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49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5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保温中转釜、循环泵以及管道混合器组,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循环出料口,所述循环出料口通过下料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组的进料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组的进料口还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管道混合器组的出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侧壁通过排料管与保温中转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下料管道上设置有下料阀门,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本申请的反应装置适用于大批量原料的连续反应,增加产量和效率。产量和效率。产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化学合成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器是一种实现反应过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冶金等领域。反应器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反应器主要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草铵膦关键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合成就可以通过反应器进行生产。
[0003]公布号为CN106512892A的专利申请提供一种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外层壳体用于为所述连续反应装置提供密封空间;层间板,所述层间板与所述外层壳体的内壁连接,用于将所述外层壳体分割成从上到下的多个层间,所述层间板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多个反应器,所述多个反应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层间板上和所述外层壳体的底板上,所述多个反应器从上到下依次连通,并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所述反应器用于容纳需要进行反应的原料;其中,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多个反应器中最上方的反应器入口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多个反应器中最下方的反应器出口连通;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为所述多个反应器中提供搅拌动力。
[0004]上述的反应装置体积较小,产量较低,不适用于大批量原料的连续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适用于大批量原料的连续反应,增加产量和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保温中转釜、循环泵以及管道混合器组,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循环出料口,所述循环出料口通过下料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组的进料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组的进料口还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管道混合器组的出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侧壁通过排料管与保温中转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下料管道上设置有下料阀门,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物料先输入管道混合器组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物料送入反应釜,并在搅拌装置搅拌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下料管道进入循环泵,循环泵将物料重新送入管道混合器组进行混合,同时通过进料管持续送入新的物料,当反应釜中物料较多时,物料从排料管进入保温中转釜储存,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反应,在进入反应釜前物料已经充分混合,进入反应釜后快速反应生成产物,产物通过排料管排出,多余物料通过循环泵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大批量原料的连续快速反应。
[0009]可选的,所述管道混合器组包括至少三个依次串联的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上均设置有入料管和出料管,相邻管道混合器通过出料管和入料管进行连接,第一个管道混合器的入料管同时与所述进料管、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最后一个管道混合器的出料管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组串联的管道混合器首尾连接,在每一个管道混合器混合新旧物料以后,在新的管道混合器中又从对应入料管通入新物料,物料的混合效率和效果好。
[0011]可选的,所述管道混合器上均设置有第三夹套,所述第三夹套上设置有第三介质进管和第三介质出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夹套对管道混合器进行温度控制,利于物料的混合以及物料的预热。
[0013]可选的,所述出料管上均设置有温度计和pH计。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计检测对应位置的物料温度,从而便于通过改变对应的第三夹套的介质温度去对温度进行调整,通过pH计检测对应位置的pH值,从而控制对应的管道混合器的入料管的加料量和速度。
[0015]可选的,所述管道混合器组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口处设置有温度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热器能够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良好的预热和温度控制,温度计用于检测换热后的物料温度。
[0017]可选的,所述反应釜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排料管连接在所述溢流口与所述保温中转釜的进料口。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溢流的方式对产物进行排出,能够较好的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能够更好的确保进出量一致。
[0019]可选的,所述反应釜外设置有第一夹套,所述第一夹套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管和第一介质出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套对反应釜的反应进行加热或者冷却,适应于反应的需要。
[0021]可选的,所述保温中转釜外设置有第二夹套,所述第二夹套上设置有第二介质进管和第二介质出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套对保温中转釜的进行加热或者冷却,适应于反应和收料的需要。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使用时,物料先输入管道混合器组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物料送入反应釜,并在搅拌装置搅拌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物料通过下料管道进入循环泵,循环泵将物料重新送入管道混合器组进行混合,同时通过进料管持续送入新的物料,当反应釜中物料较多时,物料从排料管进入保温中转釜储存,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持续不断的进行反应,在进入反应釜前物料已经充分混合,进入反应釜后快速反应生成产物,产物通过排料管排出,多余物料通过循环泵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大批量原料的连续快速反应;
[0025]2.三组串联的管道混合器首尾连接,在每一个管道混合器混合新旧物料以后,在
新的管道混合器中又从对应入料管通入新物料,物料的混合效率和效果好;
[0026]3.反应釜通过溢流口排出产物,能够较好的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能够更好的确保进出量一致。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11、下料管道;12、下料阀门;13、第一夹套;131、第一介质进管;132、第一介质出管;14、溢流口;15、排料管;2、保温中转釜;21、第二夹套;211、第二介质进管;212、第二介质出管;3、循环泵;4、管道混合器组;41、入料管;42、出料管;43、进料管;44、第三夹套;441、第三介质进管;442、第三介质出管;5、换热器;6、搅拌装置;62、搅拌轴;63、搅拌叶;61、搅拌电机;701、第一温度计;702、第二温度计;703、第三温度计;704、第四温度计;801、第一pH计;802、第二pH计;803、第三pH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保温中转釜(2)、循环泵(3)以及管道混合器组(4),所述反应釜(1)底部设置有循环出料口,所述循环出料口通过下料管道(11)与所述循环泵(3)的进口连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组(4)的进料口与所述循环泵(3)的出口连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组(4)的进料口还连接有进料管(43),所述管道混合器组(4)的出料口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1)侧壁通过排料管(15)与保温中转釜(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下料管道(11)上设置有下料阀门(12),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连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组(4)包括至少三个依次串联的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上均设置有入料管(41)和出料管(42),相邻管道混合器通过出料管(42)和入料管(41)进行连接,第一个管道混合器的入料管(41)同时与所述进料管(43)、所述循环泵(3)的出口连接,最后一个管道混合器的出料管(42)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中华李祺赟贺良泳张晨陈强吴承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