臂12,连接套圈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节11,万向节11的一端与滚球9固定连接,万向节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臂12,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6,蓄电池19和手臂节20,手臂节20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9,蓄电池19电性连接有驱动电机6,伸缩装置7包括固定轴13和伸缩气缸14,固定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14,伸缩气缸14的一端与连接套圈18固定连接,腿部组件4的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15,升降装置15包括脚部16和升降气缸17,脚部16的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17。
[0032]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有益效果。
[0033]在通过伸缩装置7进行屈伸时,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5驱动摆动机构10转动时,使得机器人的手臂在进行屈伸时,手掌可以跟着在的转动而进行摆动,使得机器人的仿真性能更高,通过设置的滚球9可以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连接套圈18与滚球9滚动套接,使得连接套圈18和套筒8能发生万向滚动,而万向节11与内部的滚球9固定连接,当滚球9转动时,可以带动万向节11转动,使得连接臂12带动手掌转动摆动,通过设置的蓄电池19可以为驱动电机6提供电源,使得驱动电机6转动带动滚球9转动,通过设置的伸缩气缸14在伸缩时,可以带动连接套圈18在滚球9上滚动,从而实现屈伸,通过设置的升降气缸17,可以对躯干主体1的整体高度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包括躯干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头部,所述躯干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手臂组件,所述躯干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腿部组件,所述手臂组件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手掌,所述摆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伸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内部限位滚动套接有滚球,所述滚球与驱动装置通过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机器人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套圈,万向节和连接臂,所述连接套圈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琪郭子涵郑斌李春雨叶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能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