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及具有其的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36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包括与车门外板上加强件配合连接的车门外夹条构件,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与车门外板的上边和车门玻璃的外侧紧贴;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由外夹条本体、钢带、安装卡子和下植绒层及上植绒层构成,所述钢带被夹在外夹条本体和安装卡子之间;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靠车门玻璃外侧的上部设有外下唇边和外上唇边、下部设有三个凸包,在外下唇边和外上唇边之间设有支撑腿;所述下植绒层和上植绒层分别粘贴在外下唇边和外上唇边上,并与车门玻璃外侧紧贴。还涉及一种具有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的车门。其能够减小车门外夹条的可视面,并减小车门外夹条与车门玻璃面之间的面差,提升整车外观视觉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及具有其的车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及具有其的车门。

技术介绍

[0002]车门外夹条总成是车门系统功能件,为车门玻璃升降提供支撑、夹持、密封等功能;同时它也是车身外观件,在车身侧面整体造型中,往往起到点缀、强化整体视觉效果的作用。现有技术的车门外夹条总成结构,参见图1所示,原车门外夹条总成30卡接在原车门外板30的翻边上,原车门内夹条50卡接在原车门内板40的翻边上,原车门外夹条总成30与原车门玻璃10的外侧紧贴,原车门内夹条50与原车门玻璃10的内侧紧贴,原车门内饰板60覆盖在原车门内夹条50和原车门内板40上。原车门外夹条总成30外露可视面A的面积大,且原车门外夹条总成与原车门玻璃面之间的面差B较大(14mm),影响整车的外观造型。因此,现有的车门外夹条总成结构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需求。
[0003]CN 216886217U公开的“一种车门外夹条及车辆”,包括安装卡子和车门外夹条钢带,所述安装卡子的上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U形槽,安装卡子的下端向上弯折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槽;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呈倒U形;所述安装卡子设置在车门外夹条钢带内侧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卡子上设有安装卡子加强筋,该安装卡子加强筋与车门外夹条钢带之间的间隙为0.4mm

0.8mm;所述第一U形槽的宽度b小于卡接于第一U形槽内的车门外板包边厚度a。其解决了外夹条装配后的按压晃动和异响问题。
[0004]CN 212708887U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板组件、车门以及车辆”,所述车门外板组件包括车门外板、外水切加强板以及外水切结构;所述车门外板与所述外水切加强板连接,所述车门外板的一端与所述外水切加强板的一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卡接槽a;所述外水切结构包括披风、配合部以及唇部,所述披风遮挡所述卡接槽a设置,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披风朝向所述卡接槽a的一侧并延伸进入所述卡接槽a中,所述唇部配置为用于与车门玻璃接触并在所述车门外板和所述车门玻璃之间提供密封。该车门外板组件能够使得外水切外露的部分较小,从而满足特殊造型的要求。
[0005]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其能够减小车门外夹条的可视面,并减小车门外夹条与车门玻璃面之间的面差,提升整车外观视觉效果。还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的车门。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包括与车门外板上加强件配合连接的车门外夹条构件,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与车门外板的上边和车门玻璃的外侧紧贴;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由外夹条本体、钢带、安装卡子和下植绒层及上植绒层构成,所述钢带被夹在外夹条本体和安装卡子之间;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靠车门玻璃外侧的上部设有外下唇
边和外上唇边、下部设有三个凸包,在外下唇边和外上唇边之间设有支撑腿;所述下植绒层和上植绒层分别粘贴在外下唇边和外上唇边上,并与车门玻璃外侧紧贴。
[0008]进一步,所述钢带靠车门玻璃外侧的上部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外夹条本体的支撑腿根部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凸起与外夹条本体的外下唇边根部对应接触;所述钢带的下部平直,被夹在外夹条本体和安装卡子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卡子的上端向车门玻璃外侧弯曲形成倒扣齿,该倒扣齿与所述钢带的上边紧扣;所述安装卡子的下部向车门玻璃外侧向上弯曲形成弯折部,在该弯折部的内侧设有三个卡接齿,三个所述卡接齿分别与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下部的三个凸包一一对应配合。
[0010]进一步,在所述安装卡子靠近所述车门外板上加强件一侧的上部设有上凸台、下部设有下凸台、中部设有下卡脚和上卡脚,所述下卡脚和上卡脚与设在车门外板上加强件的上卡接口配合连接,所述上凸台和下凸台与所述车门外板上加强件紧贴。
[0011]进一步,所述车门外板的上边设有弯折的扣合部、上部内侧设有粘接部;所述扣合部与车门外板上加强件的上边扣合连接,所述粘接部与设在车门外板上加强件的上部的凹槽胶粘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外夹条本体的外上唇边的上部呈“7”字形,所述外上唇边上部的左端与车门外板上边的扣合部内侧紧靠、上部的右端与车门玻璃外侧紧靠,所述外下唇边起辅助支撑作用;所述外上唇边为主密封和主支撑;外上唇边压缩变形后即可封堵车门外板与车门玻璃之间的缝隙。
[0013]进一步,所述车门外夹条本体的材质为PVC,所述钢带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车门外夹条本体与钢带通过注塑工艺共挤融合在一起。
[0014]进一步,所述安装卡子的材质为PA6+玻纤15%。
[0015]进一步,所述下植绒层和上植绒层的材质为聚脂纤维。
[001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的车门,包括上述的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还包括车门内板、与车门内板连接的车门内板上加强件、卡接在车门内板和车门内板上加强件上边的车门内夹条,覆盖在车门内板、车门内板上加强件和车门内夹条上的车门内饰板;所述车门内夹条具有与车门玻璃内侧紧贴的内下唇边和内上唇边。
[0017]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各构成零部件成型工艺实现简单、总装易于装配,后期又易于维修等优点。由于造型弱化和减窄了车门外夹条总成的可视面,并将其大部分隐藏于车门内部,从而减小车门外夹条总成与车门玻璃面之间形成的面差,让车门外夹条总成尽可能的隐藏于不可见区域。将其应用于无框门上,可进一步提升整车的外观视觉效果,从车身侧面观察,整个车身侧面几乎全为玻璃,整体感很强,视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的车门外夹条总成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C部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车门外夹条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
[0024]1—车门玻璃;
[0025]2—车门外夹条构件;
[0026]21—外夹条本体,211—外下唇边,212—外上唇边,213—凸包(三个),214—支撑腿;
[0027]22—钢带,221—第一凸起,222—第二凸起;
[0028]23—安装卡子,231—下凸台,232—上凸台,233—下卡脚,234—上卡脚,235—倒扣齿,236—卡接齿(三个);
[0029]24—上植绒层,25—下植绒层;
[0030]3—车门外板,31—扣合部,32—粘接部;
[0031]4—车门外板上加强件,41—卡接口,42—凹槽;
[0032]5—车门内板上加强件;
[0033]6—车门内板;
[0034]7—车门内夹条,71—内下唇边,72—内上唇边;
[0035]8—车门内饰板。
[0036]10—原车门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包括与车门外板上加强件(4)配合连接的车门外夹条构件(2),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2)与车门外板(3)的上边和车门玻璃(1)的外侧紧贴,其特征是: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2)由外夹条本体(21)、钢带(22)、安装卡子(23)和下植绒层(24)及上植绒层(25)构成,所述钢带(22)被夹在外夹条本体(21)和安装卡子(23)之间;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2)靠车门玻璃(1)外侧的上部设有外下唇边(211)和外上唇边(212)、下部设有三个凸包(213),在外下唇边(211)和外上唇边(212)之间设有支撑腿(214);所述下植绒层(24)和上植绒层(25)分别粘贴在外下唇边(211)和外上唇边(212)上,并与车门玻璃(1)外侧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钢带(22)靠车门玻璃(1)外侧的上部设有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所述第一凸起(221)与外夹条本体(21)的支撑腿(214)根部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凸起(222)与外夹条本体(21)的外下唇边(211)根部对应接触;所述钢带(22)的下部平直,被夹在外夹条本体(21)和安装卡子(2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卡子(23)的上端向车门玻璃(1)外侧弯曲形成倒扣齿(235),该倒扣齿(235)与所述钢带(22)的上边紧扣;所述安装卡子(23)的下部向车门玻璃(1)外侧向上弯曲形成弯折部,在该弯折部的内侧设有三个卡接齿(236),三个所述卡接齿(236)分别与所述车门外夹条构件(2)下部的三个凸包(213)一一对应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车门外夹条总成,其特征是:在所述安装卡子(23)靠近所述车门外板上加强件(4)一侧的上部设有上凸台(232)、下部设有下凸台(231)、中部设有下卡脚(233)和上卡脚(234),所述下卡脚(233)和上卡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王连昌陈丽王刚唐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