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组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4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组件以及车辆,所述车门组件包括车门、门把手及密封件;所述车门包括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外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设有朝向所述车门内板延伸的翻边;所述门把手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和第一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主体安装在所述车门外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并自所述翻边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空隙伸出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与所述门把手的外周壁接触贴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灰尘或水从车门外板上的活动间隙进入到门把手的情况,以避免门把手因积尘积水而导致其出现卡滞、冰冻等情况。冰冻等情况。冰冻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车门上安装有门把手,这种门把手通常隐藏在车门内,用户在打开车门时,需将门把手从车门上翻转出以开启车门。为了确保门把手可在车门的安装孔顺畅地翻转,在制造时通常会在门把手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预留出供门把手翻转的活动间隙。然而,外界的水和灰尘极容易从该活动间隙通过并进入到门把手或者车内,日积月累,容易导致门把手卡滞或在严寒天气下冻住的问题,使得门把手无法正常翻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包括车门、门把手及密封件;所述车门包括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外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设有朝向所述车门内板延伸的翻边;所述门把手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和第一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主体安装在所述车门外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并自所述翻边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空隙伸出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与所述门把手的外周壁接触贴合。
[000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环具有与所述门把手的外周壁接触贴合的密封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密封端面和所述密封主体之间且面向所述车门外板的密封侧面,所述密封侧面与所述翻边的内端接触贴合。
[000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侧面到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翻边自所述车门外板朝所述车门内板延伸的长度,以使所述密封侧面与所述翻边的内端过盈配合。
[000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主体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密封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自所述密封主体朝所述车门外板延伸,以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接触贴合。
[000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环自所述密封主体朝所述车门外板延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密封主体到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的距离,以使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过盈配合。
[000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环自所述密封主体向所述车门外板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密封环自所述密封主体向所述门把手延伸的方向所成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
,且小于180
°

[00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端部设置有排水口。
[00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第一密封环、所述密封主体一体
成型。
[001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门内板上的把手基座;所述密封件的密封主体与所述把手基座连接固定,以通过所述把手基座固定到所述车门内板上。
[001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基座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主体设有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所述第一包边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包边固定在所述把手基座的外端面上。
[001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采用软质密封材料制成;所述把手基座采用硬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把手基座和所述密封件通过二次注塑集成为一体。
[00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密封件的密封主体安装在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而密封件上的第一密封环则自密封主体、经翻边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空隙通过而伸出到安装孔内,使得第一密封环与门把手的外周壁接触贴合,从而利用第一密封环遮挡门把手和翻边之间的活动间隙,有效阻断灰尘或水沿Y方向(即车辆的宽度方向)通过活动间隙的路径,进而减少灰尘或水从车门外板上的活动间隙进入到门把手的情况,以避免门把手因积尘积水而导致其出现卡滞、冰冻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车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3为图2中对部分结构的距离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对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之间的夹角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密封件的横截面形状结构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车门外板312第二包边110安装孔320第一密封环111翻边321密封端面200门把手322密封侧面210外周壁330第二密封环300密封件400把手基座310密封主体410凹槽311第一包边420外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则“第一”、“第
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或名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则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0026]车辆的车门上安装有门把手,这种门把手通常隐藏在车门内,用户在打开车门时,需将门把手从车门上翻转出以开启车门。其中,车门的车门外板通过冲压形成供门把手安装的安装孔,同时在安装孔的周缘冲压出有翻边。为了确保门把手可在车门的安装孔顺畅地翻转,在制造时通常会在门把手和安装孔的内壁(即翻边)之间预留出供门把手翻转的活动间隙。然而,外界的水和灰尘极容易从该间隙通过并进入到门把手或者车内,日积月累,容易导致门把手卡滞或在严寒天气下冻住的问题,使得门把手无法正常翻转。
[0027]目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在门把手的外周套置两个密封圈,并使两个密封圈的外周面与安装孔周缘上的翻边挤压贴合固定,从而密封门把手和翻边之间的活动间隙。但是,这种密封方式需要严格控制门把手和翻边之间的间距来控制密封圈的压缩量,设计难度大;并且,还需要将翻边延伸的长度设计得较长,才能与两个密封圈完全贴合,而较长的翻边极容易在转角处发生开裂。
[0028]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组件以及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车门组件能够减少灰尘或水从门把手和安装孔周缘的翻边之间的活动间隙、进入到门把手或车内的情况出现。
[0029]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车门组件包括车门、门把手200及密封件300。其中,所述车门包括车门外板100和车门内板(图未示出);车门外板100设有安装孔110,安装孔110的周缘设有朝向所述车门内板延伸的翻边111;门把手200可翻转地安装于安装孔110中;密封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包括:车门,所述车门包括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外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设有朝向所述车门内板延伸的翻边;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和第一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主体安装在所述车门外板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并自所述翻边和所述车门内板之间的空隙伸出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与所述门把手的外周壁接触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具有与所述门把手的外周壁接触贴合的密封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密封端面和所述密封主体之间且面向所述车门外板的密封侧面,所述密封侧面与所述翻边的内端接触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侧面到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翻边自所述车门外板朝所述车门内板延伸的长度,以使所述密封侧面与所述翻边的内端过盈配合。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密封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上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自所述密封主体朝所述车门外板延伸,以与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面接触贴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环自所述密封主体朝所述车门外板延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密封主体到所述车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伟张启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