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16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本体、两个端板和至少一个加热膜,两个端板相对设置于电池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端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面中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卡线槽;加热膜贴合于电池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外壁,加热膜的引线穿设并固定于卡线槽内;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该电池模组能够保证加热膜始终贴合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提高加热膜的安装稳定性,保证加热膜的加热效果。保证加热膜的加热效果。保证加热膜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中,其可用能量和功率衰减严重,且长期低温环境使用会加速动力电池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将明显下降,电池充放电将变得困难,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中的启动和充电受到很大影响。
[0003]为了使电池在低温下能够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下稳定运行,需要在低温时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方式通常是在电池模组的侧面贴设加热膜,通过加热膜对电池模组内的电池单元进行加热,加热膜通常直接使用粘胶的方式直接贴设于电池模组侧面,在加热膜长期加热使用的过程中,会使得粘胶发生失效,从而引发加热膜翘曲或脱落,对电池的加热效率降低。
[0004]因此,亟需改进现有技术,以解决现有电池模组的加热膜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保证加热膜始终贴合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提高加热膜的安装稳定性,保证加热膜的加热效果。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本体、两个端板和至少一个加热膜,两个上述端板相对设置于上述电池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上述端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面中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卡线槽;上述加热膜贴合于上述电池本体沿上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外壁,上述加热膜的引线穿设并固定于上述卡线槽内;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r/>[0008]可选地,上述卡线槽沿上述第一方向或第三方向贯穿上述端板设置,上述引线通过固定件固定于上述卡线槽内,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和上述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0009]可选地,上述卡线槽沿上述第一方向设置,上述端板沿上述第二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与上述卡线槽相交汇的固定槽,上述固定件卡接于上述固定槽内并将上述引线挤压固定于上述卡线槽内。
[0010]可选地,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打包带,上述打包带环绕捆绑于上述电池本体和上述端板的外侧壁面,上述打包带将上述固定件挤压固定于上述固定槽内。
[0011]可选地,上述固定件远离上述固定槽的一侧凸设有多个沿上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部,两个相邻的上述限位部能够限位上述打包带。
[0012]可选地,上述卡线槽沿上述第三方向设置,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打包带,上述打包带环绕捆绑于上述电池本体和上述端板的外侧壁面,上述打包带将上述引线挤压固定于上述卡线槽内。
[0013]可选地,上述端板沿上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外壁面设置有限位结构,上述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卡接上述打包带。
[0014]可选地,上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沿上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条,两个相邻的上述限位条用于限位上述打包带。
[0015]可选地,上述加热膜靠近上述电池本体的一侧面贴设有胶体,上述胶体用于将上述加热膜粘贴于上述电池本体的外壁。
[001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模组。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中的电池模组通过端板侧面上开设的卡线槽固定加热膜的引线,从而将该加热膜通过引线固定于端板上,加热膜的两端的引线被固定于端板上后,将该加热膜拉紧固定,提高了加热膜的安装稳定性,防止加热膜从电池模组的侧边上脱落,保证加热膜始终贴合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提高了加热膜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电池模组的轴测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固定件的结构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板的结构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电池模组的轴测图;
[0024]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
[0026]100、电池本体;200、端板;211、卡线槽;212、固定槽;213、限位条;214、避让槽;220、固定件;221、限位部;300、加热膜;310、引线;400、打包带;410、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为图1和图4中所示的X方向,也即该电池本体100的多个电芯单体的堆叠方向以及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和图4中所示的Y方向,也即该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第三方向位图1和图4中所示的Z方向,也即该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加热膜300两端各伸出一对引线310,每对引线310包括两条引线310,该引线310用于将该加热膜300与供电设备电连接,从而为加热膜300的发热供电,此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0033]请参考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本体100、两个端板200和至少一个加热膜300,两个上述端板200相对设置于上述电池本体10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上述端板20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面中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卡线槽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100);两个端板(200),两个所述端板(200)相对设置于所述电池本体(10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端板(20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面中至少有一个开设有卡线槽(211);至少一个加热膜(300),所述加热膜(300)贴合于所述电池本体(10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外壁,所述加热膜(300)的引线(310)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卡线槽(211)内;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211)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端板(200)设置,所述引线(310)通过固定件(220)固定于所述卡线槽(211)内,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21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端板(20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卡线槽(211)相交汇的固定槽(212),所述固定件(220)卡接于所述固定槽(212)内并将所述引线(310)挤压固定于所述卡线槽(2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打包带(400),所述打包带(400)环绕捆绑于所述电池本体(100)和所述端板(200)的外侧壁面,所述打包带(400)将所述固定件(220)挤压固定于所述固定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哲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