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连接有接管,接管和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接管两侧与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设置有凸球顶,凸球顶的一侧设置有垫板;其中,凸球顶连接垫板通过接管承载来自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的轴向负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入或者输出轴端贴合凸球顶端面作用与接管,以此来承受轴向负荷,防止轴向负荷直接作用于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本身,既而能够使得膜片联轴器能够灵活使用,满足特殊场合下需要承受轴向负荷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使用灵活性。使用灵活性。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片联轴器由几组膜片(不锈钢薄板)用螺栓交错地与两半联轴器联接,每组膜片由数片叠集而成,膜片分为连杆式和不同形状的整片式。膜片联轴器靠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强元件挠性联轴器,不用润油,结构较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无旋转间隙,不受温度和油污影响,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速、有腐蚀介质工况环境的轴系传动。
[0003]在现有使用条件下,膜片联轴器一般都是水平安装使用,这样联轴器就不用承受轴向负荷,一些特殊场合需要承受轴向负荷的情况下就不能选用此联轴器,比如垂直安装,这就导致了使用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膜片联轴器在特殊场合需要承受轴向负荷的情况导致了使用的局限性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连接有接管,所述接管和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0006]所述接管两侧与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设置有凸球顶,所述凸球顶的一侧设置有垫板;
[0007]其中,凸球顶连接垫板通过接管承载来自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的轴向负荷。
[0008]优选的,所述垫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接件,所述接管的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两组配合件,其中垫板通过连接件与凹槽的配合件相配合,完成垫板与接管之间的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垫板下方的支杆,所述支杆的外周连接有外套筒,所述支杆与外套筒之间设置有扭簧,以使外套筒通过扭簧在支杆的外周弹性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周设置有定位块。
[0011]优选的,所述配合件包括开设于凹槽一侧的插孔,所述插孔的一侧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尾端开设有偏转槽,且所述偏转槽的形状为弧状。
[0012]优选的,所述竖槽、偏转槽与定位块之间相互配合,以使定位块通过竖槽连接至偏转槽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接管和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设置有膜片,所述接管和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膜片的隔套,所述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将接管与膜片分隔的挡圈,且所述挡圈位于螺栓的外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的外周开设有多组栓孔,所述栓孔的内部连接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衬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输入或者输出轴端贴合凸球顶端面作用与接管,以此来承受轴向负荷,防止轴向负荷直接作用于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本身,既而能够使得膜片联轴器能够灵活使用,满足特殊场合下需要承受轴向负荷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使用灵活性。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和配合件,使得凸球顶一侧的垫板能够快速连接在接管一侧,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固定,连接方式更加简单便捷,能够大大提高连接效率;
[0018]同时操作简单,无须复杂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管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凸球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半联轴器;2、衬套;3、隔套;4、膜片;5、接管;501、插孔;502、竖槽;503、偏转槽;6、挡圈,7、螺栓;8第二半联轴器;9、凸球顶;901、垫板;902、支杆;903、扭簧;904、外套筒;904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解决现有的膜片联轴器在特殊场合需要承受轴向负荷的情况导致了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1和第二半联轴器8,第一半联轴器1和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连接有接管5,接管5和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通过螺栓7相连接,接管5和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设置有膜片4,接管5和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膜片4的隔套3,衬套2的一侧设置有将接管5与膜片4分隔的挡圈6,且挡圈6位于螺栓7的外周;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的外周开设有多组栓孔,栓孔的内部连接有用于螺栓7连接的衬套2
[0027]接管5两侧与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设置有凸球顶9,凸球顶9的一侧设置有垫板901;
[0028]其中,凸球顶9连接垫板901通过接管5承载来自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的轴向负荷;
[0029]垫板90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接件,接管5的两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开设
有两组配合件,其中垫板901通过连接件与凹槽的配合件相配合,完成垫板901与接管5之间的连接;
[0030]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垫板901下方的支杆902,支杆902的外周连接有外套筒904,外套筒904的外周设置有定位块9041;支杆902与外套筒904之间设置有扭簧903,以使外套筒904通过扭簧903在支杆902的外周弹性转动;
[0031]配合件包括开设于凹槽一侧的插孔501,插孔501的一侧开设有竖槽502,竖槽502的尾端开设有偏转槽503,且偏转槽503的形状为弧状;
[0032]竖槽502、偏转槽503与定位块9041之间相互配合,以使定位块9041通过竖槽502连接至偏转槽503内部。
[003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时,旋动位于支杆902外周的外套筒904,使其连接扭簧903在支杆902外周转动,随后移动垫板901,使得垫板901下方外套筒904外周的定位块9041置于竖槽502之中,而后向下移动垫板901,使得定位块9041顺沿竖槽502插接至偏转槽503内部,此时外套筒904失去接管5竖槽502侧壁对其的阻碍作用,扭簧903产生弹性回转,带动外套筒904一侧定位块9041转动至偏转槽503内部,将外套筒904固定在接管5插孔50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联轴器(1)和第二半联轴器(8),所述第一半联轴器(1)和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连接有接管(5),所述接管(5)和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通过螺栓(7)相连接,所述接管(5)两侧与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之间设置有凸球顶(9),所述凸球顶(9)的一侧设置有垫板(901);其中,凸球顶(9)连接垫板(901)通过接管(5)承载来自第一半联轴器(1)、第二半联轴器(8)的轴向负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90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组连接件,所述接管(5)的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两组配合件,其中垫板(901)通过连接件与凹槽的配合件相配合,完成垫板(901)与接管(5)之间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受轴向负荷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垫板(901)下方的支杆(902),所述支杆(902)的外周连接有外套筒(904),所述支杆(902)与外套筒(904)之间设置有扭簧(903),以使外套筒(904)通过扭簧(903)在支杆(902)的外周弹性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受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舒然,袁文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达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