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47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包括渡板的折叠机构和调宽机构,折叠机构连接在分体的两个渡板中间。调节宽度原理:由一对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或由剪叉滑块机构控制两个渡板的间距,从而调节渡板的工作宽度。渡板折叠原理:将渡板与弧形三角块组成的运动与四杆机构变形运动等效。各液压缸的耳端连接均采用了球面副连接,可消除液压缸的径向力,提高液压系统安全性。所述的渡板折叠机构除了能灵活的控制两侧渡板的同步折叠或展开,还能配合调节渡板的工作宽度,拓宽了渡板的工作适用范围,可以辅助装卸不同宽度的工程车辆等货物。折叠机构放置在渡板之间不影响渡板的对折。响渡板的对折。响渡板的对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卸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渡板是一种安装在平车尾部或侧面的一种过渡装卸设备,可用于铁路运输平车装卸大型机械,用于汽车装卸货物,还可以用于轮渡等需要装卸货物的场合。目前市面上陆陆续续涌现的渡板折叠机构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渡板折叠机构安装在渡板底下,由两个液压缸联合控制两节渡板的折叠运动,其缺点是两节渡板不能完全对折,折叠后所占空间比较大;另一种是折叠机构放置在渡板的外侧,每侧由两个液压缸联合控制渡板的展开与折叠,虽然可以实现折叠,但是液压缸个数太多,液压系统复杂,且存在超宽、超限等问题。同时这两种渡板折叠机构还存在一个问题:只能辅助装卸特定宽度的货物,适用范围局限性很大。针对这些问题,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设计一种面向运输平车的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具有控制渡板伸展与折叠的功能,而且能调节渡板的工作宽度,拓宽渡板的适用范围,除此之外折叠机构不超宽、不超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包括回转平台、折叠机构、调宽机构,所述回转平台的一端面中部固定有主轴支承座,所述主轴支承座内套接有渡板连接主轴,所述渡板连接主轴的两端部分别与滑移主轴套套接,滑移主轴套可在渡板连接主轴上滑移,两个上渡板之间设置有调宽机构;
[0005]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两个上渡板、弧形三角块、两个下渡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两侧的所述滑移主轴套分别与两边的所述上渡板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的上渡板和下渡板均通过销轴铰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弧形三角块,弧形三角块的第一角与上渡板内侧滑动连接,弧形三角块的第二角与下渡板内侧铰接,弧形三角块的第三角与第一拉力杆端部铰接;
[0006]第一拉力杆包括套筒和芯轴,套筒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一个芯轴,芯轴远离套筒的端部铰接弧形三角块的第三角,套筒上球面副连接第二液压缸的一端;
[0007]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接近处分别球面副连接液压缸支撑机构,第一液压缸远离第二液压缸的一端球面副连接在主轴支承座上。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上渡板远离所述回转平台方向的一端部内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弧形三角块的第一角通过销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渡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浮动块。
[0010]优选的,所述调宽机构包括:两个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油路支架和第二转杆,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由两个背靠背设置单活塞杆液压缸组合而成,两个双作用
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分别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油路支架上下端,并同时工作调整两侧渡板的间距;上端的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的两端分别球面副连接两侧的滑移主轴套一侧,下端的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的两端分别球面副连接两侧的下渡板内侧面;所述液压缸支撑机构为两根固定安装在油路支架中部的第一连接杆;油路支架上端套设安装在渡板连接主轴上,下端套设在第二转杆上,第二转杆两端与两侧销轴固定连接,第二转杆包括套筒和芯轴,套筒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一个芯轴,芯轴的远离套筒的端部与销轴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始终置于所述弧形三角块的弧形凹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调宽机构包括:第三液压缸、剪叉机构、第二连接杆和导轨;所述第三液压缸延伸出的活塞杆一端与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同轴铰接,所述剪叉机构包括:第一剪杆和第二剪杆,所述第一剪杆和所述第二剪杆中部交叉并铰接,所述第一剪杆和所述第二剪杆靠近所述回转平台的一侧中部内表面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剪杆和所述第二剪杆靠近所述回转平台的一端端部均固定有滑块,每个所述上渡板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第一剪杆和所述第二剪杆远离所述回转平台的一端端部均与所述上渡板内侧面铰接;所述渡板连接主轴中部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耳端球面副连接;液压缸支撑机构为第二拉力杆,第二拉力杆两端固定连接两侧的上渡板内侧面。
[0013]优选的,所述球面副连接采用球壳和球体的球面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设置调宽机构,以液压系统为驱动,改变两个渡板的间距大小来调节渡板的工作宽度,使渡板的工作范围更广阔,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0016]折叠机构整体放置在两侧渡板之间,不超宽、不超限,结构紧凑、比较规整。折叠原理采用四杆机构演变原理,并将渡板与弧形三角块组成的运动与四杆机构变形运动等效,在满足四杆机构运动原理的情况下提高了构件的强度,保证了折叠机构的安全性。实施例一中的油路支架作为渡板折叠机构的主体,一端轴孔连接在渡板连接主轴上,一端轴孔连接在渡板中部,随着上渡板转动而转动,保证了安装在其上的液压缸正常工作,同时油路支架内部是中空的,液压油路布置在内部,使液压系统油路简洁明。实施例二中的剪叉机构作为调节渡板工作宽度的主要机构,在实现调节渡板工作宽度时,减少了液压缸的使用个数,简化了液压系统。
[0017]各液压缸的端部连接均采用了球面副连接,消除了液压缸所受的径向力,在渡板受载弯曲变形时,可以利用球壳与球体的间隙配合弥补渡板与折叠机构的微小变形差,从而消除液压缸的附加径向力,保证液压缸的安全。
[0018]总体来说,折叠机构除了能灵活的控制两侧渡板的同步折叠或展开,还能调节渡板的工作宽度,拓宽了渡板的工作适用范围,可以辅助装卸不同宽度的货物。折叠机构放置在渡板之间不影响渡板的完全对折折叠,在渡板工作时,由于球面副的连接,液压系统安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7为弧形三角块的各角分布示意图;
[0026]图8为球面副连接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的折叠收缩状态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的展开运动状态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的架设使用状态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折叠渡板宽度变化图。
[0031]图中:1、回转平台,2、折叠机构,3、调宽机构,4、运输平车,1.1、主轴支承座,2.1、上渡板,2.2、渡板连接主轴,2.3、弧形三角块,2.4、下渡板,2.5、油路支架,2.6、第二转杆,2.7、第一连接杆,2.8、第一液压缸,2.9、第二液压缸,3.1、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3.2、滑移主轴套,4.1、第三液压缸,4.2、剪叉机构,4.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平台(1)、折叠机构(2)、调宽机构(3),所述回转平台(1)的一端面中部固定有主轴支承座(1.1),所述主轴支承座(1.1)内套接有渡板连接主轴(2.2),所述渡板连接主轴(2.2)的两端部分别与滑移主轴套(3.2)套接,滑移主轴套(3.2)可在渡板连接主轴(2.2)上滑移,两个上渡板(2.1)之间设置有调宽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两个上渡板(2.1)、弧形三角块(2.3)、两个下渡板(2.4)、第一液压缸(2.8)和第二液压缸(2.9);两侧的所述滑移主轴套(3.2)分别与两边的所述上渡板(2.1)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的上渡板(2.1)和下渡板(2.4)均通过销轴(2.61)铰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弧形三角块(2.3),弧形三角块(2.3)的第一角与上渡板(2.1)内侧滑动连接,弧形三角块(2.3)的第二角与下渡板(2.4)内侧铰接,弧形三角块(2.3)的第三角与第一拉力杆(2.42)端部铰接;第一拉力杆(2.42)包括套筒和芯轴,套筒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一个芯轴,芯轴的远离套筒的端部铰接弧形三角块(2.3)的第三角,套筒上球面副连接第二液压缸(2.9)的一端;第一液压缸(2.8)和第二液压缸(2.9)接近处分别球面副连接液压缸支撑机构,第一液压缸(2.8)远离第二液压缸(2.9)的一端球面副连接在主轴支承座(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渡板(2.1)远离所述回转平台(1)方向的一端部内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2.21),所述滑槽(2.21)与所述弧形三角块(2.3)的第一角通过销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渡板(2.4)的下端面安装有浮动块(2.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渡板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宽机构(3)包括:两个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3.1)、油路支架(2.5)和第二转杆(2.6),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3.1)由两个背靠背设置单活塞杆液压缸组合而成,两个双作用单活塞杆组合液压缸(3.1)分别通过固定座(2.51)固定安装在油路支架(2.5)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倩胡永彪程海鹰薛俊芳杨晨晨魏仲瑶李旋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